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均干

作品数:28 被引量:134H指数:5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无锡市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MSCT
  • 6篇多层螺旋CT
  • 4篇造影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体层摄影
  • 3篇磁共振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影像
  • 2篇造影术
  • 2篇三维重建
  • 2篇舌动脉
  • 2篇舌根
  • 2篇生理
  • 2篇生理状态
  • 2篇输尿管
  • 2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23篇无锡市第三人...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4篇王均干
  • 16篇姜建威
  • 14篇侯海燕
  • 12篇常军
  • 8篇殷允娟
  • 2篇周红英
  • 2篇李新胜
  • 2篇龚明杰
  • 2篇朱立平
  • 2篇邹嘉平
  • 2篇蒋立伟
  • 1篇邢炯
  • 1篇杨东杰
  • 1篇陈江
  • 1篇成岗
  • 1篇金成
  • 1篇堵红群
  • 1篇朱力平
  • 1篇王德杭
  • 1篇唐健

传媒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国微循环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经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的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行MSCT肾脏输尿管扫描及输尿管重建。重建方法有多平面重建(包括曲面重建)、3D重建(包括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成像)及仿真内窥镜成像。结果25例均能清楚直观显示病变位置、大小及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及范围,并可观察梗阻部位及周围组织情况。其中12例输尿管结石病变行仿真内窥镜成像成功显示输尿管腔内情况及结石形态。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可清楚显示病变位置、周围组织及提供立体直观的图像,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侯海燕姜建威王均干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输尿管病变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T MSCT)肺动脉造影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名临床拟诊急性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行轴面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CT诊断肺动脉栓塞8例,共发现肺动脉栓子38处,其中段及段以上栓子28处,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10处.发现血栓栓塞血管直径最小者1 mm.腔内充盈缺损显示满意.结论MS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亚段及以下5~6级肺栓塞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王均干姜建威周红英常军侯海燕
关键词:肺栓塞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
MSCT及MPR在上颈椎骨折24例诊断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通过对行MSCT检查的24例上颈椎骨折患者的图像进行分析,就MSCT在上颈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作一评价。方法:收集本院行上颈椎MSCT检查共24例上颈椎骨折患者,2例为齿状突骨折术后复查,余22例中,齿状突骨折17例,型2例,型12例,型3例;余5例中,C2椎体骨折1例,Hangman骨折2例,Jefferson骨折2例。结果:所有病例均经MSCT薄层横断位图像结合MPR图像确诊,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齿状突骨折及可疑骨折的患者行MSCT检查是必要而必需的。MSCT结合MPR重建可以作为上颈椎骨折重要的检查手段。单位已将MSCT作为上颈椎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殷允娟姜建威朱立平王均干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
256层MSCT支气管动脉CTA的扫描技术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256层CT显示支气管动脉较佳的扫描参数。方法:依据注射条件的不同,将80例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4组,第1、2、3组分别采用4、5、6 ml/s的对比剂注射速率,均采用阈值触发技术扫描,触发阈值均设为300 HU,对比剂总量采用1.5 ml/kg体重。第4组采用6 ml/s注射速率,触发阈值设为120 HU,对比剂总量采用1.0ml/kg体重。扫描结束后,测量各组患者肺动脉、上腔静脉、主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增强扫描增加的CT值,并统计各组支气管动脉显示的优良率。结果:各组肺动脉和上腔静脉增强后增加的CT值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增强扫描后主动脉增加的CT值在第4组和1、2、3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支气管动脉增加CT值在第4组和第1、2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余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1~4组支气管动脉显示的优良率分别为:50%、55%、65%和80%。结论:采用6 ml/s注射速率、120 HU的触发阈值、1.0ml/kg体重对比剂总量及高浓度对比剂(350mgI/ml),利用MPR、MIP和VR技术是支气管动脉CTA较理想的条件。
殷允娟姜建威侯海燕王均干常军李新胜谢如奎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听骨链三维重建技术
2003年
常军姜建威王均干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听骨链三维重建技术MSCT手术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在显示尿路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25例经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的尿路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肾脏榆尿管双期或多期扫描及重建。重建方法有多平面重建(包括曲面重建)、3D重建(包括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成像)及仿真内窥镜成像。结果25例病例中。20例尿路梗阻性病变应用双期扫描及重建方法均能清楚直观显示病变位置、大小及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及范围。并可观察梗阻部位及周围组织情况;5例尿路肿瘤病变应用多期扫描及重建可清楚显示病变及病变周围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可获得良:睁的尿路成像,清楚显示病变位置、周围组织及提供立体直观的图像,对病变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侯海燕王均干常军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观察甲状腺癌患者TGSF检测与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GSF)与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33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实行TGSF及CT影像学检查,观察临床病理与TGSF和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对本次研究的33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分析,TGSH测定值为(73.21±5.21)U/m L,中位肿瘤直径为(5.65±0.32)cm。CT影像学检查密度不均匀患者22例,不规则形态的分叶状患者20例、边缘不清晰模糊的患者18例、钙化患者11例。病理检查显示18例乳头状癌、10例未分化癌、3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CT影像学检查准确率88~96%,灵敏度75~94%,特异度92~100%。。结论:临床上显示甲状腺癌临床病理以及CT影像学特征之间具有相应关系,CT影像学检查过程中存在较高特异度、准确度以及灵敏度,具有应用价值。
陈江王均干杨东杰
关键词:TSGF临床病理
囊性肾癌5例CT诊断
2006年
王均干姜建威常军成岗
关键词:囊性肾癌CT检查
256层CT显示Adamkiewicz动脉技术初探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使用256层CT血管造影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最佳技术方法。方法 120例受试者按照造影剂注射速率随机分成3组,4 mL/s组、5 mL/s组和6 mL/s组,每小组20例受试者。每组按照触发阈值200 Hu和350 Hu分别确认。应用自动触发技术,达到阈值后延迟4 s开始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结果 4 mL/s组200 Hu确认7例,350 Hu确认6例;5 mL/s组200 Hu确认11例,350 Hu确认10例;6 mL/s组200 Hu确认19例,350 Hu确认18例。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6 mL/s组在200 Hu和350 Hu阈值下,AKA确认明显高于4 mL/s和5 mL/s组,图像清晰。
侯海燕王均干常军
关键词:256层CTCT血管造影
口服稀释马根维显(Gd-DTPA)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显示胰胆管结构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其临床诊断价值日趋为人们所重视,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常规行MRCP检查时由于胃肠道内液体同时显影,影响了对胰胆管的观察,
邢炯蒋立伟王均干殷允娟唐健常军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比剂马根维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