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威
- 作品数:87 被引量:80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哈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江文也的音乐与诗歌(续)
- 2011年
- 江文也的音乐、诗歌和乐论应当被视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抒情话语的一部分。他构想现代音乐与诗歌的方式引导我们思考一个更为宽广的课题,即抒情想象与现代性的关联。一般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典范不外革命与启蒙,而抒情话语要么被贬为与时代的历史意识无关,要么被看作现实主义律令以外的小道。这是一种误解。无论作为一种文类特征,一种美学观照,一种生活风格,甚至一种政治立场,抒情都应当被看作是中国文人和知识分子面对现实、建构另类现代视野的重要资源。
- 王德威
- 关键词:抒情江文也
- 要发泄,还是要排泄——评林双不的《决战星期五》
- 1989年
- “两岸评”的第五次评论对象是台湾作家林双不的长篇小说《决战星期五》。林双不,本名黄燕德,一九五○年十月出生于台湾云林县的农民家庭。他的作品曾因“破坏大有为政府的形象”,当局者控制下的报刊对之采取“不欢迎、不刊登”的“双不政策”。其现用笔名源出于此。台湾学者王德威运用苏联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节”(嘉年华)理论,从“谑而且虐”的角度评论《决战星期五》这部政治小说。大陆学者钱理群则联系三十年代文学史上的经验和教训,阐述“倾向性小说”的存在合理性及其陷阱。两相映照,透露了两岸研究者关注的侧重点有相当差异,除了不同的理论背景外,亦蕴含了不同历史时空下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不同思考。第六次评论的对象是大陆读者所熟悉的作家张承志。大陆评论家南帆一直是张承志作品的深切追踪者,他阐明了小说家对都市世俗生活的鄙夷、对北方精神的追索以及从中透出的真诚的宗教热忱。台湾学者林怡俐则可能出于女性的敏感,关注的是小说中“对母性的追寻与认同”。两岸评论家的一致之处是赞赏张承志对北方风物出色的感受和描绘能力。熟悉张承志作品l的读者自会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反观两岸批评家的“解读策略”及其结论,从他们的异同中有所收获。
- 王德威
- 关键词:农民家庭台湾作家大陆学者台湾学者
- 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序被引量:8
- 2004年
- 这本书以小说为重点,探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面向: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动力,不论在实证或叙事层面,都以“除魅”为主轴。在革命与启蒙的号召下,传统与现世中的价值信念苟若不够清明正确,无不被打为魑魅魍魉、牛鬼蛇神。
- 王德威
- 关键词:序言现代文学文学记忆历史主义现代主义
- 从京戏看张爱玲:谈京剧版《金锁记》
- 2006年
- 张爱玲和电影的渊源众所皆知,她与戏剧——尤其是传统戏剧——的关系其实一样耐人寻味。在绍兴戏《华丽缘》伧俗的舞台上,她看出男女相悦的素朴真情;乱世的《倾城之恋》,不过像是胡琴的几个过门,拉来拉去又回到了人间原本的调门。而在文明陷落后,只有蹦蹦戏花旦凄厉高亢的声腔,依然回荡在宇宙洪荒之间。
- 王德威
- 关键词:《金锁记》京剧京戏《倾城之恋》传统戏剧耐人寻味
- 写在南方之南:潮汐、板块、走廊、风土
- 2023年
- “南方”是世界文学古老的命题,在中国文学中也源远流长,从《楚辞》传统到晚近的江南想象都可以作如是观。作为方位,“南方”不仅指涉地理及环境,更投射关系与价值,介入或逃避现实的方法,久而久之,南与北形成地缘政治、感觉结构、文学隐喻的复杂关系,甚至成为想当然尔的执念。文与野、中原与边地、羁摩与离散等二元对立命题由此而生。
- 王德威
- 关键词:《楚辞》文学隐喻地缘政治逃避现实二元对立
- 异化的国族,错位的寓言——黎紫书《野菩萨》被引量:16
- 2013年
- 黎紫书对中国大陆读者也许仍然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海外她早已名满华语创作圈。黎紫书崛起于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奖,过去十多年来也不断得到台湾、香港的各项文学奖项肯定。《野菩萨》是黎紫书近年的新作结集出版,因此特别值得有心读者的重视。
- 王德威
- 关键词:菩萨国族异化寓言文学奖
- 危机时刻的文学批评——以钱锺书、奥尔巴赫、巴赫金为对照的阐释被引量:15
- 2019年
- 钱锺书抗战时期撰写的《谈艺录》,与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和巴赫金的《拉伯雷和他的世界》都是在民族的危机时刻写就的,三者可以被视为世界比较文学事件作对照性阅读。这三本书无论就体例、风格、方法学以及世界观而言都极为不同。但它们既成于战时,作者面对文明崩解以及个体生命的困顿,都有不能已于言者的反思,而他们所展现的宏大历史视野、浑厚的学术知识、锐利的批评洞见,俨然为“发愤著书”平添现代意涵。有关这三位学者及其论述的阐释所在多有,但最值得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著作的深入解析,不如说是面对“危机时刻”,钱锺书、奥尔巴赫、巴赫金为何及如何从文学入手,寻求因应之道,他们在批评文字里所投注的情感以及赖以发挥的意象。由此可以考察除了历史因缘外,三部经典为我们带来的方法学启示和与此时此地的文化政治的关联。
- 王德威
- 关键词:《谈艺录》众声喧哗
- 暴力叙事与抒情风格--贾平凹的《古炉》及其他被引量:23
- 2011年
- “文革”叙事是当代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现象之一。70年代末以来的文学风潮,不论“伤痕”、“反思”还是“寻根”、“先锋”,“文革”的暴虐或荒谬都是作家和读者关注的焦点。相形之下,官方对“文革”的说法暖昧得多,原因无他,任何论断都不能不顾及动摇国本的考量。到了新世纪,新左派崛起,为“文革”平反、为造反正名的呼声此起彼落,只不过是四十多年吧,曾经影响千万身家性命的浩劫竟成为进步学者心目中的憧憬。谈历史的创伤和记忆,
- 王德威
- 关键词:抒情风格当代中国文学暴力
- 文学地理与国族想象:台湾的鲁迅,南洋的张爱玲被引量:23
- 2013年
- 一、前言
在二十世纪文学发展史上,"中国"这个词作为一个地理空间的坐标,一个政治的实体、一个文学想象的界域,曾经带给我们许多论述、辩证和启发。世间到了二十一世纪,面对新的历史情境,当我们探讨当代中国文学的时候,对眼前的"中国"又要做出什么样的诠释?而这些诠释又如何和变动中的阅读和创作经验产生对话关系?这是一个庞大的题目。
- 王德威
- 关键词:文学想象文学地理当代中国文学国族
- 《诗经》的逃亡——阎连科的《风雅颂》被引量:16
- 2009年
- 王德威
- 关键词:《诗经》风雅逃亡春秋时代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