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
- 作品数:47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现代汉语中的“老A”论析
- 2016年
- “老A”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是应用最广泛的格式之一。从静态的角度上考察,该格式有音节多少和组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从动态的角度考察,该格式能够表称呼、表融情、以及表意上的社会性评价、模糊性评价、不平衡性指代等作用。从组合的维度上看,代词出现在该格式的前后是自由的。
- 王岩
- 关键词:称呼
- 光焰与迷失——论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青春叙事被引量:6
- 2013年
- 青春作为每个人都曾拥有的生命历程,以其所处阶段的特殊性、短暂性和不可重复性,成为人们内心深处一段难以磨灭的生命记忆。伴着岁月的流逝,青春记忆不仅不会消弭于庸常化的生活之流,它的轮廓、
- 王岩
- 关键词:青春叙事电影迷失生命记忆短暂性
- 浅析《庄子》中“游”的美学内涵
- 2011年
- 近年的《庄子》美学研究几乎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庄子》哲学就其强调主体的超越性与自由性而言实为审美哲学。作为《庄子》美学的核心范畴——“游”,可以说是《庄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庄子本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人生自由的强烈愿望,以及道家“无为”、“无待”的审关境界。因此,认识和把握“游”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对研究《庄子》及道家美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岩
- 关键词:庄子无待
- 用文化情怀点燃人间烟火——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被引量:6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审美艺术品位的普遍提升,纪录片这一精英文化色彩较浓的电视艺术形式,也逐渐走入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并不断引发观看热潮。而2012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一热潮推向顶峰。该片以高远的文化眼光,紧贴百姓生活的记录视角和灵活流畅的叙事手法,将我国的饮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成功传达出饮食背后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乡土情结,激起观众强烈共鸣。这极大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题材,增强了表现能力。在营销策略上,该片也堪称典范,与影片相关的各种文化产业正蓬勃兴起。此外,《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本土纪录片国际化战略的一次有益尝试,该片在海外市场亦反响强烈,口碑甚佳。本期刊发三篇研究该片的论文,期望它们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解读可以给读者更多启示。
- 王岩
- 关键词:纪录片文化情怀美食烟火《再说长江》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招生制度研究
- 高校招生制度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桥梁,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历来是教育界研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南京国民政府的高校招生制度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资料,认真...
- 王岩
- 关键词:招生制度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教育改革
- 文献传递
- 悲怆的楚歌 浩荡的汉魂——评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
- 2013年
- 电视剧《楚汉传奇》以80集的篇幅,首次全景式地展现了秦末汉初波谲云诡的历史风云,带领人们聆听那一曲悲怆的楚歌,感受那一脉浩荡的汉魂。该剧以唯物史观审视历史,较为客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此外,作品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人物,努力发掘丰富的人性内涵,拓展了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表现空间。
- 王岩
- 关键词:电视连续剧悲怆传奇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事件唯物史观
- 为生命“埋单”——兼谈对电影《辛德勒名单》人性表达的不同理解
- 2008年
- 只有观看《辛德勒名单》整部影片,才能在教学中使学生对剧中复杂的人性的发展和血腥恐怖的屠杀有一个立体的感官的人性体验,才能真正体验特殊的战争年代善良人性的魅力和生命的可贵。这部影片如果离开了经典场景的烘托,辛德勒的人性转变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典型的配角人物是辛德勒良心复苏必不可少的前提,成功的反面人物性格的塑造构成鲜明对比,还有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儿是辛德勒人性发生质变的重要契机。
- 王岩
- 关键词:人性体验
- 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的中西文化融合新形态
- 2018年
- 何为文化自信?如何树立文化自信?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汇,中华文化如何传承发展,如何展现中华文化的特质。如何让中华文化更具有包容性,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和风采,体现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只有使中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和谐共鸣、和而不同的融合,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 王岩
- 关键词:文化自信兼收并蓄和谐共鸣和而不同
- 从先秦文学看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 2009年
- 传统人文精神拓展了先秦时期新思维。人文精神与自然观念结合实现了人类理想的超越,儒、道各家学说倡行,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张扬。神道的衰落,生命意识盛行,宇宙观念形成,展现了时代未来。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重视自我价值体现成为人格自我完善的个性独立追求,也是人类对生命本真的体悟。经历漫长历史变迁,神权巫术迷信转变为人文理性思考。厚重的文学积淀使人文精神有了载体,先秦文学的传承让人文精神的体现成为可能。
- 王岩
- 关键词:人文精神自然观道德观
- 创伤记忆的历史复活与公共建构——论电影《一九四二》的见证叙事被引量:2
- 2013年
- 纵观影史,尽管不少艺术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探索精神,用影像见证历史灾难,并奉献出一些堪称经典的作品(比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与勘),然而,不论是从数量上看,从涉及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看,还是从影片在唤醒人类良知,重建公共心灵秩序的作用上看,都是远远不够的。
- 王岩
- 关键词:历史责任感创伤记忆叙事电影斯皮尔伯格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