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秋菊 作品数:21 被引量:233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外来游客流入的就业溢出效应分析 2015年 外来游客流入多少才能刺激地区产业部门的就业增长?由于目前旅游统计体系缺少外来游客量统计数据,将星级饭店出租床位数作为外来游客流入量的替代变量,建立外来游客流入就业溢出效应测度模型,利用2006—2012年中国31个省区的数据,采用包括GMM动态面板模型在内多种估计方法,测度外来游客流入就业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每个地区每天增加1个单位(1000个床位)出租床位数,在各非餐饮住宿产业平均增加0.043%—0.102%的就业机会。 汪秋菊 刘宇关键词:系统GMM 基于网络关注度的旅游景区客流量预警:研究框架与实证分析——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为例 被引量:17 2014年 旅游景区客流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传统信息收集的手段,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捕捉客流量预警前兆指标十分困难。借助搜索指数,挖掘景区客流量预警的先兆指标,构建基于网络关注度的旅游景区客流量预警研究框架,并以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为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理论及VAR模型,检验网络关注度与水立方客流量的相关性,对水立方客流量进行预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可以将水立方网络关注度作为客流量预警的先兆指标;预测期间内客流量的警度值在-0.49^-0.27之间,水立方客流量预警等级为客流量低值蓝色预警。 汪秋菊 刘宇关键词:景区 客流量 预警 VAR模型 中国关闭煤矿区域生态恢复规划进展 被引量:8 2021年 关闭煤矿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迫切需要国土空间层面的生态恢复规划指导具体的生态恢复工作。综述了关闭煤矿区域生态恢复规划研究的主要特点,包括工作尺度、规划目标以及规划方法类型;总结了前期学者在生态恢复规划方面取得成果;从生态恢复规划方法、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先进技术应用及建立健全生态监测与普查机制等方面展望了关闭煤矿区域生态恢复规划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周宏轩 陶贵鑫 徐辰 王昭清 汪秋菊关键词:生态修复 复合生态系统 废弃煤矿 居民感知视角下北京冬奥会对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2019年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理论,通过市场调查与文献归纳法,设计大型赛事活动对城市形象影响的感知因子,利用一元方差、因子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冬奥会对城市形象影响及不同群体感知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冬奥会对城市形象的居民感知强弱依次为社会文化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居民对于冬奥会对城市体育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期望度更高。居民对北京冬奥会影响的感知因性别、年龄、收入等不同而存在差异。 刘巍 汪秋菊关键词:居民感知 冬奥会 事前控制 城市形象 废弃矿区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废弃矿区旅游开发的外部环境,是废弃地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并决定着开发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废弃地区位支撑、旅游产业支撑、开发政策支持、旅游市场支撑、公共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废弃矿区旅游开发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方法,以31省市以及四大区域(东、中、西、东北)为研究尺度,对废弃矿井工业旅游开发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废弃矿区旅游开发环境呈现出东部最好,东北部次之,中部第三和西部最弱的空间分布格局。 汪秋菊 刘宇关键词:废弃矿区 旅游开发条件 主成分分析 工业旅游 旅游者视角下工业遗址旅游目的地地方意义构成维度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地方意义反映了“环境对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工业遗址的旅游利用改变了原有地方意义。本文以英国比米什露天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以Tripadvisor平台旅游评论为研究文本,运用建构型扎根理论中的编码技术,识别旅游者视角下工业遗址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意义构成维度。研究发现,工业遗址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意义在自我、社会、环境3个层面互动下形成,其地方意义由固有物质意义、使用意义、社会文化意义和身份表达意义构成,4个构成维度具有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本文尝试构建了工业遗址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意义构成模型,为未来工业遗址旅游目的地理论研究和开发实践提供了参考。 王玥 汪秋菊关键词:工业遗址 旅游目的地 构成维度 遗产旅游 公平视角下旅游绩效的测度 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从公平视角对旅游绩效内涵进行阐释,围绕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环境绩效等3个层面构建旅游绩效测度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1年杭州旅游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内涵研究结果表明:公平视角下旅游绩效在经济发展层面侧重内涵式增长方式;在社会发展层面,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为前提;在生态环境层面,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杭州旅游绩效测度结果表明:杭州旅游绩效测度值从-3.7546逐年上升至4.7071,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 汪秋菊 刘宇关键词:公平 主成分分析法 京西矿区工业文化基因识别及游憩化利用路径研究 被引量:7 2023年 京西煤矿作为矿业文化遗址,被赋予“什么”工业文化基因,“如何”在游憩化利用中传承等已经成为废弃矿区再利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综合扎根理论、特征解构提取、图案提取、元素提取和结构提取等方法,构建工业文化基因识别的方法体系。以京西“一线四矿”为研究对象,从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大形态识别和提取工业文化基因,并提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路径。研究认为:京西矿区既呈现了地理环境、布局形态、主体建筑遗迹、工业成果等废弃矿区显性工业文化基因特征,又呈现了历史文化、精神文化、地方文化等隐性工业文化基因特征;京西矿区游憩化利用可采用客观主义发展路径、构建主义发展路径、象征主义发展路径和功利主义发展路径等。 汪秋菊 马钰莹 王玥 高寅 张波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评述与框架体系构建 被引量:5 2022年 加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的规范化与系统化,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分析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相关成果;针对目前研究缺乏“人地关系”视角和忽视游憩化利用的动态性等问题,阐释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人地”关系内涵,揭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动态演进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研究认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实质是以“人”的需求为起点,通过游憩功能重构,来协调废弃矿区再利用中涉及的“人”与自然环境中“地”关系,实现人地关系的优化。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矛盾阶段、调和阶段和协调阶段。在“人”需求推动下,废弃矿区通过资源化、资本化、产业化和区域化,逐步演化成为“人地”关系和谐的新型休闲游憩功能空间。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未来研究应遵循“人”-“地”-“人地关系”的研究框架,研究“人”的动机目标、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剖析“地”的休闲游憩资源的构成及废弃矿区转换成为休闲游憩空间的条件;探讨“人地关系”和谐下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模式、作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提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的政策保障体系。 汪秋菊 彭苏萍关键词:废弃矿区 人地关系理论 国外废弃矿区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21年 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国外工业遗产旅游的文献为基础,对相关的499篇文献进行综述,梳理与归纳出废弃矿区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并从工业遗产旅游的概念内涵、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旅游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构建与开发商业模式、旅游者与旅游体验和社区居民管理6个方面阐明国外关于废弃矿区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表明,国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以应用为导向,研究热度不断上升,但研究数量有限,未来研究增长潜力巨大。结合国外的研究经验,中国未来研究重点应放在完善工业遗产旅游理论体系、推进分步骤开发潜力评价框架的构建、加强工业遗产旅游综合影响的研究、加强旅游者消费行为规律的研究、深入开展社区居民管理的研究、推动工业遗产旅游研究方法创新研究等方面。 汪秋菊 周佳丽 布和 王春才关键词:废弃矿区 工业遗产旅游 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