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志
- 作品数:19 被引量:142H指数:5
- 供职机构:黄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 2003年
- 婴儿晚发性维生索K缺乏性颅内出血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恶劣.早期易于误诊、漏诊[1].其神经系统损害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本院近10年以来资料较为完整的17例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9例,女8例;年龄33天~8个月;其中16例<3个月.纯母乳喂养16例,混合喂养1例.发病至就诊最长7天,最短半天,平均为2.6天.
- 王德志
- 关键词:晚发性颅内出血维生素
- 小儿氟乙酸钠、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急性中毒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氟乙酸钠、四次甲基二砜四胺 (毒鼠强 )急性中毒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 1991年以来收治的 5 3例小儿急性中毒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氟乙酸钠、四次甲基二砜四胺中毒起病急、病死率高。脏器损害以神经系统为主 ,主要表现为抽搐、脑电图癫痫样放电。出现中枢性高热者预后不良。结论 早期采用以血灌。
- 王德志方元勋
- 关键词:小儿氟乙酸钠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急性药物中毒
- 儿童转换型癔病六例报告
- 1995年
- 儿童转换型癔病六例报告王德志(黄山市人民医院儿科245000)儿童期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联系结构较为简单,皮层对皮层下中枢活动的调节、整合功能不完善,但儿童癔病较成人少见,发病形式、特点也异于成人。现将我科收治的6例转换型癔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例均...
- 王德志
- 关键词:儿童病因病理
- 小儿氟乙酸钠、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急性中毒临床特点
- 2003年
- 氟乙酸钠、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为剧毒化学品,常被作为杀鼠剂使用,其中毒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均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院自1991年以来收治的53例分析如下:
- 王德志
- 关键词:急性中毒中毒机制氟乙酸钠超高热重度中毒
- 光疗对新生儿血清胰岛素、皮质醇、血糖的影响
- 2003年
- 对于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光疗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其对新生儿的生物学影响尚缺乏长期系统的观察[1].为研究光疗对胰岛素(Ins)、皮质醇(考的松)、血糖(BS)的分泌、调节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应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 王德志方元勋舒李焱
- 关键词:光疗新生儿血清胰岛素皮质醇血糖
- 14例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_3暴发感染的脏器损害特点被引量:11
- 2000年
- 王德志方元勋
- 关键词: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暴发流行病学脏器损害
- 108例新生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产因素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新生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特定涵义是指源于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多系小静脉出血。其临床变化差异较大,易于疏忽。本文总结了自1993年以来经CT证实的108例SAH临床资料,探讨其与围产期诸因素之间关系,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 男73例,女35例;年龄1小时~240小时,平均72小时;顺产84例,难产24例,依次为产钳助产12例,臀牵引9例,胎吸3例。产时窒息81例,其中Apgar评分1分钟<3′者27例,~7′者54例。与围产期因素关系详见表1。
- 王德志姚雪艳方元勋
- 关键词:新生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围产因素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胰岛素、皮质醇、血糖水平初步观察被引量:6
- 1999年
-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及26例正常新生儿血清胰岛素、皮质醇、血糖浓度,结果:HIE组血清皮质醇浓度(44.43±27.2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75.55±150μg/L),P<0.01;高血糖发生率(33.9%)较对照组(5.9%)为高,P<0.05;说明在新生儿HIE中应注意外源性葡萄糖以及皮质激素的使用。
- 王德志方元勋舒李焱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胰岛素皮质醇血糖新生儿
- 新生儿先天性多囊肾合并孤立肾1例被引量:2
- 2003年
- 王德志方元勋汪露祥
-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多囊肾孤立肾染色体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03年
- 王德志杨海峰
-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误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