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华
- 作品数:86 被引量:353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以纳米级线状或者管状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电极采用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物制成,具有纳米线或者纳米管外形形态,直接组装于电池集电极上...
- 郭玉忠王剑华陈冬华张利华
- 分子模板法合成介孔氧化锡被引量:2
- 2007年
- 室温下在水溶液体系中,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五水四氯化锡为无机前驱体合成介孔氧化锡,其孔径为2-10nm。通过N2-吸附/脱附、XRD、TG-DTA等检测手段对产物进行分析。通过控制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比例,可调节孔径的大小及比表面积等。
- 李斌王剑华郭玉忠
- 关键词:介孔表面活性剂氧化锡
- 1235铝合金连续铸轧态微观组织的表征被引量:11
- 2014年
- 采用连续铸轧方法制备6 mm厚、牌号为1235的铝合金,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对铸轧态(TRC)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铸轧态的1235铝合金具有快速凝固组织,即晶粒尺寸在30-100 nm之间的纳米多晶组织,有沿()晶面滑移的滑移带和高密度位错线等深度塑性变形组织,还有沿(100)晶面生长的再结晶组织;Fe和Si等掺杂元素固溶在基体Al中;在铸轧态下晶粒直径几乎分布在20-50μm之间,且产生的较强织构有{210}〈122〉、{122}〈210〉和{210}〈125〉等,较弱的织构有铜织构{112}〈111〉和{112}〈110〉。
- 毛宏亮王剑华杨钢史庆南易健宏陈亮维
- 关键词:1235铝合金连续铸轧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
- 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SnO2基纳米纤维
- 本文就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SnO2基纳米纤维进行了实验,阐述了其实验原理、方法及过程,并采用XRD分析了其物质结构;SEM及EDS分析了其形貌特点及成分;TEM分析了其组织与结构。实验表明将模板法与溶胶—凝胶技术相...
- 张利华陈永坤王剑华郭玉忠
- 关键词:纳米纤维二氧化锡
- 锂离子电池Si/RGO@PANI三明治纳米结构负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 2017年
- 以石墨烯和纳米硅颗粒为起始原料,苯胺为单体,植酸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引发剂),通过超声波的作用成功原位合成了具有三明治纳米结构的Si/RGO@PANI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片层与导电聚苯胺与纳米硅颗粒构成的夹心结构可形成有效的导电网络,且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有效缓解硅在嵌锂/脱锂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体积效应,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这种Si/RGO@PANI三明治纳米结构复合材料适合作为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张兴帅许笑目郭玉忠黄瑞安王剑华杨斌戴永年
- 关键词: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 锌对Li(Ni_(1/3)Co_(1/3)Mn_(1/3))O_2电极首次脱锂过程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共沉积法制备不同含锌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采用交流阻抗谱分析该正极材料在首次脱锂过程中的电化学特性以及锌对电极阻抗和锂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电极阻抗图谱分析结果表明:3.7~4.4V为电极发生电化学反应的电位区间;锌减小了电极材料的SEI膜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少量固溶锌提高了锂离子在材料固相中的扩散能力.
- 周小静王宇王剑华
- 关键词:LI(NI1/3CO1/3MN1/3)O2锌交流阻抗谱
- 超音速电弧喷射Ag-Cu共晶熔滴的快速凝固
- 采用超音速电弧喷射雾化制备 Ag-40%(原子分数)Cu 共晶合金粉末,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其凝固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末为球形颗粒,粒径分布90%集中在15~60μm 之间、平均粒径为35μm;冷却速率在...
- 秦国义蔡洪中王剑华赵怀志陈亮维
- 关键词:快速凝固
- 一种制备气相法纳米氧化物的方法和装置
- 一种制备气相法纳米氧化物的方法和装置,用经过预处理的含氢燃料、含氧氧化剂、惰性气体与金属或非金属卤盐进行混合,并喷入火焰水解炉内燃烧,气态卤盐在高温中与燃烧生成的气态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在渐冷气流中凝聚为纳米氧化...
- 郭玉忠王贵清陈东华王剑华冉青荣顾铁
- 一种金属纳米线制作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金属纳米线做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电极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电化学活性材料直接组装于电池负极集电极上、具有纳米线外形形态,其纳米线的直径为50~200nm,电极活性材料为锡或者锡合金。...
- 王剑华郭玉忠杨宁李斌
- 一种金属纳米线制作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金属纳米线做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电极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电化学活性材料直接组装于电池负极集电极上、具有纳米线外形形态,其纳米线的直径为50~200nm,电极活性材料为锡或者锡合金。...
- 王剑华郭玉忠杨宁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