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
- 作品数:53 被引量:22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军事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小信号法测量水下航行器磁场噪声系数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工程磁场建模领域,提出基于小信号法测量水下航行器磁场噪声系数的方法,包括:建立UUV背景磁场模型;预先测量UUV测量环境的磁场向量;改变UUV的摆放方向,通过大角度姿态的变化测得相应的H<Sub>x1</Sub...
- 邓鹏李伟王新华衡辉丁浩许政
- 文献传递
- 基于Windows的USB设备开发被引量:3
- 2009年
- 针对USB设备开发复杂、文档分散的问题,系统、全面的角度论述了USB设备的开发。概述了USB设备的协同工作,分析了USB协议中关键的枚举和传输概念,从四个方面论述了USB设备的开发,包括USB应用程序的开发、USB设备驱动程序开发、USB硬件开发和USB固件程序的开发。最后提供了开发工具的信息,给出了开发的建议。
- 唐劲飞可永敏穆连运王新华赵祚德
- 关键词:USB设备设备驱动程序固件
- 基于OODA理论的UUV集群与潜艇进行对抗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ODA理论的UUV集群与潜艇进行对抗的方法,该方法基于OODA理论将网络集群行动以多个OODA行动环组网建立模型,将集群行动中的个体行为作为OODA行动环的进程,多个个体间的行为联系作为OODA行动...
- 邓鹏李伟丁浩衡辉丁文强王新华张永崔沁青张孝芳
- 水下无人平台“蜂群”作战体系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水下无人平台使用"蜂群"战术相比于有人潜艇在作战时具备数量优势、网络优势、成本优势和时敏优势,基于"蜂群"战术思想构建水下无人平台集群体系结构以及指挥层次,并利用作战环理论对水下无人平台运用"蜂群"战术进行集群体系对抗作战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认识以水下无人平台为作战单元开展水下中心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邓鹏李伟王新华
- 一种提高水下训练安全性的训练设备回收平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下训练安全性的训练设备回收平台,属于训练设备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平台回收仓,所述平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浮力座,所述平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浮力块,所述侧浮力块的内部设...
- 衡辉魏勇王新华邓鹏李楠曹晓明
- 智能引信在水雷武器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9年
- 结合与水雷非触发引信相关的舰船物理场,以及水雷引信的组合选择原则,分析了智能引信在水雷武器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给出了相应的信息流程.
- 王新华高洪林穆连运
- 关键词:引信
- 舰艇反鱼雷技术被引量:7
- 2011年
- 对目前舰艇反鱼雷技术中的非杀伤、软杀伤和硬杀伤等比较先进的手段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舰艇反鱼雷技术的发展趋势。
- 王新华高洪林穆连运朱邵伟
- 关键词:舰艇反鱼雷软杀伤硬杀伤
- 一种高安全性的水下训练装置回收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的水下训练装置回收系统,属于水下训练装置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筒和外壳,所述固定筒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外壳,固定筒的正面设置有第一盖板,外壳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固定筒内设置有甩干机构,甩干机构连...
- 衡辉魏勇王新华邓鹏李楠曹晓明
- 文献传递
- 反鱼雷鱼雷发展现状及作战使用被引量:9
- 2012年
- 随着现代鱼雷越来越智能化,能有效地对付软杀伤反鱼雷措施。直接摧毁来袭鱼雷的硬杀伤措施是舰艇防御的有效手段,其中反鱼雷鱼雷作为导弹反导概念在水下作战空间中的自然延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介绍了反鱼雷鱼雷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阐述了反鱼雷鱼雷的作战使用方法。
- 王新华杨迎化衡辉周文林
- 关键词:软杀伤硬杀伤反鱼雷鱼雷作战使用
- 横滚对鱼雷直航弹道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2
- 2010年
- 鱼雷直航弹道是其水下航行弹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滚又是鱼雷航行弹道的一个普遍现象,而横滚对直航弹道的最大影响是航向偏差,这个问题一直是直航弹道研究的重点。文中指出鱼雷上爬(下潜)和地球自转引起的转子轴与鱼雷纵轴的夹角是横滚产生鱼雷航向偏差的根源,并对此展开了定性分析和实例解算,得出相应结论。结合装备及使用情况,提出并详细论证了相应的补偿方法。综合分析表明,通过鱼雷技术准备时提前进行补偿或在组织射击时进行提前角(转角)修正,可以较好地解决因横滚而产生的鱼雷航向偏差问题。
- 可永敏黄波王新华衡辉
- 关键词:鱼雷横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