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
- 作品数:40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以及阻断TGFβ1通路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成的TGFβ1反义寡核苷酸(TGFβ1—ASODN)转染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EC9706,采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阻断前后对TGFβ1活性的影响以及对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及间质性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TGFβ1—ASODN转染前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TGFβ1—ASODN转染前后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TGFβ1—ASODN可有效的抑制EC9706细胞中TGFβ1的活性,其mRNA(0.25±0.07)及蛋白(35.07%±1.42%)的表达均明显低于转染前mRNA(0.43±0.09)及蛋白(43.57%±1.77%)的水平(Х^2=13.847及x。=84.120,均P〈0.05);并提高E—cadherin的表达,抑制波形蛋白的表达。转染后E—cadherin mRNA(0.38±0.09)及蛋白(17.13%±1.45%)的表达明显高于转染前mRNA(0.22±0.06)及蛋白(12.53%±1.31%)的水平(Х^2=0.160及Х^2=40.008,均P〈0.05);波形蛋白mRNA(0.73±0.07)及蛋白(14.15%±1.46%)的表达低于转染前mRNA(0.89±0.09)及蛋白(17.97%±1.42%)水平(Х^2=0.160及Х^2=21.103,均P〈0.05)。TGFβ1-ASODN转染可明显抑制细胞的运动能力,转染后细胞迁移距离(0.45±0.05)比转染前(0.81±0.11)明显缩小(Х^2=16.854,P〈0.05)。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上皮间质转化,TGFβ1—ASODN可导致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上调、间质性标志物波形蛋白表达下调、形态发生改变以及细胞移动能力降低,阻断TGFN信号可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 孙洋李珊珊王新华王小军阎爱华
- 关键词:食管肿瘤转化生长因子Β1
- NF-κBp65对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NF-κBp65对食管鳞癌细胞EC9706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NF-κBp65-ASODN)转染食管鳞癌细胞EC9706,采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F-κBp65-ASODN转染前后EC9706细胞中NF-κBp65、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及间质性标志物Viment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NF-κBp65-ASODN的EC9706细胞,其NF-κBp65 mRNA(0.14±0.06)及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1.33±1.40%,流式细胞术:11.78%)的表达低于转染前(mRNA:0.45±0.05;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7.17±1.66%,流式细胞术:15.76%)(P<0.05),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 mRNA(0.36±0.08)及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7.58±1.86%,流式细胞术:14.98%)的表达高于转染前(mRNA:0.22±0.06;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4.42±1.63%,流式细胞术:12.22%)(P<0.05),间质性标志物Vimentin mRNA(0.75±0.07)及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6.00±1.41%,流式细胞术:12.90%)的表达低于转染前(mRNA:0.89±0.09;蛋白:免疫细胞化学:19.50±0.89%,流式细胞术:17.76%)(P<0.05)。转染NF-κBp65-ASODN后,EC9706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迁移距离(0.45±0.08)较转染前(0.81±0.11)明显缩短(P<0.05)。结论:NF-κBp65可能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上皮转化。NF-κBp65-ASODN转染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上调、间质性标志物Vimentin表达下调,且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运动能力降低。
- 张红燕王小军王丰王新华孙洋李珊珊
-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NF-ΚBP65食管鳞癌
- 新生儿细菌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细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方法 对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细菌感染的 10 3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 3例感染新生儿中院外感染 77例 ,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2 5 3 %)、表皮葡萄球菌 ( 14 5 %)及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16 8%)为主 ,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 3 0 %以上 ;院内感染 2 6例 ,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 ( 2 6%)、大肠埃希菌 ( 2 0 4%)、肺炎克雷伯杆菌 ( 2 0 4%)、肠杆菌 ( 18 5 %)为主 ,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 结论 院外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院内细菌感染比院外细菌感染耐药率高 ,但院内外感染的细菌对头孢哌酮
- 徐发林姜敏王新华程秀永朱长连
- 关键词:新生儿细菌感染病原学耐药性
- 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TAT3的激活及VEGF和Bcl-2的表达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活化子3(STAT3)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情况以及STAT3与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和Bcl-2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TAT3及p-Stat3(STAT3蛋白的活化形式),VEGF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核中STAT3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食管鳞癌细胞中存在激活的STAT3信号传导通路,通路蛋白STAT3、p-STAT3及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Bcl-2在细胞中均有表达,蛋白在细胞核中具有较高的DNA结合活性。结论:两种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均有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提示STAT3信号通路可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王新华李珊珊阎爱华卢创新郭燕萍
- 关键词:食管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CL-2
