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根宇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丁醇
  • 4篇梭菌
  • 2篇微氧
  • 2篇微氧条件
  • 2篇抗菌肽
  • 2篇共生菌
  • 2篇发酵培养
  • 2篇发酵培养基
  • 2篇Β防御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原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融合蛋白
  • 1篇融合蛋白表达
  • 1篇上调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肿瘤防...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7篇王根宇
  • 4篇张建安
  • 4篇刘宏娟
  • 4篇周玉杰
  • 4篇程可可
  • 3篇刘玺诚
  • 3篇司利钢
  • 2篇吕有勇
  • 2篇李文梅
  • 1篇姜英
  • 1篇王琳

传媒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蒜素上调节β防御素3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探索大蒜素与β防御素3(HBD3)的关系及其在人体抗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含大蒜素培养液(5 mg/L)培养肺癌A549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HBD3在不同培养时间后表达量的差别。结果:大蒜素作用第4小时HBD3的mRNA表达量增加,第12小时HBD3的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通过本研究可以推断,大蒜素除本身的杀菌作用外,对人体自身主动免疫防御能力的影响调节也是其发挥抗菌作用的重要机制。
司利钢王根宇李文梅吕有勇刘玺诚
关键词:大蒜素免疫防御素
用于在微氧条件下生产丁醇的共生菌体系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生菌体系,其包含产丁醇梭菌和芽孢杆菌,能够在微氧条件下发酵生产丁醇。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共生菌体系用于微氧条件下生产丁醇的用途。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生产丁醇的方法,其包括在微氧条件下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上述共生...
张建安刘宏娟吴鹏飞王根宇B·T·伯雷森E·梅勒赛特H·K·科特拉周玉杰程可可
文献传递
微生物及利用微生物生产丁醇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微生物菌及利用微生物生产丁醇的方法。所述微生物为梭菌(Clostridium?sp.),于2015年12月0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1771。本发明...
张建安王根宇顾春凯麦帅刘宏娟周玉杰程可可
文献传递
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丁醇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丁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所述木质纤维素进行酸水解处理,得到水解液;(2)利用所述水解液对酵母菌进行第一发酵处理,得到脱毒水解液;以及(3)利用所述脱毒水解液对产丁醇梭菌进行第二发酵处...
张建安王根宇顾春凯刘宏娟程可可周玉杰
文献传递
抗人β防御素3融合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其活性检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人抗菌肽β防御素3(HBD3)除具有杀灭多种病原菌的作用外,还参与机体免疫防御的多个过程,本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HBD3在人体的生物功能。方法:通过将编码HBD3成熟链的基因与载体pGEX-KG相连,表达出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HBD3(GST-HBD3)的融合蛋白,制备HBD3的抗体。结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及免疫组化方法证实HBD3抗体的制备成功,显示了HBD3蛋白在食道上皮细胞的表达部位。结论:为进一步了解HBD3在人体的功能及其在疾病状态下的改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利钢刘玺诚王根宇吕有勇李文梅王琳
关键词:融合蛋白表达多克隆抗体抗菌肽
用于在微氧条件下生产丁醇的共生菌体系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生菌体系,其包含产丁醇梭菌和芽孢杆菌,能够在微氧条件下发酵生产丁醇。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共生菌体系用于微氧条件下生产丁醇的用途。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生产丁醇的方法,其包括在微氧条件下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上述共生...
张建安刘宏娟吴鹏飞王根宇B·T·伯雷森E·梅勒赛特H·K·科特拉周玉杰程可可
文献传递
人抗菌肽hCAP18全长cDNA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司利钢刘玺诚吕有勇王根宇李文梅姜英
关键词:抗菌肽CATHELICIDIN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