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波束
  • 4篇雷达
  • 3篇相控阵
  • 3篇宽带
  • 2篇电子对抗
  • 2篇多波束
  • 2篇天线
  • 2篇波束形成
  • 1篇低副瓣
  • 1篇电子战
  • 1篇调频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采样
  • 1篇信号合成
  • 1篇延时线
  • 1篇有色噪声
  • 1篇有源干扰
  • 1篇有源相控阵
  • 1篇预警雷达
  • 1篇噪声

机构

  • 13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13篇林桂道
  • 3篇张昀
  • 2篇盛骥松
  • 2篇黄华
  • 2篇张行
  • 1篇叶素珍
  • 1篇殷洪沛
  • 1篇柯涛

传媒

  • 8篇舰船电子对抗
  • 1篇雷达与对抗
  • 1篇航天电子对抗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相控阵系统的波束控制设计分析被引量:19
2007年
在相控阵系统中,波束控制系统的性能优劣严重限制了系统性能的发挥,不同的系统与功能任务要求对波束控制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对波束控制系统的要求作了分析,并分析介绍了波束控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方法,对于相控阵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林桂道
关键词:波束控制相控阵雷达电子战
基于信号采样的干扰信号产生技术被引量:1
2007年
目前电子对抗系统广泛使用的数字储频技术主要是通过采样、存储和复制产生干扰信号。阐述了基于采样技术的信号重构及其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分析了在此基础上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合成产生干扰信号的原理和方法。
林桂道
关键词:数字储频信号采样信号合成
超宽带相控阵天线的低副瓣设计被引量:9
2009年
探讨了在超宽带相控阵列天线上实现低副瓣的工程设计方法,提出了采用多阶量化幅相加权的方法实现发射阵和接收阵的低副瓣设计,并在一维线阵上给出了优化设计结果。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低副瓣特性及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殷洪沛叶素珍林桂道柯涛
关键词:超宽带相控阵天线低副瓣
互耦内监测法在高频端的工程实现
2019年
有源相控阵以其固有特点[1]正在成为现代战场的新宠,然而如何对这几百、几千乃至上万个通道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成为装备研发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所用的监测方法通常有外辐射法、互耦法、串馈法等,在舰船设备中鉴于设备装舰条件的限制,如何采取经济适用的监测方法成为了工程实现的约束,综合各方法的优缺点,互耦效应内监测方法成为了高频端设备的首选。
黄华林桂道
关键词:有源相控阵互耦效应
子阵级阵列加权置零综合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降低馈电网络的复杂度及设备研制成本,在大型相控阵天线中通常采用子阵的布阵方式。在子阵的基础上进行加权置零综合,通过推导将阵列置零操作转换成解一组线性方程组,进而采用Gram-Schmidt正交化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本文的置零方法,使得方向图改变较小,零点深度较深。在所需置零方向的邻近三点进行联合置零操作,零点宽度得以明显加宽,可用于工程实用。
黄华林桂道张行
关键词:子阵
瞄频干扰技术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介绍了雷达有源干扰中瞄频干扰的两种方法 ,并对两种方法的原理、使用及实现作了比较和分析。给出两种瞄频干扰的特点 ,并指出两种干扰方式的发展趋势。
林桂道
关键词:电子对抗有源干扰雷达对抗
基于Sigmoid函数的时域宽带DBF基带实现
2015年
推导了一种在基带实现的时域宽带数字波束形成(DBF)方法,并利用sigmoid函数来实现分数滤波,得到精确的时延量来减小或消除时域方法中的色散效应。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sigmoid函数的宽误差范围和小误差迭代继续的特点,来适应基带时域宽带DBF的特点,从而改善了波束性能和算法效率。
刘铸华林桂道
关键词:SIGMOID函数自适应算法
一种波束数目灵活可控的宽带光学多波束集成芯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波束数目灵活可控的宽带光学多波束集成芯片及方法,该芯片包括输入通道N个,每个通道含有M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独立处理单元N个,每个输入通道对应一个独立处理单元,各独立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级解波分复用模块、M个延...
张昀范晶晶林桂道余博昌盛骥松陈奇
文献传递
基于色散光纤棱镜的光控多波束接收技术研究
2020年
相比于基于改变光纤物理长度的光真延时波束形成技术,基于色散光纤棱镜的光真延时波束形成技术具有延时精度高、光纤长度控制精度要求低、同时多波束结构相对简单、工程性好等特点。但随着光纤色散系数的增大,色散系数随波长的变化即色散斜率也越来越大,选用等波长间隔的激光器已无法实现波束形成。通过分析色散光纤色散斜率对光波束形成的影响,为激光器阵列波长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基于色散光纤棱镜的光控多波束接收技术具有良好的温度环境稳定性。
范晶晶林桂道
关键词:色散光纤色散斜率
一种光学宽带和差多波束形成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宽带和差多波束形成系统,包括天线阵面、激光器、电光调制器、波分复用器、光分路器、光波束形成网络、波分解复用器、光电探测器,及和差接收模块,其中天线阵面分上、下阵面,两个部分设置相同数量的通道;激光器、...
张昀范晶晶林桂道余博昌盛骥松陈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