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新
- 作品数:63 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调解主导型司法政策的检讨与转型被引量:3
- 2013年
- 当代中国践行的是一种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司法政策。值得检讨的是,法院调解率的高低与案件办理质量、与社会和谐度之间并不呈正比的关系,过度追求高调解率在正当性和合法性上都有疑问。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我们应秉持调解社会化的基本理念,根据强化社会调解、弱化法院调解、加强检察监督的思路转型司法调解政策。
- 王德新
- 关键词:司法政策
- 小额诉讼的功能定位与程序保障被引量:12
- 2022年
- 我国对小额诉讼制度的改革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总体上循着"试点——修法——再试点——再修法"的改革逻辑不断推进。改革突出了应对法院"案多人少"审判压力的问题意识,较少基于当事人立场考虑程序设计问题;突出了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繁简分流"司法改革一环的定位,较少对小额诉讼程序独特的功能定位和当事人必要的程序保障进行深度思考,导致制度设计的理想与现实效果发生较大偏离。我国在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应当赋予小额诉讼制度新的功能定位,不宜将其作为应对"案多人少"问题的举措,也不宜继续将其纳入"繁简分流"的改革逻辑,而应回归保障基层民众接受司法裁判权的功能定位。小额诉讼也不应是一种司法制度供给的"残次品",应从程序选择权、公正审判权和程序救济权等方面加强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通过保障小额案件审判公正的底线,促进小额诉讼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
- 王德新
- 关键词:小额诉讼繁简分流
- 美国陪审制度的分权制衡功能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12年
- 陪审制是英美法系最为重要的司法制度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政治文化基础,它是美国独立运动的精神财富。分权制衡的司法民主功能是陪审制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但从历史演进来看,美国的陪审团和专职法官的权力分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美国陪审团与专职法官之间的权力分工的嬗变历程,对于中国当前的人民陪审制度改革极具借鉴意义。
- 王德新
- 关键词:陪审制分权制衡
- 新兴权利的可证成性及其证成模式
- 2025年
- 21世纪以来生育权、祭奠权、贞操权、形象权、虚拟财产权等新兴权利纠纷不断涌入司法渠道,立法机关也不断通过法律立改废活动创设新的权利类型,有必要对权利的生长现象和证成活动作出理论回应。从权利发展史看,任何一种成熟的权利形态都曾经历作为新兴权利的生长发育阶段。新兴权利的本质是有待证成的可受法律保护的正当利益,具有“非法定性”“过程发育性”和“可证成性”。新兴权利的证成有立法证成和司法证成两种模式,其中司法证成是实践中更为常见但结果难以预测的证成模式。为促进权利的有序生长,既要保障新兴权利诉求进入司法渠道的顺畅性,也要设置必要的限制规则以防范权利的泛化。
- 王德新
- “文化”的释义——基于社会科学视域的阐释
- 2016年
-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文化分析法是一种颇为流行的研究方法。但是,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对文化的理念差异巨大,有些甚至步入了歧途。从语源上考察文化的形成历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总结文化含义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文化与生活方式、文化与文明、文化与传统的关系至关重要。将文化主要解读为一种观念,并将其主要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对待,是一种较为妥当的文化观。
- 王德新
- 关键词:文化社会科学释义
- 环境公益诉权及其程序保障——以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为视角被引量:1
- 2011年
- 实践表明,我国保护环境的传统模式即行政执法方式是失灵的。当前,探索司法介入环境保护的新模式是必要的,而环境司法的首要问题就是环境公益诉权的问题。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赋予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同时,还要探索检察机关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过程中的诉讼地位、处分权的规制、证明责任的分配、诉讼时效等程序机制,以达到既保障且诉权、又加以合理规制的目的。
- 王德新
- 关键词:检察机关
- 民事诉讼的契约化及其边界被引量:2
- 2011年
- 民事诉讼契约化是私法自治在诉讼法领域的延伸,是民事诉讼法处分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理论发展的基本走势。当前,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民事诉讼中强烈的法院职权干预色彩应当弱化。在民事诉讼法修订时,应当遵从契约化的基本思路,以此作为增、修、改一系列具体制度的指导思想。但是,也应当注意诉讼契约化的边界问题,即订立诉讼契约不得违反处分原则,不得违反辩论主义,也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否则,契约化的泛滥会导致民事诉讼的严重混乱。
- 王德新
- 关键词:民事诉讼诉讼契约
-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构建被引量:9
- 2016年
- 当前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已经再次启动。民法典的编纂不能仅仅从民法学的视角设计制度,还必须妥善处理与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关系。特别是在民事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的分离、民法中的证据法规范的设计、司法裁判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影响,以及诉讼侵权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等问题上,必须基于与民事诉讼法协同构建的思路,才能编纂出一部科学、严谨和适合国情的民法典。
- 王德新
- 关键词:民法典民事诉讼法
- 我国社区矫正的理念调整与制度设计被引量:2
- 2011年
-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执行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是行刑社会化趋势的一个体现。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刑罚人道主义、教育刑理论、刑法谦抑性思想、刑罚经济性原则和复归理论等。我国从2003年开始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迄今已近8年。2011年2月,社区矫正的表述已经载入刑法典第八修正案。针对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反思我国的刑罚执行理念,在此基础上着手起草统一的"社区矫正法"。
- 王德新
- 关键词:社区矫正
- 中国环境NGO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被引量:3
- 2011年
-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NGO发展迅猛,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环境NGO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登记制度不合理、自身建设屡出问题、不能妥善处理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等。针对这些困境,应当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NGO发展之路。
- 王德新
- 关键词:环境保护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