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钦灵
- 作品数:38 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刮片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诊断子宫颈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评价宫颈刮片联合人乳头廇病毒HPV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同时宫颈刮片及高危HPV检测,对一项或两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380例病理结果阳性(CINⅠ、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宫颈刮片阳性者211例,敏感度为55.53%,HPVDNA检测阳性329例,敏感度86.58%,与宫颈刮片检测的敏感度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HPV检测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 杨钦灵
- 关键词:宫颈刮片HPV检测宫颈病变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孕前干预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9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孕前干预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妊娠后立即给予黄体酮或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患者给药至妊娠12周或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月份;小剂量组患者在计划孕前3个月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维生素E胶丸治疗,当患者D2聚体水平降至正常后,停阿司匹林可妊娠,继续口服维生素E胶丸;大剂量组患者阿司匹林给予量为150~200 mg/d,其余治疗同小剂量组患者;3组患者妊娠后均随访3~6月。观察治疗前及怀孕1月后患者血浆TXA2、PGI2水平的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患者怀孕1月后血浆TXA2、PGI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40.63%,小剂量组有效率为75.00%,大剂量组有效率为78.13%,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75、9.32,P<0.01);小剂量组、大剂量组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9,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孕前干预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较好。
- 杨钦灵陈丽华米建峰
- 关键词:阿司匹林维生素E复发性流产
- NK细胞对妊娠期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对妊娠期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孕妇10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糖、血脂各项指标。分析和比较两组孕妇的NK细胞活性及血糖、血脂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K细胞数量、CD4+/CD3+、CD4+/CD8+和CD56++CD4+/CD3+水平均降低(P均<0.01);CD8+/CD3+、CD19+/CD3+、CD18+/CD8+水平均升高(P均<0.01);CD28+/CD8+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IL-2水平降低(P<0.01),IL-6水平升高(P<0.01),IFN-γ水平降低(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NK细胞数量与TG(r=-0.603)、TC(r=-0.541)、LDL-C(r=-0.498)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HDL-C水平(r=0.537)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NK细胞数量减少、活性降低,可能通过改变不同表型细胞的含量参与免疫反应,引发其调节血脂能力降低,影响妊娠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生。
- 杨钦灵王立芳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妊娠糖尿病高脂血症
- 孕中晚期HCG、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相关性被引量:8
- 2013年
- HCG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测定可应用于诊断异位妊娠、先兆流产、葡萄胎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等不良妊娠结局。HCG水平可用于预测子痫前期一子痫、流产等。D-二聚体是交联的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是继发性纤溶的重要指征,对诊断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孕妇D-二聚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大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等有关。为了探讨妊娠中、晚期HCG、D-二聚体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分析孕中、晚期HCG、D2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妊娠结局提供临床依据。
- 杨钦灵谭云韦红卫吴丹华夏红卫
- 关键词:孕中期孕晚期D-二聚体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早期流产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早期流产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广西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首次实施常规体外受精和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后行新鲜胚胎移植获得妊娠的孕妇236例,根据妊娠后的结局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自然流产组42例,继续妊娠组194例。观察两组孕妇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Gn使用总量、获卵个数、受精方式、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分析影响早期流产的因素。结果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早期流产发生率为12.50%。两组不孕年限、自然流产数、人工流产数、BMI、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窦卵泡数、优胚数、胚胎移植(ET)数、Gn使用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FSH/LH)比值、获卵泡数、Gn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和FSH/LH比值为IVF-ET术后早期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IVF-ET术后早期自然流产有多方面原因,尤其与年龄、激素水平有关。针对不同年龄患者,需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密切监测妊娠后激素水平等,以降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率。
- 潘平山杨钦灵王立芳
- 关键词:早期流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自发性早产与自然杀伤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自发性早产与自然杀伤细胞亚群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IVF-ET术后早产者11例(IVF-ET早产组)、自然妊娠早产者25例(自然妊娠早产组)和自然妊娠足月分娩的产妇5例(正常妊娠组),测定外周血及母胎界面蜕膜组织中自然杀伤细胞亚群比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VF-ET早产组外周血中CD56^+CD16^+/CD56^+CD16^-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组和正常妊娠组[(5.35±3.54)比(3.00±2.97)、(1.54±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VF-ET早产组和自然妊娠早产组蜕膜组织中CD56^+CD16^+、CD56^+CD16^-自然杀伤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8.0±1.4)%、(7.6±3.8)%比(5.5±0.6)%,(15.4±2.4)%、(19.4±9.5)%比(12.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蜕膜组织中CD+56CD+16自然杀伤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是IVF-ET术后发生早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 潘平山赵江阳杨钦灵陈巧佩周晖登王立芳
- 关键词:早产母胎界面自然杀伤细胞
- 腹腔镜在妇科盆腔包块诊治中的应用
- 梁桂玲梁宁安洪红张桂萍苏小容黄少坤杨钦灵唐佳华陈丽华廖宁罗文意郑霞
- 盆腔包块在妇科疾病中占很大比率,有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输卵管卵巢炎性包块、宫外孕包块及卵巢肿瘤等。腹腔镜技术融诊断与治疗于同一过程,除了对盆腔包块进行定位、定性和镜下活检等诊断外,还可以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
- 关键词:
- 关键词:妇科疾病腹腔镜
- 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为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医院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300例产妇及分娩新生儿,按照实际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194例)与剖宫产组(106例),检测孕妇及新生儿HBV标志物及血清HBV-DNA,新生儿给与乙型肝炎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观察新生儿出生后24h、6个月时HBV母婴垂直传播状况。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出生儿在出生24h内、6个月时HBsAg、HBsAb、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组产妇HBV-DNA>106copies/ml分娩出生儿在出生24h之内、6个月时HBsAg阳性率为54.55%、25.00%,HBsAb阳性率为6.82%、90.91%,HBV-DNA阳性率为60.23%、22.73%,剖宫产组分别为为36.54%、9.62%,5.77%、96.15%,40.38%、7.69%,阴道分娩组以上不同时段HBsAg、HBV-DNA阳性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b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DNA较低时分娩方式对HBV母婴垂直传播影响不大,HBV-DNA较高时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建议HBV-DNA高水平时选择剖宫产分娩。
- 张婉婉朱虹陈赞儿叶元芬杨钦灵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分娩方式
- 顺铂辅助化疗在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顺铂辅助化疗对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病理确诊的102例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顺铂辅助化疗,对照组仅进行手术,随访观察比较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5年生存率、CA125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44,20.648,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4,10.727,7.826,6.937,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P<0.05)。结论顺铂辅助化疗对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杨钦灵
- 关键词:顺铂辅助化疗
- 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脐带绕颈病例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脐带绕颈仍以自然分娩占大多数,随着脐带绕颈周数增多,剖宫产术及阴道助产术比例增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增高。急诊剖宫产术者新生儿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选择性剖宫产术者(P<0.01,P<0.05)。结论:脐带绕颈分娩方式仍以正常分娩多见,其次为剖宫产分娩;对于脐带绕颈2周及以上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分娩方式宜选择剖宫产术。
- 杨钦灵
- 关键词:脐带绕颈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