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20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寒武系底部几种磷酸盐化保存的蓝菌类化石被引量:15
- 2007年
-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于我国寒武系底部磷矿层中的微型蓝菌类化石4属4种,其中Girvanella sp.和Spirellus columnaris产于新疆阿克苏、乌什玉尔吐斯组和云南会泽、安宁朱家箐组中谊村段,Endoconchia lata产于四川峨眉灯影组麦地坪段,Cambricodium capilloides和一块属种名未定的化石产于陕西宁强灯影组宽川铺段,从而丰富了我国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层中的蓝菌类化石。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微型蓝菌类化石有直接磷酸盐化保存和钻孔磷酸盐铸模保存的两种保存方式。
- 钱逸李国祥蒋志文陈孟莪杨爱华
- 关键词:蓝菌寒武系底部磷酸盐化
- 提高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教学效果的研究:以南京大学基础地质认识实习为例
- 地质学是认识和了解地球的学科,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以南京大学基础地质认识实习为例,总结了近年...
- 解国爱王宝军王博许宝田杨爱华张勇
- 关键词:基础地质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学效果
- 新疆寒武纪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被引量:16
- 2009年
- 作者系统描述了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10属10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3个老种和4个未定种,它们是Shabaktiella multiformis sp . nov .,Ilsanella acuta sp . nov .,Xianfengella yuertusiensis sp .nov .,Parcaconus xinjiangensis , Protostenotheca xinjiangensis , Aldanella attlebo-rensis , Obtusoconus sp .,Yochelcionella sp .,Bemella sp .和Mellopegma sp .。上述10个属种基本上代表了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的面貌特征。文中介绍了本研究区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在国际学术界的意见分歧后,重申了以壳的对称性和有无肌痕确定纲级界线的最佳分类原则,提出了应用壳型划分目级分类单元和口缘形状、壳顶与口缘的相对位置划分科级分类单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不能接受把所有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通常被归入单板纲的做法,因为寒武纪早期一些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不一定符合单板纲的真实含义。文中还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建立的始单板纲(Eomonoplacophora)( Missarzhevsky ,1989) ,太阳女神螺纲( Helcionelloida) ,背壳肌纲(Tergomya)(Peel ,1991a ,b)和似腹足纲(Paragastropoda)(Linsley & Kier ,1984)等纲级的新概念。还有一些早期软体动物专家将许多单板状(包括帽状和螺旋状)化石归入单板纲(Runnegar et al .,1976 ,1985) ,而另有一些中青年软体动物专家继承传统理念,将它们归入了腹足纲(Parkhaev in Alexander et al .,2001)。钱逸和本格森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成了五大形态类别,未确定科级以上分类单元名称( Qian &Bengtson,1989)。总之,目前纲级分类单元界线不清,目级以下分类单元十分混乱,在没有全面清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百余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单元之前,是难以统一本文研究的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我们认为在确定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演化谱系关
- 钱逸冯伟民李国祥杨爱华冯曼赵鑫肖兵
- 关键词: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寒武纪早期
- 山东长清张夏-崮山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环境演变被引量:3
- 2019年
- 在对山东张夏-崮山地区寒武纪4个代表性剖面野外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分模式将该地区寒武系和奥陶系三山子组下部层序地层分为12个三级层序,缺失低水位体系域沉积,相应显示有12次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沉积相与环境演变分3个阶段:寒武系第二统朱沙洞组丁家庄段和馒头组石店段为炎热干燥的蒸发潮坪阶段,蒸发作用强烈,海水盐度相对较高;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下页岩段至上页岩段中部为炎热潮湿的混合沉积潮坪-浅滩阶段,海水盐度趋于正常,适宜三叶虫等底栖动物生存和繁衍;馒头组上页岩段上部至炒米店组为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阶段,其中崮山组底部为外缓坡,显示海平面快速上升,海水由浅相对变深,碳酸盐岩台地被淹没。该地区排碧阶("长山阶")底部的海绿石生物碎屑灰岩凝缩层为最大海泛期沉积,是寒武系第四统底界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范庄一带寒武系第十阶("凤山阶")末期至早奧陶世特马豆克初期为内缓坡上部潮坪环境,白云岩化增强。
- 杜圣贤杜圣贤高黎明范燕云陈军刘凤臣陈军杨爱华
- 关键词:沉积相沉积环境演变寒武系
- 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被引量:33
- 2021年
