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许丽

作品数:27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癌
  • 8篇骨癌痛
  • 8篇癌痛
  • 5篇动脉
  • 5篇术后
  • 5篇注射
  • 5篇小鼠
  • 5篇麻醉
  • 5篇老年
  • 4篇蛋白
  • 4篇镇痛
  • 4篇内注射
  • 4篇鞘内
  • 4篇鞘内注射
  • 4篇全麻
  • 4篇肺动脉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疼痛
  • 3篇痛行为

机构

  • 22篇南京大学医学...
  • 4篇南通大学第二...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27篇杨许丽
  • 15篇马正良
  • 13篇顾小萍
  • 11篇孙玉娥
  • 5篇张娟
  • 5篇郝静
  • 5篇朱炜
  • 4篇刘玥
  • 4篇刘麟
  • 4篇宋杰
  • 4篇朱洁
  • 3篇崔昕龙
  • 3篇申艳
  • 3篇倪坤
  • 3篇崔志明
  • 3篇周瑜
  • 2篇保国峰
  • 2篇王江
  • 2篇周峰
  • 2篇梁樱

传媒

  • 6篇中华行为医学...
  • 5篇国际麻醉学与...
  • 3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肥胖与代...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n=6):肿瘤+生理盐水组(C组)、肿瘤+氟比洛芬酯10 mg kg-1 d-1组(CK10组)、肿瘤+氟比洛芬酯25 mg kg-1 d-1组(CK25组)、肿瘤+氟比洛芬酯50 mg kg-1 d-1组(CK50组)和假手术组+生理盐水(sham组)。大鼠胫骨接种肿瘤14 d后,腹腔分别注射相应剂量氟比洛芬酯及生理盐水,每天两次,连续7 d。于造模前、后3、5、7、10 d及14、17、21 d给药前、后半小时测量左后足底机械性缩足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和行走痛行为评分。结果:在14、17、21 d给药后,与C组(2.67±1.03,2.13±0.96,1.73±0.43)相比,CK25组(5.00±1.10,6.00±1.26,6.33±0.82)、CK50组(6.67±1.03,7.00±1.10,7.67±1.51)大鼠PMWT明显增加(P<0.05);与C组(2.17±0.41,2.50±0.55,3.33±0.52)相比,CK25组(1.50±0.55,1.33±0.52,1.50±0.55)、CK50(1.10±0.63,1.17±0.41,1.00±0.63)大鼠行走痛评分显著减少(P<0.05);CK10组PMWT(3.60±0.89)和行走痛评分(2.50±0.55)与C组比较在d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7、21 d给药前,与C组比较,CK25组(5.33±1.03,6.33±0.82)和CK50组(5.67±0.82,7.00±1.10)PWMT值明显延长(P<0.05),CK50组(1.67±0.52,2.00±0.63)行走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CK25组(2.17±0.41)行走痛评分在d 21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可以剂量依存性缓解骨癌痛,镇痛效果持久。
胡正权杨许丽马正良顾小萍
关键词:骨癌痛氟比洛芬酯触诱发痛痛觉过敏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硬膜外注射对大鼠神经功能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布托啡诺硬膜外注射对大鼠神经功能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0~210g,于L1-2处行硬膜外置人PE-530导管,3d后,取无运动障碍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NS)组(C组,n=8)、布托啡诺组(B1组n=8,B2组n=8,B3组n=8)。C组硬膜外注射NS30μl,B1、B2、B3组分别硬膜外注射布托啡诺60,120和240斗g,都溶于30μlNS。置管成功后第1—5天给药,1次/d。在未给药时(11D)、第1~4天给药后6h(T1—4)及第5天给药后6h、24h、72h(T5~T7),各组行斜板试验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结果布托啡诺60μg组在各时间点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2组、B3组在.Y0~T3时间点,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给药后第4天(T4)BBB评分[(18.50±2.00)分、(16.38±2.33)分]和斜板试验[(58.75±5.17)、(59.38±3.20)°]比C组[(21.00±0.00)分、(65.00±3.78)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持续到T7。结论布托啡诺60μg连续给药对大鼠神经功能及行为学无影响,但布托啡诺120μg和布托啡诺240μg连续给药会损害大鼠神经功能,产生行为学的影响。
宋杰杨许丽崔志明保国锋刘麟
