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齐磊

作品数:7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三峡库区
  • 6篇库区
  • 5篇消落带
  • 4篇溶解性有机质
  • 4篇光谱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光谱
  • 3篇紫外
  • 2篇淹水
  • 2篇淹水条件
  • 2篇有机碳
  • 2篇溶解性有机碳
  • 2篇三维荧光
  • 2篇三维荧光光谱
  • 2篇农业小流域
  • 2篇紫外-可见光...
  • 2篇小流域
  • 2篇可见光
  • 2篇可见光谱
  • 1篇典型土壤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市农业资...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王齐磊
  • 5篇魏世强
  • 4篇江韬
  • 4篇梁俭
  • 4篇陈雪霜
  • 3篇卢松
  • 3篇王定勇
  • 2篇闫金龙
  • 2篇高洁
  • 1篇郭念
  • 1篇木志坚
  • 1篇张成
  • 1篇李雪梅
  • 1篇白薇扬
  • 1篇张慕雪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腐殖酸对灰棕紫泥中汞赋存形态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室内培养探讨不同富里酸/胡敏酸(FA/HA)、腐殖酸含量、汞污染浓度对灰棕紫泥中汞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降低汞的活性,腐殖酸各处理均能促进土壤中水溶态、交换态和酸溶态汞向碱溶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汞转化。FA/HA≤0.7时,腐殖酸能够促进土壤中的活性态汞向惰性态汞转化,但当FA/HA≥1时,腐殖酸对土壤汞有一定的活化作用;含碳2%的腐殖酸对土壤汞的固定效果好于其他碳含量(0.5%,1%,1.5%碳)腐殖酸;当土壤中汞污染浓度达到3mg/kg时,腐殖酸对汞的固定效果要降低。
高洁李雪梅闫金龙魏世强陈雪霜王齐磊张慕雪
关键词:腐殖酸汞浓度
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紫外-可见及荧光特征被引量:42
2015年
以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田地、菜地和民用地)对土壤DOM地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DOM性质差异明显,以林地DOM的芳香性程度较高,腐殖化特征最强,其次为田地;尽管居民用地和菜地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高(均值分别为0.81 g·kg-1和0.89 g·kg-1),但是芳香化程度低,DOM中非生色组分对高DOC含量的贡献明显.所有样本荧光指数(FI)介于自生源特征(FI=1.9)和陆源特征(FI=1.4)之间,自生源(类蛋白组分)和异生源(类腐殖组分)对DOM均有贡献.大部分样本r(T/C)都大于2.0,说明该农业小流域土壤DOM受外来因素尤其是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尤以菜地为代表.另外,不同特征光谱参数对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DOM结构和性质差异性的灵敏程度不同,光谱斜率比值(SR)和腐殖化指数(HIX)不能反映DOM地化特征的差异性,因此单一光谱指标并不能全面提供DOM的特征信息,建议两种光谱分析方法联用.
王齐磊江韬赵铮木志坚魏世强闫金龙梁俭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土壤厌氧呼吸对铁还原及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分别采集三峡库区开县和涪陵消落带土壤,进行室内模拟淹水实验,研究淹水土壤有机质分解对Fe(Ⅲ)还原行为及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过程中土壤磷向上覆水体迁移,引起上覆水体总磷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后趋于平衡。上覆水体总磷的变化与底泥中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且有效磷与无机磷各形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磷释放的主要来源是Ca8-P、Al-P和Fe-P。淹水形成的厌氧还原环境导致铁氧化物的还原,无定形铁生成,且二价铁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三价铁的还原促进P的释放。淹水过程中,土壤CO2和CH4产生揭示有机质的分解过程,CO2/CH4的比值变化反映淹水土壤无机电子受体的消耗情况,解释Fe3+的还原过程,其与二价铁和有效磷的相关性分析证实有机质分解与铁的还原及磷的释放显著相关,说明有机质分解促进了铁的还原,并进一步促进磷的释放。
郭念闫金龙魏世强王齐磊高洁
关键词:铁还原磷释放三峡库区消落带
淹水条件下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土壤释放DOM的光谱特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被引量:27
2016年
消落带土壤在淹水发生时释放溶解性有机质(DOM),是上覆水体DOM的重要来源.但同时对淹水释放DOM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报道并不多见.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厌氧淹水和正常淹水条件下,淹水土壤释放DOM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消落带4个区域土壤淹水均呈'快速释放-下降-动态平衡'释放规律;释放速率和通量计算表明,DOM释放呈现出'源-汇动态交换'特征.对比两种淹水处理,尽管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无显著差异,但厌氧淹水DOM芳香性(SUVA280)高于正常淹水,而光谱斜率比值(SR)对不同淹水条件不敏感.同时,厌氧淹水时,DOC和CDOM的相关性也明显高于正常淹水.另外,各区域土壤淹水释放DOM存在差异,以忠县石宝寨土壤释放强度最高,尽管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各区域土壤淹水释放DOM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他地化因素仍需考虑.因此,仅仅关注DOC浓度变化并不足以完全描述DOM的释放特征.
