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萍
- 作品数:63 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拉莫三嗪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神经节苷脂抗体(GM1-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初始剂量为10~20 mg·kg^(−1)·d^(−1),每周增加5~10 mg·kg^(−1)·d^(−1),增加剂量至20~40 mg·kg^(−1)·d^(−1),加量期3~7周,连续治疗6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片治疗,初始剂量为0.3~0.6 mg·kg^(−1)·d^(−1),12 h服药1次,每周加量0.3~0.6 mg·kg^(−1)·d^(−1),目标剂量5~10 mg·kg^(−1)·d^(−1),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HMGB1、GM1-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水平。记录治疗期间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IgM、Ig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1-A、NSE、NP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1-A、NS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NPY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
- 聂文莎王惠萍王左华龚燕
- 关键词:拉莫三嗪难治性癫痫儿童高迁移率族蛋白1
-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方法:收治癫痫患儿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试验组给予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7.76%,对照组总有效率63.27%,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4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杨艳飞王惠萍段丽芬孙莹王春霞
- 关键词:托吡酯癫痫丙戊酸钠
- 铅中毒性脑病一例被引量:1
- 2003年
- 王惠萍郑淑芳郑颖雯石世同刘景衍
- 关键词:铅中毒性脑病
- 7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LT与MPV、PDW和MK的关系被引量:1
- 1999年
- 为了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小板计数(PLT)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骨髓巨核细胞数(MK)的关系,应用意大利产SEAC-H12血球计数仪,对70例ITP患儿采毛细血管血做了264人次PLT、MPV和PDW检测,其中59例患儿在上述检查当日做骨髓穿刺涂片检测巨核细胞数。结果:(1)PLT≤90×109/L时,PLT与MPV呈高度正相关,PLT>90×109/L时,PLT与MPV无正相关;(2)PLT≤90×109/L时,PLT与PDW是高度正相关,PLT>90×109/L时,PLT与PDW无正相关;(3)PLT≤90×109/L时,PLT与MK是高度正相关,PLT>90×109/L时,PLT与MK无正相关。
- 王惠萍刘景衍郑宇霞赵波
- 关键词:紫癜PLTMPVPDWMK
- 长效哌甲酯剂量滴定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合并品行障碍的效果探讨被引量:3
- 2017年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发生在儿童时期的神经性精神疾病,患病儿童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都将持续受到阻碍,研究显示有60%的患儿其症状将发展到青春期,甚至成年[1]。品行障碍(CD)是一种ADHD常见的共患疾病,
- 郑宇霞王惠萍潘晓洁周玲李亚玲
- 关键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钙、血磷变化临床观察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为了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急性期血钙、血磷浓度的变化及意义,对64例HSP急性期患儿进行了血钙测定,同时测定其中38例患儿的血磷。结果显示:(1)64例患儿的血钙为:2.10±0.26mmol/L,仅1例血钙在正常范围均值以上,65.6%的患儿存在低钙血症,38例患儿的血磷为:1.47±0.34mmol/L,42.1%存在低磷血症。(2)单纯型、关节型、腹型患儿血钙、血磷无显著性差异;关节型合并腹型患儿血钙显著低于单纯型、关节型和腹型患儿;紫癜性肾炎合并腹型和(或无)关节型患儿血钙显著低于其他患儿,血磷显著低于单纯型、关节型和腹型患儿。结论:HSP急性期普遍存在血钙降低,近半数患儿存在低磷血症,且病情愈重,血钙、血磷愈低;检测血钙、血磷对评估病情轻重有参考价值。
- 王惠萍郑颖雯刘景衍郑淑芳石世同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血钙血磷HSP病情评估
- 一种新型检查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检查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顶部贯穿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
- 郑宇霞张霞段丽芬李亚玲杨青王惠萍孙莹聂文莎王左华王春霞
-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5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3例癫痫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单药治疗组32例,添加治疗组21例;起始剂量8.33~23.8mg/(kg.日),2次/日,目标剂量12.5~47.6mg/(kg.日),2次/日;随访12~20个月。结果:LEV单药治疗有效率78.1%,无发作率62.5%;添加治疗有效率47.6%,无发作率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V治疗小儿癫痫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对认知功能无不良影响,患儿对LEV有较好耐受性。
- 王惠萍石世同
- 关键词:癫痫儿童疗效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影响因素及骨密度与体格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影响因素及骨密度与体格生长的相关性,为ADHD的预防或早期干预提供新思路。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116例ADHD患儿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依据性别将ADHD患儿分为男童组与女童组,测量两组患儿骨密度与体格生长(身高、体重)状况,并分析二者间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男童、母亲孕期不良行为、母亲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批评家庭教育方式占比及父母压力指数高于对照组(χ^(2)=14.430、5.689、5.630、6.738,t=6.936,P<0.05),家庭环境评分低于对照组(t=6.328,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OR=3.298,95%CI:1.759~6.184)、母亲孕期不良行为(OR=2.730,95%CI:1.169~6.375)、母亲高中以下文化程度(OR=2.032,95%CI:1.127~3.663)、批评家庭教育方式(OR=2.349,95%CI:1.223~4.513)、父母压力指数(OR=1.089,95%CI:1.055~1.124)与儿童发生ADHD呈正相关(P<0.05),家庭环境评分与儿童发生ADHD呈负相关(OR=0.868,95%CI:0.820~0.919,P<0.05)。男童组与女童组骨密度、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r=0.409、0.317,P<0.05)。结论 儿童ADHD的发生与性别、母亲孕期不良行为、家庭教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ADHD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骨密度与体格生长密切相关,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预防或早期干预ADHD。
- 郑宇霞王惠萍王左华杨艳飞张霞
-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骨密度体格生长
- 癫痫患儿ABCB1基因多态性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疗效的关系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ATP结合盒B亚家族1转运蛋白(ABCB1)基因多态性与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94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规范使用LEV治疗,按疗效不同分为有效组(n=76)与无效组(n=18)。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荧光原位杂交(PCR-FISH)法检测所有患儿ABCB1基因型,收集各项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ABCB1基因型差异,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LEV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首次发作为肌阵挛类型占比、发作频率、EEG异常、出生窒息占比均更高(P<0.05)。相比有效组,无效组ABCB1 C3435T TT型比例更高,T基因分布频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作频率(OR=5.812)、出生窒息(OR=3.274)、ABCB1基因型(OR=7.675)均为癫痫患儿LEV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TT基因型的治疗无效风险较CC、CT型更高。结论:ABCB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癫痫LEV疗效密切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LEV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另外,发作频率较高、出生窒息者的LEV治疗无效风险也更高。
- 王左华段文浩王春霞聂文莎郑宇霞张霞王惠萍
- 关键词:癫痫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