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秀
- 作品数:71 被引量:51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少量Sc对705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6年
- 利用拉伸试验、光学金相、X射线物相分析、SEM及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添加0.2%Sc(质量分数)对705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0.2%Sc可以显著细化7055铝合金铸态晶粒并减少晶界非平衡共晶相数量,促进非平衡共晶相在均匀化退火时的溶解,从而提高合金固溶度;由于Sc的添加可以提高7055Sc合金的溶质原子固溶度、形成更为均匀弥散分布的A l3ScZr粒子、以及抑制变形组织再结晶和有效细化固溶处理后的(亚)晶粒尺寸,因而显著提高7055Sc合金综合力学性能.
- 李海杨迎新郑子樵王芝秀
- 关键词:7055铝合金
- Al-14Cu-7Ce合金中片状Al_8CeCu_4相的球化行为研究(英文)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微观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和理论计算,研究了Al-14Cu-7Ce合金中片状Al_8Ce Cu_4相的高温球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Al_8Ce Cu_4相的球化速度加快;采用通用速率公式计算出Al_8Ce Cu_4相的球化过程控制元素为Ce;微观组织观察表明,Al_8Ce Cu_4相球化过程包括Gibbs-Thompson效应作用下片状Al_8Ce Cu_4相首先分解成棒状Al_8Ce Cu_4相,随后在Rayleigh毛细管扰动机制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球状Al_8Ce Cu_4相。
- 李海许伟王芝秀方必军宋仁国郑子樵
- 关键词:铝合金球化
- Mn和Cr对Al-Mg-Si-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1年
- 通过金相观察、拉伸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研究了Mn、Cr对Al-Mg-Si-Cu铝合金微观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n和Cr均能促进Al-Mg-Si-Cu合金铸锭形成粗大结晶相化合物,并且添加Mn的合金中形成的结晶相更多;均匀化过程中Mn和Cr均能促进结晶相由Al5FeSi型向Al8Fe2Si型转变,并且同时添加Mn和Cr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添加Mn、Cr均能抑制变形晶粒在固溶处理时发生再结晶和晶粒长大,并且由单独添加Cr、单独添加Mn到同时添加Mn和Cr,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添加Cr对合金强化作用有限,而添加Mn能显著提高合金强度。
- 李海史志欣王芝秀王秀丽郑子樵
- 关键词:MNCR力学性能
- 7055铝合金二次时效特征研究——(I)力学性能被引量:25
- 2005年
- 利用维氏硬度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Kahn撕裂试验等方法,研究二次时效对7055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20℃,150℃和180℃高温欠时效,甚至峰值时效处理后,再进行60℃和100℃低温二次时效,可以获得超过相应单级峰值时效的硬度和强度。Kahn撕裂试验表明,二次时效温度从60℃提高到100℃,可以缩短二次峰值硬化时间,但不利于7055铝合金断裂韧性的改善。在相同预时效温度下,缩短预时效时间比峰值时效状态更有利于断裂韧性的改善。较低预时效和二次时效温度以及较短预时效时间有利于获得强度和断裂韧性的良好配合。
- 李海郑子樵王芝秀
- 关键词:7055铝合金二次时效力学性能
- 镍铝合金基金刚石超薄锯片及其制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单(多)晶硅、玻璃、陶瓷、宝石加工等行业精密切割的镍铝合金基金刚石超薄锯片及该金刚石超薄锯片的制作方法。其选取纯度在99.9%以上、5~20微米的镍粉50~70份(指体积分数),99.8%以上、5~20...
- 李海王芝秀曹大呼王强李坤
- 文献传递
- 残留结晶相对Al-Mg-Si-Cu合金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等研究中性和酸性NaCl腐蚀溶液中残留结晶相对Al-Mg-Si-Cu合金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合金含有Mg2Si和Al4.01(MnFeCrCu)Si0.74两种残留结晶相。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Mg2Si相通过Mg优先溶解,由阳极转换成阴极,进而造成基体点蚀。Al4.01(MnFeCrCu)Si0.74相在中性溶液中作为阴极,导致周围Al基体发生点蚀,而在酸性溶液中只发生自身腐蚀。当点蚀发生在晶界上时,能直接诱发晶间腐蚀;而当点蚀发生在晶内时,则需点蚀扩展至晶界才能诱发晶间腐蚀。不同于中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的晶间腐蚀也可以由晶界直接形成。
- 李海孟林王芝秀黄玲李蔚宋仁国郑子樵
- 关键词:AL-MG-SI-CU合金晶间腐蚀点蚀
- 时效状态及Cu含量对Al-Cu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采用硬度、加速腐蚀、电化学测试以及扫描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Al-xCu合金(x=0.54、1.05、2.10、3.60、4.50,wt%)不同时效态的晶间腐蚀(IGC)敏感性。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延长,低Cu合金始终具有IGC敏感性,且腐蚀程度逐渐加重;高Cu合金首先发生IGC,并在过时效阶段转为稳态点蚀。微观组织及电化学分析表明,低Cu合金的IGC源于晶界富Cu层与无析出区(PFZs)形成腐蚀微电池,且腐蚀程度加重与富Cu层中偏聚程度增大有关;高Cu合金的IGC源于基体及晶界析出相与PFZs形成腐蚀微电池,但时效过程中晶界析出相由连续分布逐渐转变为断续分布,决定了合金腐蚀行为由IGC向稳态点蚀转变。此外,高Cu合金在过时效阶段发生的稳态点蚀还与含Cu结晶相及基体成分有关。
- 李海李海王芝秀
- 关键词:AL-CU合金过时效晶间腐蚀点蚀
- Al-14Cu-7Ce合金中Al_8CeCu_4相的Ostwald熟化行为(英文)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和物理建模,研究了Al-14Cu-7Ce合金中Al_8CeCu_4相的Ostwald熟化行为。结果表明,Al_8CeCu_4相的熟化过程受控于Ce元素在Al中的体扩散,其动力学满足体积修正的Lifshits-Slyozov-Wagner理论;基于通用速率公式,计算了Ce元素在Al中的体扩散系数以及Al_8CeCu_4与Al基体的界面能。
- 李海许伟王芝秀方必军宋仁国郑子樵
- Cu含量对Al-Mg-Si-Cu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2年
- 采用DSC热分析、硬度、电导率、拉伸和晶间腐蚀等测试及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研究Cu含量对Al-Mg-Si-Cu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180℃时效时,4种合金硬度上升至峰值后持续下降,且随着Cu含量增加,合金的时效硬度随之提高,硬化速率加快而软化速率降低;时效时电导率先下降至最低值后又持续上升,且Cu含量越高,电导率越低。随着Cu含量增加,T6和T4态合金的强度随之提高,晶间腐蚀抗力下降,但无Cu合金不发生晶间腐蚀;T6态合金析出相类型随Cu含量增加而变化,Cu含量较低时(0.6以下),析出β″相;而Cu含量为0.9时,析出相为β″相和Q′相共存;且随着Cu含量增加,析出相数量和体积分数增加而尺寸减小,T4态合金析出相为原子团簇。
- 王芝秀李海顾建华宋仁国郑子樵
- 关键词:AL-MG-SI-CU合金CU含量析出相晶间腐蚀
- 一种消除7000系铝合金铸锭结晶相的高压均匀化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7000系铝合金铸锭结晶相的均匀化热处理方法,即对铸锭施加高等静压力的同时进行均匀化处理。其按铸锭预热、加压、均匀化处理、冷却4阶段进行,其中预热温度范围在250~450℃,保温时间在10min~2h左...
- 李海曹大呼王芝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