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知 作品数:27 被引量:125 H指数:6 供职机构: 长沙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87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近年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8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3位检出的菌种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51.7%)、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24.1%)、大肠埃希菌(12株,13.8%);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依诺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全敏感。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疗效。 危松青 王曼知 聂英关键词:新生儿 败血症 病原菌 耐药 72例川崎病临床及冠脉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111崎病(KD)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KD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CAL发生的因素进行卡方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诊断典型KD61例(84.7%),非典型KD(AKD)11例(15.3%)。发病年龄6月至13.1岁(中位数2.73岁),5岁以下发病占87.5%。66例行超声检查,发现冠脉损害32例(48.5%)。②卡方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CRP)与CAL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是否使用静脉注入免疫球蛋白(IVIG)、IVIG使用时间、IVIG使用剂量与KD合并CAL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CRP增高、未使用IVIG或IVIG使用过晚、剂量小为KD合并CAL的危险因素。 张晓立 杨作成 王曼知 魏丁 李卓颖 杨妤关键词: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儿童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并发乳糜胸1例 目的报道1例儿童结核病并发乳糜胸的少见病例,提高对结核病并发乳糜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9日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童结核科收治的1例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并乳糜胸、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收集并分析其诊疗过程。结果患儿... 张锋 周海依 王曼知关键词:乳糜胸 结核病 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 文献传递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0.2%、97.6%,对照组为48.8%、8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 危松青 王曼知关键词:手足口病 小儿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利巴韦林颗粒 喘支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与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E及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与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的9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喘支组)、90例哮喘患儿(哮喘组)、9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三组的血清25-(OH)D3、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C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喘支组、哮喘组的25-(OH)D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喘支组高于哮喘组(P <0.05);喘支组、哮喘组的IL-4、TGF-β1、IgE、EC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IL-1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喘支组的IL-12、IgE、ECP、IL-2、IFN-γ低于哮喘组(P <0.05)、喘支组的IL-4高于哮喘组(P <0.05);喘支组患儿的血清25-(OH)D3水平与IL-4(r=-0.419,P=0.001)、IL-12(r=-0.488,P=0.000)、TGF-β1 (r=-0.392,P=0.002)、IgE (r=-0.527,P=0.000)、IL-2 (r=-0.539,P=0.000)、INF-γ(r=-0.520,P=0.000)呈负相关,与血清ECP无明显相关性(r=-0.274,P=0.063)。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3水平降低,炎症因子及IgE、ECP水平升高,并且与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具有一定的关系。 张小佛 王曼知 危松青 李嘉 吴蕾关键词:喘息 维生素D 细胞因子 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肠道菌群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肠道菌群结构特点及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ASD患儿为ASD组,同期50名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进行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评定及肠道菌群测定。结果ASD组ATE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门水平上,ASD组厚壁菌门、酸杆菌门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在科水平上,ASD组瘤胃球菌科、链球菌系链球菌科、消化链球菌科与Erysipelotrichacese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韦荣球菌科、肠杆菌科肠道菌群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ASD组内不同症状严重程度患儿巨单胞菌属、巨球型菌属、肠道巴恩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真杆菌属、埃希氏菌属、链球菌属、梭杆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单胞菌属、巨球型菌属、肠道巴恩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相对丰度与ASD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真杆菌属、埃希氏菌属、链球菌属、梭杆菌属相对丰度与ASD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肠道菌群紊乱与AS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有助于ASD患儿获得更大收益。 