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红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碎石
  • 2篇碎石取石
  • 2篇碎石取石术
  • 2篇取石
  • 2篇取石术
  • 2篇消毒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镜
  • 2篇护理
  • 2篇肠镜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肾镜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期护理
  • 1篇术期护理
  • 1篇清洗消毒
  • 1篇清洗消毒方法

机构

  • 5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5篇林红
  • 3篇管莉倩
  • 2篇陈平娟
  • 2篇陈翔
  • 1篇刘敏
  • 1篇翟超
  • 1篇陈平湖
  • 1篇龙小红
  • 1篇黄月莲
  • 1篇戴云静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清洗消毒方法对结肠镜检查化学性肠炎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消毒方法对结肠镜检查引起化学性肠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结肠镜检查中行结肠息肉取检,3~4d再次行结肠镜下息肉电切术患者630例,根据结肠镜不同清洗方法分为人工清洗消毒组205例,全自动机器清洗消毒组216例,全自动机器清洗消毒后再人工冲洗联合组209例,分析3种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结肠镜检查致化学性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人工组患者化学性肠炎发生率为2.9%,机器组发生率为4.2%,联合组为0.0%,3组之间化学性肠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2,P<0.01);组间两两比较中联合组化学性肠炎的发生率较人工组及机器组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3,7.0;P <0.05);人工组与机器组的化学性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7,P>0.05).结论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后加人工冲洗,能有效预防结肠镜检查引起的化学性肠炎的发生.
陈平娟翟超陈平湖林红戴云静
关键词:结肠镜
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患者中实施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起,我院内镜中心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患者的安全管理中改变了以往的管理模式,采用患者参与安全管理,即在手术前通过访视告知目的和风险及手术相关信息,在操作前邀请患者参与身份和手术部位确认,术前告知患者术中使用高危药物和放置引流管等事项,术后3天内回访患者,了解手术感受和征询建议。统计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患者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评分和满意度调查,并用SPSS17.0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患者中实施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后患者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27%减少为0,护理安全评分由(90.54±3.68)分提高(98.33±3.80)分,满意度由89.52%提高到98.10%,差异均达非常显著水平(P<0.01)。结论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患者,既能增加医疗服务透明度,增加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麻醉的并发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这一安全管理模式流程合理,得到护士和患者的认同,具有优越性和可行性。
管莉倩林红龙小红
关键词:安全管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心理护理干预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一种可以减轻结肠镜检查痛苦的护理方案。方法第1次行结肠镜检查患者3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7例)和对照组(17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结肠镜检查术前护理与指导,观察组在提交结肠镜检查申请单(预约)时即开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和愿意接受结肠镜复查率。结果经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程度较预约时(即干预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同期的对照组(均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愿意接受结肠镜复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vs89.2%,90.4%7vs8.4%,P<0.05或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结肠镜检查,能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减轻其紧张、焦虑、恐惧程度,提高满意度和愿意复查率。
陈平娟林红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结肠镜满意度
影响内镜消毒灭菌效果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寻找可行的改进措施。方法对本院内镜中心使用后的泌尿内镜、胃镜、肠镜、胆道镜、纤支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的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把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分三阶段进行研究(分别是执行卫生部的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前期、初期、成熟期),根据调查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结果内镜清洗前各部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使用后清洗前各组内镜的平均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阶段各组内镜消毒灭菌后的平均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阶段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不同;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执行前期及初期,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不齐全,内镜资源短缺,清洗消毒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清洗不彻底,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低。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执行成熟期,清洗消毒灭菌设施齐全,内镜资源充足,操作人员技术熟练,清洗彻底,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高。
陈翔管莉倩林红
关键词:内镜消毒灭菌影响因素
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留置双J管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泌尿外科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500例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留置双"J"管(单侧或双侧)进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血尿、发热或膀胱刺激征及双"J"管位置改变异常情况,观察组患者不仅采用术后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且术前、术中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按常规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算Uc=5.13,P<0.01;观察组血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46,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或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23,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双"J"管位置改变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4.52,P>0.05)。结论:正确的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不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黄月莲管莉倩林红刘敏陈翔
关键词:留置双J管围手术期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