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雯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对汶川地震致残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 梅雯
- 关键词: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人际交往POST-TRAUMATIC
- 地震重灾区丧失子女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2年随访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了解地震重灾区丧失子女者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汶川地震后1.5年和2年时,对极重灾区155名丧失子女者(研究组)和35名未丧失子女者(对照组),采用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和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进行评估与调查。结果:震后1.5年时,研究组的PTSS检出率和PTSD-SS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01)。震后2年时,研究组的PTSS检出率和PTSD-SS总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01),研究组的PTSD-SS总分低于震后1.5年(P<0.05)。研究组中,尚未再孕者的PTSS检出率和PTSD-SS总分均仅在震后2年时高于已孕或已育者(均P<0.05);受教育程度低者的PTSD-SS总分仅在震后2年时高于受教育程度高者(P<0.01);与震后1.5年时相比,震后2年时男性的PTSD-SS总分上升,女性总分下降(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与震后1.5年时相比,丧失子女者的PTSS检出率在震后2年时下降,且症状减轻;但丧失子女者中尚未再孕再育者、受教育程度低者以及男性的症状呈加重趋势。
- 柳武妹范方周翠玲梅雯
- 关键词:地震随访
- 对汶川地震致残者的创伤后成长及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 我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尤其是08年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更是影响甚远。震后经历者的心身健康的恢复工作也引起了心理学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出现了很多与之相关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创伤者在创伤后得到的负面影响如创伤后应激...
- 梅雯
- 关键词:心理卫生残疾人地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