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芬
-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A级绿色食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4年
- 侯守贵刘博王友芬于广星马丰庆王祥九
- 关键词:A级绿色食品栽培技术水稻高产优质大米优质稻谷滞销
- 硅氮磷颗粒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 硅氮磷颗粒肥料配方一的硅粉、酰胺态氮、过磷酸钙的配比为6∶3∶1,其有效成分含量SiO<Sub>2</Sub>18—21%,CO(NH<Sub>2</Sub>)<Sub>2</Sub>13.8%P<Sub>2</Sub>...
- 王一凡季相全高国达王友芬祁亢范业学徐广林冯巨忠罗世明
- 文献传递
-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8
- 2008年
- 主要从水稻节水栽培的技术原理、核心技术及重要技术创新、主要关键技术及其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通过多年来采取不同学科、跨地区、多层次、联合攻关和潜心研究,在水稻栽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与实践表明,水稻节水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1981年~2005年,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全方位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不断创新和吸取群众经验,在长达25年间,进行各项技术集成、组装与配套,建立了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淹水栽培方式。经过不断深入开发和大面积应用推广,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我国水稻栽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王友芬隋国民王一凡侯守贵于广星陈盈
- 关键词:水稻节水栽培
- 粳稻持续快速发展的思考与对策被引量:22
- 2008年
- 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稻谷总产量始终居于首位。其中粳稻是世界最大生产国,粳稻大米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也最大,具有最强的竞争优势。据笔者最近调查:我国2008年粳稻面积已将近809万hm2,超过全国水稻总面积的1/4。从产量水平上看,粳稻一季产量水平高于籼稻单季产量。粳稻生产的地缘优势和具有的高产性、高品质、高经济效益等优势也是籼稻所不及的。但水资源严重不足,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了粳稻的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加强粳稻科研组织协作和粳稻科研系统立项研究、促进粳稻科技学术交流等建议和对策。
- 王一凡隋国民王友芬侯守贵于广星
- 关键词:粳稻影响因素
- 节水栽培与灌溉技术
- 刘作新尹光华蔡崇光张玉龙李桂芳王友芬张旭东谭国栋王振营孙仕军高鹏于广星黄毅裴泽莲代贵金姜洋郑昭佩杨丽娟梁海军姚志刚高军侠侯守贵舒乔生尤晓东唐力生孟维忠杜尧东诸葛玉平孙敏章王建
- 1 提出了适合辽宁地区的系统农业节水战略。该战略的创造性新思维在于将区域性的土壤、植被、工程、天气、环境等相关因子统筹考虑,注重发挥每个因子的储水保水和治水效能,追求节水治水的综合效应和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利益。该战略提出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灌溉技术节水栽培
- 介绍一种含硅水稻专用肥
- 1997年
- 介绍一种含硅水稻专用肥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110101)王友芬蔡润深王一凡水稻是一种典型的需硅作物,体内含硅量占总重量的10—20%。按每亩生产500公斤稻谷、500公斤稻草计算,要从土壤里带走75—100公斤的硅。因此,硅是水稻需氮、磷、钾三要素之...
- 王友芬蔡润深王一凡
- 关键词:水稻硅肥营养元素土壤
- 硅氮磷复合肥开发与推广应用
- 王一凡王友芬蔡润深朱有生崔海
- 该项研究针对水稻高产中存在着倒伏、病重、早衰这三大生理障碍,利用粉煤灰研制硅肥,并以适当配比与NP肥合制成复合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开发与推广应用,5年来在提高肥料有效硅的稳定性,解决粉煤灰造粒难题和完善肥料的营养配方...
- 关键词:
- 关键词:复合肥
- 硅复合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与施用技术
- 1997年
- 王友芬蔡润深朱有生王一凡于广星
- 关键词:水稻增产效果
- 建立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必要性及主要技术措施
- 主要论述了实施与建立水稻节水高效栽培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节水栽培体系的主要内容: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化学节水、工程节水及管理节水等方面。并重点说明了农艺节水内容。
- 于广星侯守贵王友芬王一凡
- 关键词:水稻节水
- 文献传递
-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的应用开发
- 王一凡王友芬周毓珩颜振德王一鸣傅景昌唐秋澄张洪松华泽田蒋彭炎周瑞庆杜金泉王维金于广星蔡润深
- 该项目根据不同的气候生态条件,将节水项目划分为五个节水生态区,即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化学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五个方面,分别确定了各生态区的主体技术和配套措施,建立了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和系统工程。将抗旱品种选择、培育...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节水农业综合丰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