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波
- 作品数:1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恽鹤生与颜李学派考略
- 2008年
- 恽鹤生自识李塨,尽弃前学,而学习斋之学。他私淑颜元,在与李塨的交往中,立日记省心改过,坚守三物之学,六艺之教。他的著作《大学正业》,继承了颜李学说并有所发挥。晚年归常州,将颜学南传。常州今文经学的兴起,与之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 高青莲王竹波
- 关键词:常州学派
- 谭峭及其《化书》初探被引量:2
- 2008年
- 谭峭与谭紫霄;谭峭、宋齐丘与《化书》之间历来记载混乱、争议颇多。本文通过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从成长背景、人生经历、学术旨趣及承传等方面考证谭峭与谭紫霄的关系;梳理谭峭、宋齐丘与《化书》的关系。指出谭峭与谭紫霄为不同的两人,《化书》为谭峭所著。
- 王竹波
- 关键词:谭峭《化书》
- 近八十年来有关《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研究述评被引量:3
- 2013年
- 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者们采用西方现代学术规范和方法来研究《吕氏春秋》,他们突破了传统学者只重视文本解释研究方式的局限,把《吕氏春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地把握和系统地研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文章仅对学界关于《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研究做客观述评,所述及的内容有:《吕氏春秋》的主旨、政治思想的内容以及学界对《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评价。
- 张文渊王竹波
- 关键词:吕不韦《吕氏春秋》政治思想
- 《春秋》《左传》经传关系析论被引量:3
- 2014年
- 关于《春秋》与《左传》经传关系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左传》是否《春秋》之传。虽然《左传》解经不同于《公羊传》和《谷梁传》,但《春秋》和《左传》不是两本独立的书,《左传》也不是一本伪书,更不单纯是一本史书。参照《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可知《左传》不仅"以义解经"、"以事解经",还"以礼解经"。
- 王竹波
- 关键词:《左传》孔子《公羊传》《谷梁传》
- 以文化结构三层次说研析远古至春秋礼的演进被引量:1
- 2011年
- 将文化结构三层次说与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脉络结合,可知礼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延及夏商物质层面的"礼物",到西周以周公为代表制作礼乐文明的礼制,再到以春秋战国之际观念层面礼义的探讨三个阶段,将文化的发展从物质而制度而思想的演进与礼从"礼物"、礼制、礼义的——对应,既可以得出历史和逻辑演进一致的结论,也可以研析礼在先秦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 王竹波
- 关键词:礼制礼义
- 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改进——以与通识教育的比较为径路
- 2013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虽同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性质截然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教育,培养目标为综合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讲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传授为主;在教学方式中多结合时事讲述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应用及发展;在教学效果方面要强化大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到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树立。
- 王竹波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 《阅史郄视》与李塨的史学经世思想被引量:1
- 2008年
- 清初学者李塨的史学经世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阅史郄视》中。该书是其读《廿一史》时,将其中经济可行者书之于册而成,为南游之前所作。此书的论题主要包括君臣论,史学论,稽考历史衰弱之故,名言警句记录和人物评说等,涉及政治、经济、学术、军事、历史等社会领域。本文欲对此书及其内容从上述几方面加以说明。
- 王竹波高青莲
- 关键词:李塨
- 从“和”、“中和”、“和合”看和谐的历史演变被引量:1
- 2012年
- "和谐"与和、中和、太和、人和、和合、协和等词,表述不同,意思相近又略有差异。考察"和"、"中和"、"和合"对把握和谐的由来、概念的内涵、外延有重要意义,尤其可以标示出和谐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早期源出自然、多元起源,形成于自然而然的和;以孔子为中心及之后形上探索、运用于伦理道德、政治、美学等多领域的中和;到现代以张立文和合学为代表的哲学体系建构的和合。
- 王竹波杨征
- 论温氏对其独特企业文化土壤的文化整合
- 2013年
- 温氏总部坐落于广东新兴县,这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乡。六祖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伟人,温氏发展过程中深受六祖思想的影响;新兴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其地域文化构成了温氏发展的独特文化土壤。温氏对其文化土壤主要在企业领导表率、公司位于新兴、文化宣传、发展新兴等四方面进行了整合。
- 王竹波杨征
- 关键词:六祖惠能文化整合
- 论《左传》“以礼解经”被引量:7
- 2012年
- 礼是春秋社会的核心观念。六经通于礼,《春秋》自身即为"礼义之大宗"。《左传》与周礼关系密切,其通过"礼物"、礼制、礼义三个层面系统深入论述春秋时期的礼,有"唯礼是从"的"唯礼主义"倾向;《左传》与《春秋》之间,《左传》"以礼解经",以礼释《春秋》之事、以礼释《春秋》之制,以礼释《春秋》之义,其解经可谓"以礼为上"。
- 王竹波
- 关键词:《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