梁俭江韬卢松魏世强王定勇陈雪霜王齐磊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三峡库区消落带淹水溶解性有机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淹水条件下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土壤释放DOM的光谱特征:荧光光谱被引量:11
2016年
作为水体DOM的重要来源,消落带土壤淹水释放过程十分重要.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土壤为例,通过模拟正常淹水和厌氧淹水的两种条件,利用荧光光谱,着重定性地分析并讨论了土壤向上覆水体释放DOM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消落带4个区域土壤淹水后产生的DOM荧光特性,呈现出和可见-紫外光谱相似特征,对上覆水体DOM荧光特征有重要贡献.淹水初期的快速释放及后期去除机制,是水体DOM荧光组分的动态'源-汇'平衡的关键;其中类腐殖峰(A和C)受无机矿物相的吸附-释放影响明显,而类蛋白峰(B和T)受微生物影响较为明显.另外,所有土壤淹水释放后水体DOM均呈现出'内源+外源'的复合特征.除忠县石宝寨(SB)外,整个淹水周期,其余区域土壤在厌氧和正常淹水条件下,水体DOM荧光特征的差异性不明显,这可能和土壤自身组成(例如无机矿物组成和有机组分)的复杂程度有关.结合可见-紫外光谱,两种技术相互补充,证明了土壤释放('源')和去除('汇')机制是控制DOM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淹水初期的较强芳香性和腐殖化程度,以及较强的陆源特征,无疑有利于进一步解释污染物在淹水过程中的环境行为,为进一步了解DOM的环境角色提供数据基础和实验支撑.
梁俭江韬卢松魏世强王定勇陈雪霜王齐磊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三峡库区消落带淹水溶解性有机碳三维荧光光谱
三峡库区内陆腹地典型水库型湖泊中DOM吸收光谱特征被引量:20
2016年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结构决定了其在污染物(例如汞)环境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选取三峡库区内陆腹地典型水库型湖泊———长寿湖,采用吸收光谱表征方法,通过1年时间对 DOM 地球化学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汞观测数据,讨论了 DOM 对不同形态汞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和1月相比,长寿湖4~11月 DOC 差异性低于 CDOM,4~11月间差异性不显著。有色组分变化是解释 DOM 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原因。 DOM 中主要生色团仍然来自于大分子量的芳香性组分。而 CDOM 三波长模型可较好对 DOC 的年际观测进行反演。同时,SUVA254和S 275~295季节性变化特征较明显,1月芳香性和分子量均最小,4月上升。与其他类型湖泊相比,长寿湖水体 DOM 芳香性和分子量大小均低于森林湖泊,但高于高原湖泊。周边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对湖泊 DOM 差异影响明显。另外,SUVA254和 DOC与各形态 Hg 无明显相关性,但水体生色组分和分子量大小是控制溶解态和活性汞的重要因素;而湖区甲基汞变化可能与湖泊初级生产力导致的有机质富集和迁移关系密切。
江韬卢松王齐磊白薇扬张成王定勇梁俭
关键词:三峡库区溶解性有机质天然有机质甲基汞
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被引量:27
2016年
溶解性有机质(DOM)作为重要的地球化学因子,在流域水体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农业小流域——重庆涪陵区王家沟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和荧光光谱,对小流域内水体DOM的光谱特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农业小流域水体DOM空间差异较大,其组成和来源均存在明显不同.CDOM在DOM中所占比例[a*_g(355)]大小顺序为:稻田水>沟渠水>池塘水>井水>出口水,其中稻田水和沟渠水的SUVA_(254)较井水和出口水大,芳香性更明显.三维荧光光谱中2类4个荧光峰(A、C和B、T),DOM来源都是内部(微生物、藻类)以及外源(腐殖质)的双重贡献.除自生源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外,外源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用水的影响也是导致DOM组分中类蛋白组分增多的重要原因.对比了不同种植季时相同位置水样DOM光谱特征,类蛋白组分是控制两个种植季水体DOM特征波动的重要因素.土地使用方式变化后水体DOC、CDOM和DOM当中的类蛋白/类腐殖荧光组分[r_(T/C)]比例存在明显差异,而FI、BIX和r_(A/C)差异不显著.
王齐磊江韬赵铮梁俭木志坚魏世强陈雪霜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业小流域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消落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