关键词:布托啡诺硬膜外BBB评分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对导尿管引发的老年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对留置导尿管引发的老年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全麻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60例老年男性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40):对照组(C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处理组(L组)、术前心理干预组(X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术前心理干预组(LX组)。记录患者入室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基础值(T0)、术毕(T1)、拔管后3 min(T2)、10 min(T3)、20 min(T4)、30 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记录拔管后患者因尿管刺激引发躁动的评分。结果 L组、X组及LX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对尿管刺激反应程度明显低于C组,苏醒期血压、心率也较稳定,尤以LX组降低为甚。与同时间点的L组及X组比较,LX组T2、T3、T4时间点MAP明显降低,0-2级躁动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预防、减轻全麻术后因导尿管刺激而引发的躁动,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保障了老年男性患者全麻复苏期生命安全。
孙玉娥郝静张娟杨许丽顾小萍马正良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心理干预导尿管术后躁动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接受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69例。A组给予七氟烷持续吸入麻醉,B组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前5 min(T_(0))、吸氧时(T_(1))、诱导后5 min(T_(2))、术中(T_(3))、术毕(T_(4))、睁眼时(T_(5))]的脑氧饱和度,恢复时间,以及T_(0)、术后48 h(T_(6))的认知功能。结果 T_(2)时,B组脑氧饱和度高于A组,T_(3)、T_(4)、T_(5)时,B组脑氧饱和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6)时,两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低于T_(0)时,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且不会对认知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杨许丽吴宇倪坤孙玉娥郝静羊妍朱剑锟陈思雯
阿片类药物硬膜外术后镇痛对产妇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阿片类药物用于剖宫产硬膜外水后自控锁痛(Pafient-controlled epidmal analgesia,PCEA)对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影响。方法术话行PCEA的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B组:0.008%布托啡诺;BR组:0.008%布托啡诺+0.2%罗哌卡因;MR组0.004%吗啡+0.2%罗哌卡因;R组:0.2%罗哌卡因,观察记录孕妇术后2h(T1)、4h(T2)、8h(T3)、12h(T4)、24h(T5)和48h(T6)的VAS评分、OA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MBP浓发、下肢SEP和神经功能结果T3、T4、T5时点的VAS评分,BR组[(1.64±0.38)分,(1.86±0.62)分,(1.93±0.67)分[和MR组(1.74±0.39)分,(1.91±0.58)分,(1.98±0.63)分]均低于B组(4.6±0.5)分,(4.6±0.3)分。(4.7±0.3)分]和R组(2.64±0.41)分,(2.83±0.91)分,(3.37±0.87)分(P〈0.05)];各组各时点的OAA/S评分无差异(P〉0.05);MR组的恶心(6例)、呕吐(2例)和腹胀(5例)的发生率高于余3组(P〈0.05);4组产妇术后48h的血清MBP浓度、SEP及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均左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低浓度的阿片类约物用于PCEA对血清MBP和SEP无影响。
宋杰杜伯祥崔志明周峰杨许丽保国峰刘麟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髓鞘碱性蛋白体感诱发电位
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
2022年
目的筛选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择期行LSG肥胖患者病例资料,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Ⅳ级,采用全身麻醉。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收集患者麻醉时间、术中药物使用情况、术中液体出入量等资料;收集患者术后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根据术后疼痛NRS评分将患者分为中重度疼痛组(NRS≥4分)和非中重度疼痛组(NRS<4分),对患者围术期全部变量进行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肥胖患者行LSG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23例患者,30例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9.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史和PONV是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术中使用地佐辛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OSAHS病史和PONV是肥胖患者行LSG后发生中重度疼痛危险因素;术中使用地佐辛是肥胖患者行LSG后发生中重度疼痛的保护因素。
杨许丽朱慧杰王玉孙喜太孙玉娥唐东亮
