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碧霞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小球
  • 3篇肾炎
  • 3篇节段
  • 3篇局灶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肾小球硬化
  • 2篇局灶节段肾小...
  • 2篇关节
  • 2篇高通量
  • 2篇病理
  • 2篇成人
  • 1篇蛋白
  • 1篇得宝松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系

机构

  • 4篇东莞市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潘碧霞
  • 4篇袁飞
  • 3篇姜宗培
  • 3篇刘国辉
  • 2篇常洁
  • 2篇余学清
  • 2篇郑东文
  • 2篇张海燕
  • 1篇刘绮虹
  • 1篇吴记平
  • 1篇叶爱玲
  • 1篇周红梅

传媒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材料血液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及溶质清除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材料的高通量膜与低通量膜的生物相容性和毒素清除率,探讨两种不同材料的透析膜的有效性。方法选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通量组(n=60)和低通量组(n=60),其中高通量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即聚砜PS15组,n=30,和Polyamix 17R组,n=30),低通量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即聚砜PS18组,n=30,和Polyamix 8LR组,n=30)。所有入选患者每周透析3次,4小时/次,共12个月,在不同时间点抽血测定生物相容性指标和溶质清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12个月的透析治疗后,四个亚组的血肌酐、尿素氮、磷和β2-微球蛋白较0个月透析前的水平均明显下降(各亚组的前述各项指标透析前后比较,均P<0.05);但四亚组间的血肌酐、尿素氮和血磷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各指标组间比较P>0.05);高通量组和低通量组间的β2-微球蛋白则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同种材料两组间比较P<0.05),且与透析前相比,高通量组经12个月透析后β2-微球蛋白的下降率分别为:PS15组(28±9)%,17R组(27±8)%,而低通量组则为:PS18组(-1±5)%,8LR组(-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材料的高通量有与低通量透析膜具有类似的生物相容性和小分子毒素清除能力,但高通量膜在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方面明显优于低通量膜。
潘碧霞刘国辉叶爱玲袁飞郑东文刘绮虹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聚砜生物相容性溶质清除率
瑞舒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如下4个组:对照组(未加入ox-LDL及ox-LDL阻断剂)、ox-LDL组(50 mg/L ox-LDL作用48 h)、SB203580+ox-LDL组(5μmol/L SB203580预处理30 min后再给予50 mg/L ox-LDL作用48 h)、瑞舒伐他汀+ox-LDL组(30 mg/L瑞舒伐他汀预处理30 min后再给予50 mg/L ox-LDL作用48 h)。经过48 h作用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及CTGF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分别检测各组CTG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在ox-LDL刺激能显著增加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P<0.05),并显著增加其CTGF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与ox-LDL组比较,SB203580+ox-LDL组的P38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其CTGF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ox-LDL组比较,瑞舒伐他汀+ox-LDL组的P38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其CT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瑞舒伐他汀+ox-LDL组比较,SB203580+ox-LDL组P38MAPK磷酸化水平、CTGF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LDL可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并引起CT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P38MAPK/CTGF途径,抑制ox-LDL诱导的P38MAPK的磷酸化所致的CTGF水平的高表达,从而减轻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和系膜基质增生,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潘碧霞刘国辉姜宗培袁飞周红梅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成人原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及预后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中山一院原发性FSGS的发病及分布情况;2、探讨原发性FSG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联系;3、探讨FSGS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二、对象及方法 (一...
潘碧霞
关键词:临床病理预后肾存活率
文献传递
263例成人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我国南方地区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性(FSGS)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情况及探讨FSGS临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988年7月至2005年7月经我院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263例成人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原发性FSGS占同期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02%,占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6.33%,其构成比近年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青壮年为成人FSGS的主要患病人群,临床以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为特征,以N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有133例,占50.6%。(2)主要病理特征:48.4%患者肾小球硬化比率≥25%,肾小球硬化并伴有肾小管间质病变者占88.6%,其中伴严重肾小管间质病变占25.2%。(3)肾小球硬化程度及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Cer呈负相关(P〈0.01),并与Ser水平呈正相关伊〈0.05)。肾小球硬化程度与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是FSGS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FSGS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就诊时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已损害明显,并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延缓FSGS的进展仍是广大肾脏病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
潘碧霞姜宗培常洁张海燕余学清
关键词:肾小球硬化症病灶性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功能不全
263例成人原发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性肾炎病理及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性肾炎(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联系,探讨影响FSGS 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潘碧霞姜宗培常洁张海燕余学清
文献传递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在终末期肾脏病( ESR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时间在1年以上的136例ES 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器超滤系数的不同分为三组:超滤系数11.3 mL/(h · mmHg)的低通量8LR组(A组);超滤系数50 mL/(h &#183; mmHg)的高通量PS15组(B组);超滤系数71 mL/(h ·mmHg)的高通量17R组(C组)。比较三组血液透析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磷(P3+)、血钾(K+)、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白蛋白(ALB)、瘦素(LP)、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 B12)等指标,并分析比较各组血液透析后关节病变、腕管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结果】三组血BUN、SCr、P3+、K+等小分子物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C组iPTH、β2-MG、ALB、LP、Hcy、Vit B12等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则优于A组(P<0.05),且C组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最高(P<0.05);B、C组关节病变、腕管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明显少于A组(P<0.05),而低血压病的发生率高于A组(P <0.05),但三组感染率、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HF-HD与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相似,但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明显优于LFHD ,且可以减少关节病变、腕管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但应注意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潘碧霞刘国辉郑东文袁飞
关键词:关节疾病腕管综合征心血管系统
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对20例RA共26个膝关节进行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每次1ml,每个关节1~3次,注射间隔至少一个月。对照组10个膝关节不注射。两组均接受口服甲氨喋呤(MTX)、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及每天10mg的强的松治疗。注射前及注射后第4周、12周、24周观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在关节腔注射后4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ESR、CRP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在注射后4周在各观察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而在ESR、CRP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得宝松可以明显控制关节临床症状,而长期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全身治疗。
吴记平潘碧霞袁飞
关键词:得宝松关节腔注射类风湿关节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