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苹 作品数:14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CD151和c-Me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CD151和c-Met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癌组织各120例进行CD151和c-Met检测,及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D151和c-Me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D151大肠正常黏膜和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21.7%(26/120)、72%(86/120),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Met大肠正常黏膜和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17.5%(21/120)、60%(72/120),腺癌组织与正常黏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大肠腺癌中,CD151和c-Met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大小无相关性,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分期有关(P<0.05)。CD151和c-Met在大肠正常黏膜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经双变量相关分析,Spearman系数r=0.970,表达呈正相关(P<0.001)。CD151+、α3β1+、CD151+α3β1+与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期密切相关,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因素(P<0.01、P<0.05、P<0.0001)。结论 CD151和c-Met在大肠癌的表达密切相关。CD151与c-Met联合表达是大肠癌临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荣玮 王俊苹 于秀文 张晓杰 庄敏 刘晓雨 田杰关键词:大肠肿瘤 CD151 BRCA1在散发性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集的76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和76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后,采用免疫组化法(En Vision二步法)检测BRCA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BRCA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患者的不同年龄组和肿块不同大小组的BRCA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不同分级组和淋巴结是否转移组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CA1的缺失表达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冯硕 常鸿杰 王绍清 王立平 王俊苹 徐凤琳 艾中伟 刘婷关键词: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BRCA1 临床病理特征 数字病理切片在细胞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6 2019年 细胞病理学是临床病理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课,在形态学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数字病理切片在细胞病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总结,旨在说明细胞病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说明数字病理切片及病理质控系统在病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王俊苹 于秀文 艾中伟 李春燕 张懿薇关键词:细胞病理 实验教学 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成熟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剂量为1.2 mg/kg)、β-细辛醚组(剂量为25 mg/kg)。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复制抑郁症大鼠模型后分别给药,21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凋亡细胞的数量及形态学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CA3、DG区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且凋亡率及凋亡细胞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β-细辛醚组与氟西汀组海马区凋亡细胞数量及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β-细辛醚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凋亡的方式对抑郁症大鼠海马区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王俊苹 张晓杰 于秀文 兴桂华 孙玉荣 荣玮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培养应用型病理人才 被引量:3 2014年 结合医学教育标准,为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校对病理方向学生构建了模块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 刘婷 李春旭 柏青杨 于秀文 王俊苹 吕钢 王立平关键词:医学教育 实践教学新体系 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生物钟基因(cloc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gomelatine(褪黑素药物激动剂)组,β-细辛醚低、高剂量组5组,每组10只。给予28 d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MUS),复制大鼠抑郁模型。第8天开始模型组、agomelatnie组、β-细辛醚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agomelatnie(40 mg·kg-1·d-1),β-细辛醚低、高剂量组(12.5,25 mg·kg-1·d-1),5 m L·kg-1,ig。于给药前及第28天分别检测大鼠体重、水平活动次数及糖水偏爱度,评价大鼠行为学改变。处死大鼠冰上取脑,利用实时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生物钟基因在各组大鼠脑中表达。结果:在行为学方面,模型组大鼠28 d后体重的增加程度,水平活动次数及糖水偏爱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及给药组。在基因表达方面,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clock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agomelatnin组,β-细辛醚2个剂量组clock的表达无显著差别;与模型组相比较,agomelatine组,β-细辛醚两剂量组clock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β-细辛醚可能通过影响抑郁大鼠生物钟基因clock在脑中的表达改变大鼠的抑郁状态。 王俊苹 董海影 赵春明 高志影 弓箭 吴淑琴 兴桂华关键词:抑郁症 Β-细辛醚 生物钟基因 大肠癌组织黏蛋白MUC2和sialyl lewis X联合表达的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组织粘蛋白MUC2和sialyl lewis X(sLex)的分型与临床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对34例远切端大肠黏膜、18例大肠腺瘤及55例大肠腺癌组织进行粘蛋白MUC2、sLex检测。结果远切端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腺癌中,黏蛋白MU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4.4%和58.2%(P<0.01);sLe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0.0%和80.0%(P<0.05)。根据MUC2和sLex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把大肠腺癌分为四型:MUC2+/sLex+、MUC2+/sLex-、MUC2-/sLex+、MUC2-/sLex-。MUC2+/sLex+型与患者的性别具有相关性;MUC2+/sLex-型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MUC2-/sLex+型与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MUC2-/sLex-型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均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MUC2的下调表达或sLex的上调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转化,各型大肠腺癌不同程度与其分化、生物学行为相关,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于秀文 吴甜 王俊苹关键词:大肠腺癌 MUC2 SIALYL LEWIS 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昼夜节律周期基因Pe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昼夜节律周期基因Per1(perio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戈美拉汀组(40 mg·kg-1·d-1)、β-细辛醚低剂量组(12.5 mg·kg-1·d-1)、β-细辛醚高剂量组(25 mg·kg-1·d-1)共5组,每组20只。通过28 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复制大鼠抑郁模型,于给药前及造模后对大鼠进行敞箱实验与糖水偏爱度行为学评估,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中昼夜节律基因Per的表达。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水平活动次数和糖水偏爱度均显著减少;与模型组相比,3个给药组的水平活动次数和糖水偏爱度均显著增加。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昼夜节律基因Per1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阿戈美拉汀组和β-细辛醚高低剂量组昼夜节律基因Per1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β-细辛醚可能通过影响抑郁大鼠昼夜节律基因Per1的脑表达进而改善大鼠的抑郁状态。 董海影 张春 王俊苹 张晓杰关键词:Β-细辛醚 抑郁症 芍药苷对抑郁模型大鼠生物节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芍药苷对抑郁模型大鼠体温节律及海马区生物钟基因Clock、BmalI表达的影响,从改善生物节律角度研究芍药苷的抗抑郁作用机制,为抑郁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采用3-4个月的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 王俊苹关键词:芍药苷 抑郁症 生物节律 文献传递 β-细辛醚+远志皂苷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SOD、GSH-PX、CAT、MDA和HO-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7年 该论文主要是通过观察β-细辛醚+远志皂苷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β-细辛醚协同远志皂苷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AD的作用机制。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0.33 mg/kg·d),β-细辛醚+远志皂苷低、中和高剂量组(18.5、37和74 mg/kg·d),选同月龄C57 BL/6小鼠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和新物体识别试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SOD、GSH-PX和CAT活性,以及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AT和HO-1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CAT和HO-1 mRNA表达。结果表明β-细辛醚协同远志皂苷可明显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增强其学习和记忆功能。β-细辛醚协同远志皂苷还能升高SOD、CAT和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诱导CAT和HO-1的mRNA与蛋白表达。该论文研究结果表明,β-细辛醚+远志皂苷可通过上调SOD、CAT、GSH-PX和HO-1,降低MD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氧化应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进而拮抗AD。 董海影 张昊 帅智峰 荣华 王俊苹 李春旭关键词:Β-细辛醚 远志皂苷 SOD GSH-PX CAT 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