曾津 危松青 王曼知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 肠道菌群 症状严重程度 结核性脑膜炎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长沙市中心医院112例临床诊断为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资料,其中21例(18.8%)为确诊TBM患者,84例(75.0%)为高度可能的TBM患者,7例(6.2%)为可能的TBM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8例(42.9%),预后不良组64例(57.1%)。预后良好组男性24例,中位年龄[M(Q1,Q3)]18.50(5.31,33.75)岁,中位病程20.00(11.25,30.00)d。预后不良组男性20例,中位年龄27.00(3.06,49.75)岁,中位病程15.00(10.00,20.00)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Z=-1.982,P=0.048)、性别(χ^2=4.043,P=0.044)、疾病分期(χ^2=17.733,P=0.000)、抽搐(χ^2=8.054,P=0.005)、低钠血症(χ^2=9.481,P=0.002)、脑水肿(χ^2=4.386,P=0.036)、脑积液(χ^2=5.992,P=0.014)对TBM伴意识障碍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钠血症(P=0.043,OR=2.784,95%CI:1.034~7.495)、疾病分期为Ⅲ期(P=0.002,OR=6.855,95%CI:2.001~23.480)、脑水肿(P=0.030,OR=3.491,95%CI:1.132~10.768)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低钠血症、疾病分期为Ⅲ期、脑水肿是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王曼知 陈芳 危松青 周海依 胡锦跃 谢和宾 张小佛 李嘉 石家云 吴蕾关键词:结核 脑膜 预后 统计学 脂多糖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3表达的时效和量效性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不同时间β防御素-3(hBD-3)的表达,探索hBD-3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及与细菌感染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为人工调控其分泌、防治呼吸道感染进行基础研究。方法不同浓度LPS(0.01、0.1、1、10mg/L)诱导HBEC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1、2、4和8h)用RT-PCR法检测hBD-3 mRNA的表达;同时用0.1mg/LLPS诱导HBEC4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BD-3蛋白的表达。结果 0.1mg/LLPS诱导HBEC4h后,可见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胞质呈棕褐色阳性颗粒,hBD-3蛋白明显表达;不同浓度LPS诱导细胞相同时间后,在同一时间点随浓度增加hBD-3 mRNA表达亦随之增加,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浓度LPS在诱导细胞不同时间后,在同一浓度组hBD-3 mRNA表达亦随时间而增加,不同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D-3在HBEC胞质有表达,LPS能诱导HBEC hBD-3表达上调,LPS诱导hBD-3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hBD-3可能参与气道对LPS最初的防御反应。 李嘉 张兵 钟礼立 王曼知关键词:脂多糖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量效 时效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在鉴别诊断小儿肠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SAA)鉴别诊断小儿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长沙市中心医院细菌感染性腹泻病儿100例(细菌组)、病毒感染致腹泻病儿100例(病毒组),检测两组病儿血清PCT、CRP、SAA水平,并分析这三种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于临床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腹泻病儿的价值。结果细菌组的血清PCT、CRP、SAA、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水平显著的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鉴别诊断细菌性和病毒性肠炎的临界值为1.02μg/L,诊断的灵敏度为88.12%、特异度为93.1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08;血清CRP鉴别诊断细菌性和病毒性肠炎的临界值为15.8 mg/L,诊断的灵敏度为78.63%、特异度为85.04%、AUC值为0.829;血清SAA鉴别诊断细菌性和病毒性肠炎的临界值为155.2 mg/L,诊断的灵敏度为81.38%、特异度为87.29%、AUC值为0.843;PCT+CRP+SAA鉴别诊断细菌性和病毒性肠炎的灵敏度为91.44%、特异度为96.91%、漏诊率为8.56%、误诊率为3.09%、AUC值为0.946。结论PCT对细菌性和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价值高于CRP、SAA,三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张小佛 王曼知 危松青 李嘉 吴蕾关键词:肠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 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万方、中国期刊和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1998年11月至2015年8月有关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用Rev Man 4.2对入选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中文文献399篇,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有6篇文献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更昔洛韦组CMV-Ig M转阴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有5项对照研究,81.6%vs39.4%,OR=6.98,95%CI:3.67~13.28,P〈0.01);更昔洛韦组CM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有4项对照研究,80.5%vs23.6%,OR=13.39,95%CI:6.24~28.74,P〈0.01);更昔洛韦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有4项对照研究,87.2%vs32.0%,OR=14.21,95%CI:6.55~30.85,P〈0.01)。结论: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谢齐放 易著文 王曼知 王芳关键词:巨细胞病毒 更昔洛韦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