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强力定眩片工艺对比分析及药效部位筛选研究
- 目的:对强力定眩片方中全药进行水提、醇提,法定工艺提取,法定工艺加提挥发油,并对四种提取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优选最佳工艺,在最佳工艺基础上初步确定其有效部位,为该品种申剂型改进及二次开发奠定基础。
方法:通过正交试验...
- 王孟
- 关键词:强力定眩片高血压高效液相法
- 文献传递
- 磷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 目的:介绍磷脂在中药制剂中的优势及其应用情况,为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从乳剂、脂质体、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以及固体脂质纳米粒等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结果:以磷脂作为辅料的...
- 王昌利张小飞唐志书刘聪敏王孟
- 关键词:磷脂中药制剂
- 文献传递
- 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椎体强化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和病理性骨折的脊柱微创手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但术中骨水泥渗漏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血管栓塞、神经损伤、相邻椎体再骨折等严重后果。本文综述了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包括解剖、骨折、手术、骨水泥、疾病因素,以及目前常用的预防措施,如优化手术方式、新型材料的使用。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提高手术安全性。
- 王孟胡兴律刘诗若王墉琦王超王轩王琛殷继超
- 关键词:骨水泥渗漏预防措施
- 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英文数据库PubMed库,时间设定为2010年1月-2022年10月,检索针刺激痛点治疗MPS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3位研究员根据纳排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数据及评估文献质量风险,通过Review Manager 5.4软件分析腰背MPS患者针刺激痛点后的VAS疼痛、腰部功能、总有效率指标,并按照不同疗程(2周、3周、4周)及是否合并其他治疗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RCTs,共计639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针刺激痛点)在VAS疼痛指标(MD=-1.84,95%CI:-2.39~-1.30,P<0.00001)、腰部功能评分(SMD=-1.34,95%CI:-2.40~-0.28,P=0.01)总有效率(RR=1.27,95%CI:1.16~1.39,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显示针刺激痛远期(4周)镇痛效果优于短期(2周、3周)治疗[MD(4周)2.71>MD(3周)2.09>MD(2周)0.97,P<0.00001],无论是否合并其他治疗,针刺激痛点在缓解疼痛(MD=-1.84,95%CI:-2.39~-1.30,P=0.001)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从目前发表的文献汇总分析,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无论配合其他治疗或单独干预,均可明显改善症状,效果优于传统的口服药物、推拿、电疗等,而皮下出血是针刺常见的不良反应。但本研究纳入的研究质量偏低,此结论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 王超殷继超胡兴律王琛王孟王轩刘诗若
- 关键词:针刺激痛点随机对照试验
- 颈椎正骨手法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颈椎正骨手法在临床被广泛用于颈椎病的保守治疗,一项Meta分析[1]显示正骨手法可显著缓解颈痛症状。而传统认为手法的作用机制是生物力学介导以调整颈椎异常的骨性结构,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研究者认为手法的作用机制是神经生理学发挥作用,但目前对此报道甚少,此外手法对颈部结构的应力分布也缺乏总结。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手法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颈椎正骨手法的作用机制、生物力学特性及手法操作参数三个方面分析如下。
- 王超胡兴律王墉琦刘诗若王琛王孟王轩殷继超
- 关键词:生物力学
- 强力定眩片中天麻素含量的测定及薄层鉴别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测定强力定眩片中天麻素的含量及其中天麻薄层鉴别。方法含量测定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薄层鉴别:薄层板为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为醋酸乙酯-甲醇-水(9:1:0.2)。结果天麻素在0.156~0.936μg(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45%(n=6)。结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稳定性高、准确、可靠,能有效检测出片剂中天麻素的含量;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干扰少,可作为该制剂中天麻素的质控方法之一。
- 王孟刘聪敏王昌利
- 关键词:薄层鉴别强力定眩片天麻素
- 肌骨超声检查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以骨骼肌疼痛、功能障碍和肢体运动范围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该病的诱发因素,准确定位以及评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特征是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核心。肌骨超声检查能够显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图像,测量相关的超声影像学指标,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就肌骨超声检查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 王琛殷继超胡兴律王墉琦刘诗若许磊王超王轩王孟
-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评价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不同针刺取穴法干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取穴法干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腰骶部多裂肌的杨氏模量值,根据其差异性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CNLBP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穴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本地五运六气配穴针刺干预。各组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期)的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JOA)、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应用SWE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双侧腰骶部多裂肌(俯卧位)杨氏模量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多裂肌杨氏模量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β-EP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可为临床CNLBP针刺治疗方案提供评价依据。运气理论指导下的取穴针刺能够降低腰骶部多裂肌杨氏模量值,上调血清β-EP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 刘诗若许磊黄玉王琛王轩王孟王超王墉琦殷继超
- 关键词:针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多裂肌五运六气理论
- 超声引导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对颈肩激痛点形态大小及硬度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由于肌肉及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引起躯体疼痛、活动范围下降的一系列症候群。既往对MPS病人治疗中以针刺疗法最为常用,传统的针刺疗法源于中医经络学说,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针刺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目的。
- 王超许磊刘诗若王墉琦王卓妍黄玉王琛王孟王轩殷继超
- 关键词:中医经络学说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无菌性炎症特定穴位躯体疼痛
- 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23年
- 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患病率且能增加彼此患病风险。两者共有多种危险因素,并且在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上显示出消极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参与彼此的疾病进程和降低治疗效率。目前研究结果表明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在流行病学现状、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治疗4个方面具有相关性且相互影响,但仍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阐明两者关系,为对两种疾病的认识、预防和诊疗提供更多依据。本文通过总结近年相关文献,从上述4个方面分析和总结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王轩胡兴律许磊刘诗若王墉琦王超王琛王孟殷继超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