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玉龙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矿业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煤岩
  • 3篇电位
  • 3篇煤岩体
  • 3篇分布式
  • 2篇单轴
  • 2篇单轴压缩
  • 2篇电阻率
  • 2篇动力灾害
  • 2篇瓦斯
  • 2篇瓦斯突出
  • 2篇煤岩动力灾害
  • 2篇煤与瓦斯突出
  • 2篇分布式监测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波法
  • 1篇地质
  • 1篇地质雷达
  • 1篇地质雷达法
  • 1篇电采暖
  • 1篇电磁辐射

机构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杨玉龙
  • 6篇李忠辉
  • 4篇王恩元
  • 2篇朱亚飞
  • 2篇李学龙
  • 2篇魏涛华
  • 2篇冯俊军
  • 2篇刘贞堂
  • 2篇刘永杰
  • 2篇杨文明
  • 1篇陈鹏
  • 1篇张薇
  • 1篇严干贵
  • 1篇刘杰
  • 1篇陆智斐
  • 1篇何淼
  • 1篇苏飞
  • 1篇康俊亮

传媒

  • 2篇煤炭学报
  • 1篇中成药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矿安全
  • 1篇工矿自动化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分布式煤岩动力灾害电位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煤岩动力灾害电位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在煤岩巷道表面或钻孔内分布式布置若干监测电极,电位监测仪连续实时采集煤岩体受载产生的电位信号差,根据电位信号差的分布和变化,采用区域临界值和动态趋势相结合的方式对...
王恩元杨玉龙李忠辉
文献传递
基于集对理论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文章以集对理论为基础,结合相似数确定权重的方法,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选取了钻屑量、瓦斯涌出初速度、解吸强度、电磁辐射强度和电磁辐射脉冲5种预测指标,运用相似权法确定了各预测指标的权重。利用该模型对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价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永杰李忠辉何淼陆智斐杨玉龙苏飞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电磁辐射
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探讨被引量:12
2014年
介绍了目前测试巷道围岩松动圈的不同方法及其测试原理,讨论和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声波测试法技术成熟、方法简单,但在软岩层中很难适用;多点位移计和多点应力计法可以实时监测巷道围岩的位移或应力变化,但其测试精度有限;地震波法测试精度高,但设备昂贵且安装复杂;地质雷达法不需钻孔,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但测试成本较高;电阻率法对仪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且对电极布置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钻孔摄像法的图像清晰度受限于钻孔内恶劣的环境条件及摄像头的像素。因此,每一种测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实际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巷道围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以便准确测定巷道松动圈大小。
蔡冠楠李忠辉杨玉龙康俊亮
关键词:声波法地震波法地质雷达法电阻率法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布式电采暖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调度被引量:29
2020年
分布式电采暖具备可时移特性,能够作为需求响应资源,但其数量多、单体容量小,调度中心难以直接控制,且传统优化方法难以满足调度时效性。应用深度学习实现了无需热力学模型分析户用电采暖单元温变–功率动态关系,构建了包含负荷聚集商和楼宇级控制的调度架构。提出改进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deterministicpolicygradient,DDPG)算法作为楼宇级控制策略,构建了改进算法的框架及网络结构,网络训练收敛后可用于在线决策控制。日前调度场景下改进算法在线应用耗时仅耗时0.35s,且在多维度输入场景收敛能力更优。深度学习描述电采暖单元温变–功率关系的有效性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证实。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架构相比现行模式更易通过实时电价动态增加/降低引导电采暖负荷减少/增多,提高了电采暖负荷侧需求响应能力;同时使等效负荷标准差由65.6kW降低到37.3kW,减小聚合负荷峰谷差;在保障用户热舒适前提下,用户费用由1031.4元降低到936.1元,减少了用户成本,实现了调度户用电采暖参与需求响应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严干贵阚天洋杨玉龙张薇
关键词:电采暖需求响应优化调度人工智能
煤岩体采动破坏电位响应特征规律研究
煤岩动力灾害的频发严重制约了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近年来,地球物理方法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研究方面逐年升温,其中煤岩电位监测方法在定位监测及抗干扰能力方面有较高优势,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目...
杨玉龙
关键词:煤岩破坏相似材料模拟
文献传递
