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松
- 作品数:40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论经济与伦理的原生统一性和内在同一性被引量:3
- 2004年
- 经济与伦理有着原生的统一性和内在同一性。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经济伦理理论,是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领域衍生和延伸而来的,是对“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领域内已经存在的经济伦理的发挥和完善,它绝不能完全消灭那些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进化而形成的经济伦理,而代之以一种完全理性地建构起来的经济伦理。
- 王江松
- 关键词:伦理经济伦理学
- “生活美学”是这样可能的——评刘悦笛的《生活美学》被引量:5
- 2009年
- 刘悦笛提出"生活美学"的新主张,有其两个方面的深刻理由:其一,当代社会艺术与生活日趋同一使"艺术否定生活论"、"艺术自律论"及其理论基础"主体性美学"难以为继;其二,更高的、全面的现代性要求重构审美精神从而来论证"生活美学"的必要性。"生活美学"要得以确立,关键在于能否从本体论上论证生活与美之间的本质关系,并由此出发解释各种美学现象,刘悦笛以现象学的哲学视角为主,结合马克思、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杜威的思想做到了这一点。但遗憾的是,"生活美学"的作者却没有对"生活"做出更为具体和准确的界说,"生活美学"要确立自己与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就必须说清楚生活与实践、生命等范畴的关系,理顺"生活美学"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的关系。与此同时,"生活美学"试图在一种对生活的本质直观中超越主客二分的主体性美学。然而,超越主体性美学是可能的,但否定主体性或将主体性与客体性等量齐观于一种混沌状态中,却无异于返回到前现代美学,乃至返回到一种前人类的自然状态。历史上那些号称取消了主客二分的哲学和美学,无不暗中承认主体性的这一地位。但无疑,"生活"的确可以被解释成为一个比实践、生活更广的因而可以把实践、生活扬弃于自身之内的范畴,从而"生活美学"不仅可以成立而且是极具发展潜力。
- 王江松
- 关键词:生活美学主体性审美主体审美客体
- 建立和发展中国劳动哲学的基本构想
- 2011年
- 劳动哲学是一门新兴的哲学学科,其价值在于力图搭建使国家意识形态与工人阶级和工会联结起来的中介和桥梁,使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人的阶级意识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一门处于哲学与具体的劳动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劳动哲学学科体系包括如下基本环节:劳动一般、劳动者、劳动与价值、劳动与产权、劳动与资本、劳动与管理、异化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劳工运动哲学透视等。
- 王江松
- 关键词:劳动哲学
- 农民与国家三十年的历史博弈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确认了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考察了中央高层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分析了农业社会主义的贡献和弊端,最后指出,农民在被国家改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悄悄地、无形地改造国家和社会。
- 王江松
- 关键词:农民
- 论郭象的自性逍遥观被引量:3
- 2006年
- 王江松
- 关键词:郭象社会历史环境莱布尼茨理论内核逍遥观
- 悲剧意识何以成为哲学
- 2009年
- 西方哲学与西方悲剧这两股强劲的文化之流,在尼采这里融汇在一起了,从而出现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道奇观:尼采的悲剧哲学。本文探究了悲剧哲学产生的哲学史和艺术史前提,论证了悲剧哲学产生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趋势,说明了悲剧哲学对于悲观主义哲学和乐观主义哲学的双重优越性,阐述了悲剧哲学作为存在论和价值观两者之统一的完整性。
- 王江松
- 关键词:存在论悲观主义乐观主义悲剧意识悲剧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五问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何种、谁的中国化的深层挑战。如何处理理论—文本与实践—问题、化中国与中国化、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批判理论、政治—宣传形态与思想—学术形态、职业谋划与解放使命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可回避的问题。
- 王江松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
- 论价值的本质和形态
- 2010年
- 价值观可以归纳为三类:自然主义、客体主义、唯物主义、客观主义的价值观;人类主义、主体主义、唯心主义、主观主义的价值观;自然与人类、客体与主体、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价值观。如以人类实践活动为轴心,第三类价值观中又包括三种不同的致思路径:前实践哲学的致思路径;后实践哲学的致思路径;实践哲学的致思路径——价值是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实践主体的力量在实践客体中的实现和实践客体对实践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哲学的价值定义适用于一切价值现象和价值类型,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日常生活价值。
- 王江松
- 关键词:价值观
- 从人权和公民权利的角度解读“职工合法权益”
- 2009年
- 如果从人权和公民权利的角度出发,就不能仅仅把"职工合法权益"理解为职工所拥有的、直接与劳动关系和劳动过程有关的权利,而应该理解为职工作为人、作为公民所拥有的、受到宪法保护的基本人权和公民权。不言而喻,工会也应当是这种意义上的"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 王江松
- 关键词:人权公民权利合法权益
-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工会被引量:3
- 2005年
- 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社会转型期中产权关系、劳动关系、社会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工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工会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挥自己应有的重要作用。
- 王江松
- 关键词:中国工会社会转型过程计划经济产权关系社会结构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