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慧英

作品数:16 被引量:18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乳腺
  • 13篇乳腺癌
  • 13篇腺癌
  • 9篇肿瘤
  • 8篇乳腺肿
  • 8篇乳腺肿瘤
  • 8篇腺肿瘤
  • 6篇淋巴
  • 4篇乳腺癌组织
  • 4篇腺癌组织
  • 4篇淋巴结
  • 4篇淋巴转移
  • 4篇基因
  • 4篇癌组织
  • 4篇SURVIV...
  • 3篇预后
  • 3篇超声
  • 3篇超声检查
  • 2篇哨兵淋巴结
  • 2篇疗效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6篇欧慧英
  • 15篇邬玉辉
  • 14篇海健
  • 11篇毛杰
  • 9篇唐利立
  • 7篇申郑堂
  • 6篇刘少华
  • 6篇罗沙阳
  • 6篇王守满
  • 5篇申正堂
  • 3篇舒衡平
  • 2篇张超杰
  • 2篇李燕
  • 1篇廖妮
  • 1篇陈飞宇
  • 1篇肖萤
  • 1篇吴白云
  • 1篇廖锦堂
  • 1篇海键
  • 1篇苑著

传媒

  • 6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c-erbB-2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和c-erbB-2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c-erbB-2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基因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c-erbB-2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6.25%(29/80),均与腋淋巴结转移正相关,与5年生存率负相关(P<0.05);survivin和c-erbB-2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survivin和c-erbB-2基因表达相互呈正相关(P<0.05)。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原癌基因c-erbB-2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毛杰海健舒衡平唐利立申正堂邬玉辉欧慧英
关键词:乳腺肿瘤SURVIVINC-ERBB-2预后免疫组化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05年
为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应用价值,分析影响检出率的相关临床因素。笔者采用在乳腺肿瘤所在象限的乳晕皮下组织注射亚甲蓝,先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结果示5 0例乳腺癌患者中SLN检出率为9 4.0%,假阴性率1 9.0%,准确性9 1.5%,敏感度8 0.9%;原发肿瘤位于乳腺外上象限者,术前或术中切片确诊与SLN检出有关(P<0.0 5);患者年龄、术前是否化疗、肿块大小与SLN检出率无关(P>0.0 5)。提示SLN可以准确预测原发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
申郑堂欧慧英邬玉辉海健王守满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p53蛋白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2
200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和p53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p5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基因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6.25%(37/80),均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5年无病生存率相关(P<0.05)。survivin和p53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survivin和p53基因表达相关(P=0.0025)。结论survivin和p53基因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毛杰海健舒衡平唐利立申正堂邬玉辉欧慧英
关键词:基因P53基因淋巴转移预后
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评价I ,IIa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 14 1例I ,IIa期乳腺癌 (肿块距乳头≥ 3cm )前瞻性非随机分为两组 :(1)保乳治疗组 68例 ,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2 )对照组 46例 ,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给予化疗、放疗和 /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中位随访 46个月 ,两组病例均无局部复发。保乳治疗组 3a生存率为 98.0 % ,5年生存率为93 .3 % ,远隔脏器转移率为 7.4% ;改良根治组 3年生存率为 97.1% ,5年生存率为 91.3 % ,远隔脏器转移率为 8.7 ,两组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癌肿距乳头≥ 3cm的I ,IIa期乳腺癌采用保乳综合疗法 ,可以达到与根治术相似的治疗效果 ,可能逐渐成为治疗I 。
毛杰海健申正堂唐利立邬玉辉欧慧英刘少华
关键词:保留乳房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正相关(r=0.263,P=0.019),与5年无病生存率呈低度负相关(r=-0.255,P=0.024);nm23阳性表达率为57.50%(46/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负相关(r=-0.253,P=0.024),与5年无病生存率低度正相关(r=0.235,P=0.037)。Surviv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毛杰海健舒衡平邬玉辉欧慧英罗沙阳王守满