单轴压缩下混凝土孔洞内壁表面电位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建立的孔洞混凝土表面电位测试系统,测试了含孔洞混凝土内壁单轴压缩下的表面电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受载破坏过程有表面电位产生,载荷前期表面电位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强,载荷增长越快,电位幅值变化越大;电位信号变化较载荷具有超前性,混凝土主破裂时电位波动最剧烈;电位信号的突增和电位幅值增长率的突变可作为孔洞混凝土破裂的前兆特征。通过对孔洞混凝土内壁表面电位的研究,加深了对孔洞混凝土破坏微观机理的认识,为将来用表面电位技术监测巷道及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做了基础性实验研究。
刘贞堂李学龙李忠辉刘永杰杨玉龙冯俊军
关键词:混凝土单轴压缩前兆特征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
2024年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以期为肝纤维化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以肝纤维化为主题,收集、整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为本研究数据来源,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9、SPSS Statistics 22.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复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134个中药复方中,涉及159味中药,总用药频次为1437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有31味,最常用的单味中药是丹参;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甘、辛味居多,药物归经多归于肝经、脾经,用药频次分析提示排名前3位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表明,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有8组,因子分析提取11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归为6大类,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为丹参、赤芍、鳖甲、黄芪、白术、白芍、柴胡、当归。结论: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基本治法为活血化瘀、理气扶正、清热利湿,核心处方对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遣方用药具有借鉴意义。
魏涛华钱南南宋宇琪郝文杰杨玉龙杨悦杨玉龙
关键词:肝纤维化中药用药规律关联规则聚类分析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肝豆扶木汤调控铁死亡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作用
2023年
目的探究肝豆扶木汤对Erastin诱导的肝癌细胞HepG2铁死亡的影响,以及对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轴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BATMAN-TCM数据库获取肝豆扶木汤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检索铁死亡相关靶点,将所得的肝豆扶木汤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与铁死亡相关靶点进行交集筛选后,再借助CB-Docking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对结合度较好的靶点进行细胞实验初步验证。体外细胞实验构建Erastin诱导的HepG2细胞铁死亡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和肝豆扶木汤低、中、高剂量组,检测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细胞P53、SLC7A1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肝豆扶木汤中有效成分共215种,潜在靶点1741个,铁死亡相关靶点275个,其中Relevance score≥3的共23个。取交集后,肝豆扶木汤中活性成分为19种,铁死亡相关靶点为11种。肝豆扶木汤关键有效成分与靶点SLC7A11、P53、VDAC2/3、ACSL4、HMOX1、ALOX15、PRKAA1等均有一定的结合活性,其中与SLC7A11蛋白靶点结合能力最强。肝豆扶木汤能提高细胞GSH、ROS、MDA水平(P<001),上调SLC7A1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P<001),下调P53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肝豆扶木汤可能是通过调控SLC7A11/GPX4轴来抑制Erastin诱导肝癌细胞HepG2铁死亡的发生,从而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郝文杰杨文明魏涛华魏涛华杨悦钱南南杨玉龙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细胞实验
煤岩摩擦过程表面电位特征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实验研究了煤岩摩擦过程中表面电位及其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了煤岩摩擦表面电位变化机理。结果表明:煤岩摩擦过程中有表面电位产生,并且与载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煤岩摩擦过程分别经历了静摩擦阶段和动摩擦阶段,且动摩擦阶段的表面电位信号强于静摩擦阶段。岩石摩擦过程表面电位信号基本呈正负双向突变,摩擦面两侧表面电位极性相反,具有对称性;煤样摩擦过程表面电位信号基本呈单向突变,摩擦面两侧表面电位极性对称不显著。煤岩摩擦引起表面电位发生变化可由摩擦起电、热电子发射和场致电子发射等机制解释。
杨玉龙李忠辉王恩元朱亚飞刘杰李学龙
关键词:煤岩
一种分布式煤岩动力灾害电位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煤岩动力灾害电位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在煤岩巷道表面或钻孔内分布式布置若干监测电极,电位监测仪连续实时采集煤岩体受载产生的电位信号差,根据电位信号差的分布和变化,采用区域临界值和动态趋势相结合的方式对...
王恩元杨玉龙李忠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