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才 作品数:23 被引量:163 H指数:6 供职机构: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盐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颈部吻合术)视频要点 被引量:2 2018年 1技术背景介绍食管癌的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大、疼痛明显、恢复慢等缺点。近年来,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逐步开展,其安全性及根治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在腔镜视野下,手术者更易识别肿大淋巴结和辨别喉返神经等精细解剖结构,增加了淋巴结清扫数目和减少手术损伤,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 王文才 施我大 高正亚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及呼吸机治疗32例报告 2007年 张亚军 宋建祥 王萍 孙云花 张国培 王文才关键词:创伤 ARDS 呼吸机 血清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9 2017年 目的探讨miRNA-21与CEA、CYFRA21-1、NSE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以50例NSCLC患者作为病例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miRNA-21(miR-21)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CEA、NSE、CYFRA21-1、miR-2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EA、NSE、CYFRA21-1、miR-21诊断NSCLC患者的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826、0.853、0.866,以CEA诊断效能最高。TNMⅠ-Ⅱ期的NSCLC患者血清miR-21水平、血清CYFRA21-1水平均低于TNMⅢ-Ⅳ期的患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NSCLC(TNMⅠ-Ⅱ期)的发生与血清CYFRA21-1水平、血清miR-21水平均具有相关性(P<0.05)。CEA、NSE、CYFRA21-1、miR-21诊断早期NSCLC的AUC分别为0.752、0.806、0.843、0.882,miR-21诊断早期NSCLC的效能最高。单独应用血清CYFRA21-1水平检测、单独应用血清miR-21水平检测和联合应用两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的AUC分别为0.843、0.872和0.909。结论 NSCLC患者血清miRNA-21与CEA、CYFRA21-1、NSE表达异常,血清miR-21水平对于早期NSCLC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辅助诊断的重要血清标志物,将其与血清CYFRA21-1水平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效能。 季禹乔 孙明忠 朱晖 唐庆国 王文才 王进 张灵芝 吴芹芹关键词:微小RNA-21 肿瘤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肺部原发孤立性小结节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为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水平,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62例肺部小结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肺结核球、肺炎性假瘤及其它良性瘤。将几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痰病检、纤支镜检查、X线及CT表现作比较而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几种肺小结节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痰病检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阳性率较低;X线与CT表现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诊断方式;胸部CT诊断为主要方法,几种疾病在CT诊断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痰病检、纤支镜检查对肺部原发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胸部X线对早期发现作用明显;胸部CT是术前鉴别诊断的最好方法。 顾铭忠 陈季北 王文才 仇爱民关键词:肺癌 肺良性病变 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比较同时期同手术组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病人各2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的数量、胸腔引流管术后72小时内的引流量、患者术后的主观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测定术前、术后1天、5天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胸组(t=2.137,P=0.042)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两组无显著差别(t=-0.25,P=0.860);术中失血量(t=-2.436,P=0.033);术后疼痛程度(χ2=20.537,P=0.000)、术后72小时内胸管引流量(t=-2.528,P=0.020)、术后住院时间(t=-3.851,P=0.001)胸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胸组;术前两组血清CRP IL-6、IL-12无显著差异,而术后胸腔镜组的CRP(术后1天t=3.851,P=0.001;术后5天t=2.471,P=0.033)、IL-6(术后1天t=7.844,P=0.000;术后5天t=2.845,P=0.010)显著低于开胸组,IL-12(术后1天t=-7.442,P=0.000;术后5天t=-8.335,P=0.000)显著高于开胸组;术后第5天胸腔镜组的血清学指标与术前已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达到开胸手术的根治要求,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损伤轻,有利于改善预后。 王文才 火旭东 王进 程红春 施我大 戚建伟 高正亚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保守性药物治疗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总结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52例,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保守性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11例出现并发症,生活质量良好;对照组患者17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食管癌患者出现术后口瘘时,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制酸药物、全胃肠动力药物、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药物,并给予胃肠减压、有效的胸腔引流、充分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从而提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王进 王文才 程红春 高正亚 戚剑伟 李文绘 朱军关键词:食管癌 吻合口瘘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评估其近远期疗效。方法:将接受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n=39)和肺叶切除术(n=46)的I期NSCLC患者,分别记为肺段组和肺叶组。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并发症及肺功能指标,术后随访3年,并评估其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4、0.703、0.206,P>0.05),但肺段组胸腔引流时间、引流总量、住院时间均少于肺叶组(t=2.346、2.396、2.481,P<0.05),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肺叶组(19.57%)(χ^2=3.905,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肺功能FVC、FEV1、MVV和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但肺段组的FVC、FEV1、MVV高于肺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7、2.322、2.562,P<0.05)。肺段组无瘤生存率(69.23%)、总生存率(82.05%)和肺叶组(69.57%、80.43%)接近,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0.036,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均是治疗I期NSCLC的有效微创术式,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效果更佳。 王进 戚剑伟 火旭东 王文才关键词:肺叶切除术 食管斜切断粘膜延长与胃分层吻合在贲门癌、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食管-胃吻合术预防吻合口狭窄和反流的效果.方法:同期行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0例,应用食管斜切断粘膜延长与胃分层吻合术;对照组80例,应用常规的食管-胃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实验组0(0/80),对照组0.0125(1/80)(χ2=0.006,p=0.83).两组吻合口的口径:实验组≥1.5 cm 62例;1.0~1.5 cm 16例;≤1.0 cm 2例;而对照组相应的例数分别为31,34,14(χ2=25.81,p<0.001).两组吻合口的反流例数:实验组8例,对照组34例(χ2=20.12,p<0.001).结论:食管斜切断粘膜延长与胃分层吻合术能有效的预防吻合口的狭窄和反流.可改善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 火旭东 王文才 胥立根 张亚军 郑如恒关键词:贲门癌 食管癌 食管-胃吻合术 分层吻合术 吻合口狭窄 术后随访 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主要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185例,这185例患者都进行了次全切除并二野淋巴结清扫术,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深入分析... 施我大 王文才 火旭东 高正亚 王进 戚剑伟关键词:喉返神经 淋巴结转移 病理机制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 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食管癌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每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4个疗程,比较两组间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毒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79%vs 55.56%,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1.82%vs 58.33%,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学治疗较单纯调强放疗能更好地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1年生存率。 王汉华 杭业 王文才 陈维维 陈金忠 顾明关键词:食管癌 卡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