关键词:乳腺肿瘤SURVIVINNM23淋巴转移
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为探讨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在诊断和治疗上是否具有特殊性,笔者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妊娠哺、乳期乳腺癌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妊娠期,8例哺乳期乳腺癌,并与同期收治的普通乳腺癌患者在诊断、病期、治疗方法、5年总生存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示,5年总生存率为58.33%(7/12),比同期普通乳腺癌5年总生存率74.81%(805/1076)为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1934);与相同时间、相同分期和年龄的患者(60.06%,194/323)比较,其生存率也无明显差别(P=1.000)。提示妊娠、哺乳不是乳腺癌的独立的预后不良指标。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期偏晚,是预后比普通女性乳腺癌差的主要原因。
毛杰海健刘少华唐利立申正堂邬玉辉欧慧英
关键词:妊娠哺乳期
乳腺癌非哨兵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非哨兵淋巴结(non-sentinellymphnode,NSN)转移预测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该科近2年来230例乳腺癌患者行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有哨兵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N)转移的94例,分析其中非哨兵淋巴结(NSN)转移的患者与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SN有转移的94例患者,67例(72.27%)有NSN转移;原发肿瘤的大小(P<0.01),SN转移的个数(P<0.05),组织学病理分级(P<0.05)是预测NSN转移的指标。将3个因素联合起来预测NSN转移可达到94.12%(16/17)(P>0.05);而患者年龄,肿瘤生长位置、病理类型、ER、PR、C-erbB-2(Her-2/neu)、P53、nm23表达与否对NSN转移预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大小,SN转移的个数,组织学病理分级或3个因素联合分析对预测NSN的转移有重要意义。
申郑堂陈飞宇欧慧英邬玉辉海健罗沙阳
关键词:乳腺癌哨兵淋巴结
乳腺癌腋窝超声检查预测哨兵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应用腋窝超声检查来预测哨兵淋巴结(SLN)转移的状态。方法回顾原发性乳腺癌病人腋窝B超检查后行哨兵淋巴结活检(SLNB)138例,根据腋窝B超淋巴结图像分为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无转移两组,SLNB应用单一染料示踪法,先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哨兵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2组病人比较SLN检出率,假阴性率(FNR),准确率,敏感度(NPV),评价乳腺癌腋窝B超检查的两种结果对其影响程度。结果2组相比较,FNR,准确率和N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乳腺癌腋B超检查能预测淋巴结转移状态,降低SLN假阴性;当腋窝B超阳性而SLN阴性时应行ALND。
申郑堂邬玉辉欧慧英海键罗沙阳王守满
关键词:淋巴结淋巴转移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和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20例癌旁乳腺组织和18例乳腺纤维瘤中Survivin的表达,分析不同病理组织间的表达关系。结果Survivin基因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明显高于癌旁腺体组织(15%、3/20)和乳腺纤维腺瘤(0/18)组织的表达(P<0.05)。结论Survivin基因的抑制凋亡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提示其可作为乳腺癌一种新的预后判断指标。
毛杰海健舒衡平邬玉辉欧慧英罗沙阳王守满
关键词: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乳腺癌细胞凋亡
双侧原发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及病理特点,寻找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总结该科从1994~2002年3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双侧原发乳腺癌,从发病率、发病年龄、月经状态、间隔时间、肿瘤分期和病理、诊断和治疗、复发和转移及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双侧原发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手术的1.84%,高发年龄≤45岁,占77.40%(24/31),绝经前的占83.80%(26/31),平均间隔时间5年6个月,第一、二原发癌均以浸润性非特异型癌为主(分别占74.20%和77.40%),临床分期均以Ⅱa期为主(分别占32.30%和35.50%),第一、二原发癌雌、孕激素受体情况基本相同,第一、二原发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率为61.30%(19/31)和80.60%(25/31),术后均行辅助治疗,术后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10%和38.70%,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0%,83.90%和71.00%.结论严格对绝经前乳腺癌术后妇女的随诊,能尽早检出第二原发乳腺癌,合理和积极的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毛杰海健张超杰刘少华唐利立欧慧英邬玉辉
关键词:乳腺肿瘤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