关键词:术后恶心呕吐
艾芬地尔重复鞘内注射对骨癌痛模型小鼠痛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艾芬地尔重复鞘内注射对小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C3H/HeJ小鼠随机分为肿瘤给药组(T组)、肿瘤对照组(c组)和假手术组(S组)。将含2×10^5个纤维肉瘤NCTC2472细胞的最小必需培养基(Ⅱ.MEM)注射到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模型。假手术组注入不含肿瘤细胞的α-MEM。T组在术后第14天开始,鞘内注射艾芬地尔5μl(10μg),每天1次,连续3天。C组和s组在相同时间点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溶媒。各组于接种前1天,接种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17天、第19天和第23天检测痛行为学指标,包括小鼠的自发抬足次数、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按照分组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小鼠,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脊髓腰膨大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肿瘤细胞接种后第14天,和s组及术前基础值相比,T组小鼠自发性抬足[(12.88±1.64)次]显著增加,PWMT(0.39±0.17)g和PWTL(11.59±1.67)S明显下降(P〈0.05)。脊髓NR2B蛋白(2.12±0.13)显著增加(P〈0.05)。肿瘤细胞接种后第17天,第19天,第23天,和第14天及C组相比,T组自发性抬足[(5.13±1.38)次,(4.70±1.58)次,(5.64±1.17)次]明显减少,PWMT[(1.10±0.65)g,(0.95±0.56)g,(1.05±0.26)g]和PWTL[(15.17±1.27)s,(15.93±2.18)s,(16.28±1.48)S]显著增加(P〈0.05)。脊髓NR2B蛋白[(1.42±0.17),(1.67±0.53),(1.14±0.79)]显著减少(P〈0.05)。结论重复鞘内注射艾芬地尔能显著改善骨癌痛小鼠的痛行为,降低脊髓NR2B蛋白。
杨许丽马正良朱洁崔昕龙梁樱申艳刘玥顾小萍
关键词:艾芬地尔骨癌痛小鼠
云南白药对骨癌痛小鼠疼痛行为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对骨癌痛小鼠疼痛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骨癌痛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五组:NS组,造模10-14d每日生理盐水5ml灌胃作为模型对照;I组,艾芬地尔10μg,溶于生理盐水,容积5μl,术后14d通过椎管内单次注射;Y1、Y2和Y3组于造模10-14d每日分别用云南白药0.1、0.2和0.4mg/g体质量灌胃(云南白药溶于生理盐水中,容积均为5μl)。T组,另取8只小鼠,不做处理作为空白对照。观测各组术后14d小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和热痛觉缩足潜伏期(PWTL)痛行为学表现;同时检测术后14d脊髓背角浅层NR2B蛋白表达。结果术后14d,I组、Y2组和Y3组小鼠PWMT值大于T组,PWTL大于T组和NS组(P<0.05),脊髓水平NR2B蛋白表达小于T组和NS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抑制脊髓水平NR2B蛋白表达,可以减轻骨癌痛小鼠的疼痛行为。
朱炜杨许丽吴瑶马正良
关键词:骨癌痛
静脉全麻复合双侧颈丛浅神经阻滞对老年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估和比较双侧颈丛浅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和单纯静脉全麻对老年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实施单纯静脉麻醉,常规快速诱导。B组在麻醉诱导平稳10 min后实施双侧颈丛浅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2组术后12 h内、12~24 h、24~48 h患者PONV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同时点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和意识评分(Ramsay评分)。结果 A组术后12 h内、12~24 h PONV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24~48 h 2组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2组间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麻复合双侧颈丛浅神经阻滞对降低老年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PONV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作用。
朱炜杨许丽崔士和周路阳
关键词:甲状腺颈浅丛阻滞静脉全麻恶心呕吐
鞘内注射NR2B9c对骨癌痛小鼠的镇痛效应被引量:1
2012年
骨肿瘤患者疼痛剧烈,临床上还缺乏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介导的脊髓水平中枢敏化是骨癌痛发生的重要机制之-。NR2B亚基C末端的氨基酸残基可特异性地与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PDZ2结构域结合,有利于NMDA受体聚集于突触后致密区,并抑制NMDA受体内化,使含有NR2B哑基的NMDA受体在突触后致密区表达增多,介导了中枢敏化的发生。
崔昕龙孙玉娥杨许丽朱洁倪坤周瑜马正良顾小萍
关键词:骨癌痛镇痛效应鞘内注射NR2B亚基小鼠中枢敏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