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塑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可塑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的80颗病牙,选用两种方法进行修复,分别为可塑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中的修复和传统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中的修复,两种方法各修复40颗病牙。术后进行为期5个月的观察,对这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第一种方法的患者除了2颗患牙出现了牙龈发炎的症状外,其余38颗的修复效果都比较好,修复成功率达到了95%。经DT Light-post纤维桩修复后,只有32颗牙齿的修复修复效果比较好,成功率只达到了80%。结论:比较两种方法修复病牙的效果可以看出,使用可塑纤维对病牙进行口腔残根修复比使用传统纤维桩的效果更让人满意,说明可塑纤维的修复效果更好,适合在临床推广。
- 王明辉
- 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我院治疗后牙体缺损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全冠修复、研究组采用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每组25例。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咀嚼效率(吸光度值)、不良反应率,并观察研究组治疗后的生物学参数、功能学参数、美学参数评估结果。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比对照组的76.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0.05)。②研究组吸光度值为(0.79±0.15),比对照组的(0.48±0.1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9,P=0.000<0.05)。③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8.00%,比对照组的4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8,P=0.008<0.05)。④研究组治疗后的生物学参数(继发龋、牙周反应、牙体完整性),功能学参数(边缘密合度、邻接关系、修复体固位与断裂),美学参数(表面光泽度、颜色稳定性及透明度)均处于优秀、良好以及满意状态以优秀为主。结论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患者的不必担心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受到影响,其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学、美学性能。
- 王明辉黄芳
- 全瓷冠修复过程中颈缘位置设定对牙周组织保护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全瓷冠修复过程中颈缘位置设定对牙周组织保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三明市第二医院口腔科160例全瓷冠修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颈缘位置不同分为对照组(颈缘位于龈下患者)80例、观察组(颈缘位于龈上患者)80例,并在全瓷牙修复过程中注意保护牙周组织。比较两组牙石指数(C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及裂纹、牙龈缘黑线以及牙龈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修复前,两组CI、PLI、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CI、PLI、GI均有所上升,观察组CI、PLI、G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裂纹、牙龈缘黑线以及牙龈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该疾病患者实施全瓷冠修复过程中颈缘位置设定在龈上对牙周组织保护有良好作用,可有效起到保护作用,但对龈下患者有明显不利影响,容易造成牙周组织损伤。
- 王明辉
- 关键词:全瓷冠修复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组织损伤
- 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对比研究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9月收治的150例(204颗患牙)需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75例,1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2组患者则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修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1组和2组患者治疗后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73.5%和100.0%,每颗纤维桩修复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3.8±10.4)min和(65.2±6.7)min,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69.3%和97.3%,2组显著优于1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预成纤维桩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修复效果。
- 王明辉
- 关键词:口腔修复安全性
- 全瓷冠加玻璃纤维桩美容修复前牙龈下缺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以玻璃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前牙龈下缺损的疗效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139颗患牙,经根管治疗、牙根牵引术或冠延长术等牙周手术重建患牙生物学宽度后,应用纤维桩树脂核加全瓷冠联合修复,恢复良好的咀嚼功能,取得较好的美学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每半年复查1次,发现随访到的76例139颗患牙中,成功135个牙,占97.12%。修复冠颜色匹配,色调与透明度逼真,无颈缘黑线,无根折裂,疗效满意。结论以玻璃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前牙龈下缺损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美学效果与功能,完善的根管治疗与适宜的生物学宽度是修复成功的基础。
- 林德胜杨宏勇王明辉
- 关键词:全瓷冠纤维桩美容修复
- 重建龈下缺损患牙生物学宽度的桩核冠修复被引量:4
- 2005年
- 林德胜杨宏勇王明辉
- 关键词:生物学宽度桩核冠
- 可塑纤维桩修复对根管治疗牙抗折强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可塑纤维桩修复对根管治疗牙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上颌前磨牙的患者,共3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颗,记为1组、2组、3组。1组离体牙采用镍铬金属铸造桩核实施冠修复,2组离体牙采用传统纤维桩+树脂核+铸造冠进行冠修复,3组离体牙采用可塑纤维桩+树脂核+铸造冠进行冠修复,对不同桩修复离体牙对修复体牙抗折强度、断面最低点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可复性折裂比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分别对3组离体牙的抗折裂强度、断面最低点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可复性折裂比例进行比较,可见1组的抗折裂强度高于2、3组,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断面最低点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则1组显著高于2、3组,可复性折裂比例比较呈相反规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塑纤维桩对牙体缺损进行根管修复治疗美观性佳,生物相容性好,虽然抗折强度略低,但其折裂模式对于牙根保护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