- S100A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浸润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S100A4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0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100A4、MMP-2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EC-1和TE-1中S100A4基因的表达并采用Boyden小室检测EC-1和TE-1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10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52.0%)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26.0%)(P<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5)。食管鳞癌细胞EC-1中S100A4mRNA(0.894±0.021)、蛋白(0.897±0.053)表达及体外侵袭力(91.00±17.44)明显高于TE-1细胞(S100A4mRNA:0.812±0.040,蛋白:0.645±0.089,体外侵袭力:61.80±11.10)(P<0.01)。结论 S100A4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以及高侵袭性食管鳞癌细胞EC-1中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
- 张红燕郑献召轩小燕王新华王丰李珊珊
- 关键词:S100A4食管鳞癌
- 谷胱甘肽预防恶性淋巴瘤长春新碱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长春新碱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一线化疗药物,而其突出的剂量限制性神经毒性使其临床应用明显受限。本研究旨在评价谷胱甘肽对恶性淋巴瘤长春新碱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行CHOP方案或R-CHOP方案化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进入谷胱甘肽组和对照组。每2个周期评价神经毒性及近期疗效。结果:谷胱甘肽组和对照组Ⅰ~Ⅱ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6.5%(13/49)、47.1%(24/51),Ⅲ~Ⅳ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6.1%(3/49)、23.5%(12/51),谷胱甘肽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周期后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3.7%(41/49)、82.4%(42/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对含长春新碱方案化疗所致的神经毒性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同时不影响化疗疗效。
- 黄瑞霞李鑫孙振昌张蕾李玲王新华张明智
- 关键词:谷胱甘肽恶性淋巴瘤长春新碱化疗神经毒性
- 转移抑制因子KAI1和E-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KAI1和E-Cadher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AI1和E-cadherin蛋白在60例食管癌及对应的食管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KAI1表达(50%)显著低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81.67%)(P<0.01)。食管正常组织中E-cadherin表达(80%)显著高于癌组织(41.67%)(P<0.01)。KAI1低表达与食管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食管癌浸润深度无关(P>0.05);E-cadherin低表达与食管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食管癌浸润深度无关(P>0.05);两者表达皆与食管癌的大体分型无关(P>0.05)。KAI1与E-cadherin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cad-herin的低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KAI1低表达未见对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影响;两者无协同作用。
- 卢创新李珊珊阎爱华王新华郭艳萍
- 关键词:食管癌KAI1E-CADHERIN
- 食管癌中△Np63与p33蛋白表达的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Np63、p3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51例食管癌组织中及其正常黏膜组织中△Np63和p33蛋白的表达。结果1)在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Np63蛋白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p33蛋白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Np63与p33蛋白都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食管癌的大体分型无关(P>0.05),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Np63蛋白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且为食管癌发生的早期事件,△Np63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评估和诊断的标志物。p33蛋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
- 郭艳萍李珊珊闫爱华卢创新王新华
- 关键词:食管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反义NF-κB p65寡核苷酸对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反义NF-κBp65寡核苷酸对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利用转染试剂KeyGenI介导将反义NF-κBp65寡核苷酸片段体外转染入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株。转染72h后,应用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EC9706细胞中NF-κBp65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周期。以单纯转染试剂为阴性对照,未转染的EC9706细胞为空白对照。结果:转染72h后,反义组EC9706细胞中NF-κBp65mRNA的表达及蛋白标记率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义组EC9706细胞的增殖能力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受抑,抑制率为15.0%;反义组EC9706凋亡细胞数较阴性对照、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义组G1期的EC9706细胞数较阴性对照、空白对照组升高,而S期细胞数较阴性对照、空白对照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特异性阻断NF-κBp65的转录,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参与细胞周期调控。NF-κBp65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靶点。
- 轩小燕王新华李珊珊张红燕王小军李娜王丰阎爱华
- 关键词:P65基因反义寡核苷酸技术MTT
- 食管癌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E-钙粘蛋白的关系被引量:6
- 2006年
- 最近研究发现,EphA2的高表达与许多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减少或缺失也已被证实与多种人类肿瘤的恶性表型相关联.有研究表明,在上皮细胞中,E钙粘蛋白调控EphA2的配体结合及后续降解,从而调控EphA2的功能转化及表达.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phA2及E-钙粘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并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
- 卢创新李珊珊阎爱华王新华郭艳萍
- 关键词:E-钙粘蛋白食管癌组织EPHA2免疫组化方法人类肿瘤E钙粘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