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9)Tc^mO_4^-甲状腺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进行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同时选择10例无甲状腺疾病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36例双叶均隐约显影或不显影,放射性分布与周围软组织本底相似,15例甲状腺仅单叶隐约显影,2例呈单侧冷结节。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核素甲状腺静态显像有特征性改变,甲状腺核素显像有重要诊断价值。
- 葛呈春樊冀伟毛小英
- 关键词:甲状腺核素显像亚急性甲状腺炎锝99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腹膜转移(PC)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间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资料完整的46例有PC的CRC患者[男25例,女21例;年龄36~82(62.0±10.4)岁],采用腹膜癌指数(PCI)分级系统和PET/CT图像判读对PC病灶进行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CRC患者的PC在CT图像上的形态表现多样,在PET图像上均伴有FDG高代谢表现。按CRC原发灶位置分组,左半结肠组和直肠组间的PC病灶直径[(2.46±1.26)cm与(3.19±1.72)cm;t=-2.77,P<0.01]、右半结肠组和左半结肠组间的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9.16±4.79与6.99±3.50;t=2.92,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6例患者PCI评分为1~30分,以20分为界,右半结肠组、左半结肠组、直肠组PCI评分分布(≥20分与<2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242,P>0.05)。有10例患者出现腹、盆腔积液。结论18F-FDG PET/CT能较好地显示CRC患者的PC,综合该检查与PCI评分对PC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孙春锋谭忠华高艳朱建伟毛小英葛呈春包善磊
- 关键词:腹膜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 血清BMP-7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与^(99m)Tc-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8例)、微量蛋白尿组(31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BMP-7水平,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对比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结果:随着糖尿病肾损害的加重,血清BMP-7水平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正常组糖尿病患者的GFR显著升高,而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GFR却显著降低;相关分析提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MP-7和GF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BMP-7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GFR测定联合应用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或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毛小英谭忠华孙春锋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糖尿病肾病
- 评价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超声、核医学诊断SAT的价值。方法将50例SAT患者作为分析组,用超声联合核医学检查,另选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比组,用超声检查,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ESR、RAIU/6 h、TH、核素扫描的阳性率为100%、92.00%、94.00%、88.00%,核医学诊断的阳性率为98.00%,超声为84.00%,两者联合为100%,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用超声联合核医学诊断SAT可有效提升诊断率。
- 毛小英
- 关键词:超声核医学SAT
-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瘤的18F-FDG PET/CT参数与其原发肿瘤位置及病理类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瘤(colorectal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CRPC)在^(18)F-FDG PET/CT上的影像学表现及PET/CT参数与原发肿瘤位置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2016年5月30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完成^(18)F-FDG PET/CT检查的132例CR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指标包括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位置和病理类型、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dex,PCI)、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_(max))、滞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并且依据CRC位置分3组(右半结肠癌组、左半结肠癌组和直肠癌组)、依据CRC具体病理类型分3组(中高分化腺癌组、低分化腺癌组和黏液腺癌组)进行分析。结果132例CRPC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1.81±11.52)岁。88例CRC病灶经手术确诊具体病理类型,44例仅获得大体病理类型。CRPC诊断方法包括手术病理(15例)、穿刺活检(32例)、腹水脱落细胞(13例)、影像学随访(病灶好转4例、病灶进展68例)。132例CRPC患者的PCI为2~30,平均值为7.40±8.14。SUV_(max)为1.2~31.0,平均SUV_(max)为9.65±6.01。72例CRPC患者RI为-10.0%~112.2%,RI≥5%为阳性者65例,RI<5%阴性者为7例。按照CRC位置分组,右半结肠癌组与直肠癌组CRC病理类型(P=0.009)和PCI评分(P=0.02)、右半结肠癌组与其他2组RI(P<0.001)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CRC病理类型分组,中高分化腺癌组与黏液腺癌组的CRC位置(P=0.003)、SUV_(max)(P=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C的PET/CT参数与原发灶CRC的位置和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右半结肠黏液腺癌的PCI高于直肠中高分化腺癌,但葡萄糖代谢指标(SUV_(max)与RI)相对较低。
- 孙春锋张丁高艳毛小英谭忠华包善磊沈忱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PET/CT病理类型
- ^(18)F-FDG PET/CT显像中偶发结直肠局灶性高代谢灶的分析和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对^(18)F-FDGPET/CT显像中偶发结直肠局灶性高代谢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5-28至20^(18)-5-10期间在我院进行^(18)F-FDGPET/CT显像中出现偶发结直肠局灶性高代谢灶的资料。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被认为是金标准。结果:在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6名患者中,共出现19个偶发结直肠局灶性高代谢灶,1个(5.3%)高代谢灶的肠镜检查结果正常,^(18)个(94.7%)高代谢灶在肠镜检查中确认病变与PET/CT报告中描述的位置一致,其中炎性病变占26.3%(5/19)、癌前病变占42.1%(8/19)、恶性肿瘤占26.3%(5/19)。炎性病变组、癌前病变组、恶性肿瘤组在病变大小、SUVmax早期、SUVmax延迟、滞留指数(RI)等几个指标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很大比例68.4%(13/19)的PET/CT显像中偶发结直肠局灶性高代谢灶为癌前病变或恶性病变,需要进一步进行结肠镜检查和活检评估。
- 孙春锋高艳毛小英葛呈春包善磊朱建伟谭忠华
- 关键词:18F-脱氧葡萄糖结肠息肉
- 小剂量^(131)I治疗甲亢230例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小剂量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方法:结合患者的综合因素,计算给131I的放射性活度(Bq或mci)。结果:患者在各治疗阶段甲状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甲状腺重量有所减少。结论:小剂量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肯定。
- 毛小英樊冀伟葛呈春
- 关键词:131碘小剂量
-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CT检查在鉴别肠癌和肠淋巴瘤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检查在鉴别肠癌和肠淋巴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本院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学确诊的肠道淋巴瘤患者资料。结果肠癌和肠淋巴瘤在18F-FDG PET/CT检查上在多段肠管受累(P=0.049)、肠壁厚度(P<0.05)、肠腔内径(P=0.017)、FDG摄取程度(P=0.007)等4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在鉴别肠癌和肠淋巴瘤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 孙春锋高艳毛小英谭忠华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