- 寒武纪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时期,各门类后生动物爆发式出现,标志着地球生命系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作为显生宙的第一个纪,寒武纪自1835年建立以来,经过180多年的研究,其年代地层框架已基本确立。中国的寒武系研究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地层分区及年代地层几经革新。近年来,中国寒武系综合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在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面也形成了若干新认识。本文基于对已有地层资料和新进展的分析整理,以组为基本单元,以生物地层和化学地层为依据,以对比表的形式总结和梳理了中国寒武系8个地层区129条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和建议。
-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杨爱华李国祥袁金良张俊明
- 关键词:岩石地层地层分区寒武系
- 四川南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碳同位素地层学再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扬子台地作为中国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地层研究的重要区域,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生物地层序列。然而,扬子台地寒武系下部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在生物地层尚未得到很好限定的情况下,使用非生物地层标准,特别是碳同位素异常事件作为辅助标准来划分和对比寒武系下部地层值得尝试。本文选择四川南部乌斯河大桥剖面与范店剖面的灯影组和麦地坪组开展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结果显示乌斯河大桥剖面碳同位素值自下而上在稳定正值后,在麦地坪组底部出现了一次显著的负异常事件,由0左右快速降至-3.86‰;而范店剖面碳同位素值自下而上在稳定负值后,在麦地坪组上段出现了一次正异常事件,由-1.12‰左右快速升至3.43‰。在小壳化石生物地层学框架下,通过与扬子台地内其他地区寒武系下部典型剖面的碳同位素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后发现:乌斯河大桥剖面麦地坪组底部的碳同位素负异常事件为BASE事件;范店剖面麦地坪组上部碳同位素正异常的底部与Watsonella crosbyi首现点一致,是ZHUCE事件的可靠记录。本研究不仅补充了该地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信息,也为认识扬子台地不同地区间寒武系下部地层发育差异与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此外,通过综合分析华南、西伯利亚、蒙古和摩洛哥四个地区的经典剖面的同期地层碳同位素曲线与相关化石记录及同位素年龄的关系,本文认为碳同位素事件BACE与ZHUCE具有全球可对比性。虽然全球小壳化石的首现与BACE事件底部负异常的开始点不完全一致,但在有一定生物地层限定的情况下,结合同位素年龄, BACE事件可以作为寒武系底界对比的标志。而在大部分地区, ZHUCE事件底部与Watsonella crosbyi首现点一致,具有作为寒武系纽芬兰统第二阶地层划分对比辅助标准的潜力。
- 熊轶伟潘兵潘兵吕苗孙晓娟杨爱华朱茂炎
-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灯影组小壳化石
- 皖南、浙西寒武系黄柏岭组和荷塘组的年代地层学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皖南和浙西地区寒武系下部黑色岩系地层发育差异明显,常见的岩石地层单位为黄柏岭组和荷塘组。近年来在岩石地层清理中,黄柏岭组和荷塘组的定义被不断修订。随着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精度的提高及科研和生产的需要,皖南和浙西地区寒武系下部黑色岩系的划分和年代地层对比需要进一步明确。着重从三叶虫盘虫类的生物地层学与岩石地层学的角度讨论了黄柏岭组和荷塘组年代地层和它们的穿时性问题,认为黄柏岭组为跨时代的岩石地层单位,下段至中段下部时代可能为筇竹寺期,中段中上部为沧浪铺早期,上段为沧浪铺中期至龙王庙期。休宁蓝田荷塘组底部的石煤层与东至庞汪村剖面黄柏岭组底部的石煤层时代可能相当。而浙西地区的荷塘组与皖南地区的荷塘组时代差异巨大,两者底部石煤层底界为不等时面,因此不能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两个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的年代对比应具体剖面具体对待。
- 杨爱华朱茂炎张俊明
- 关键词:年代地层学黑色页岩寒武系
- 地质工程专业普通地质认识实习教学的思考
- 文章针对地质工程专业中基础地质学的重要性和普地实习野外教学实际,提出在普地实习中融入地质工程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从岩石基本地质特征、力学问题和具体工程地质问题3个方面将基础地质学与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进行融合、交叉。从而拓展学...
- 许宝田张勇王博杨爱华解国爱
- 关键词:地质工程实习教学
- 扬子地台早寒武世古盘虫类的地层分布及其古地理控制被引量:12
- 2005年
- 早寒武世早期的黑色页岩系在扬子地台非常发育,但由于具有时代标志的化石稀少,这套黑色页岩系的层序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古盘虫类化石是早寒武世黑色页岩系中仅有的具有地层意义的化石类别,然而它们的分类混乱、层位不清,限制了其在地层对比中的应用。在古盘虫类分类重新厘定的基础上,通过对Tsunyidiscus的4个种和Hupeidiscus orientalis地层分布的系统总结,认为T .aclis和T .armatus的层位限于筇竹寺早期,T .niutitangensis和T .tingi的层位主要是筇竹寺晚期,只有T .tingi延伸至沧浪铺早期。而H .orien talis在筇竹寺晚期开始出现,到沧浪铺早期繁盛。因此它们的层位分布特征可以用于地层学对比。通过对华南地区古盘虫类古地理分布和沉积相与环境分析,我们认为古盘虫类的分布受海平面升降、海水浑浊度、水深、含氧性等古海洋环境因素的控制。T .armatus和T .aclis分布于近滨—远滨及外陆架上,适应水体平静,水动力能量较低,低沉积速率的相对较深的海域;T .tingi和T .niutitangensis在开阔的外陆架区域大量繁盛,T .niu titangensis生存在具有分层结构海洋的贫氧带和富氧带,海水较深,水体平静;而H .orientalis在陆架边缘灰岩相中大量出现,适应于海水较深,水动力能量较低,浮游微生物丰富的洁净海水。
- 杨爱华朱茂炎张俊明
- 关键词:地层分布扬子地台早寒武世早期古地理分布陆架边缘碳质页岩
- 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被引量:78
- 2019年
- 寒武纪是显生宙第一纪,见证了动物的爆发式快速演化过程,标志着地球从微生物为主导的前寒武纪生态系统转变为以动物为特征的显生宙生态系统.然而,全球寒武纪地层对比困难,高分辨率年代地层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严重制约寒武纪地球-生命系统演化历史的研究.文章简要介绍国际寒武系四统十阶年代地层系统的形成历史和已经建立的幸运阶、鼓山阶、古丈阶、排碧阶和江山阶的定义与"金钉子"(GSSP),概述第二阶、第三阶、第四阶、第五阶和第十阶底界厘定工作进展,重点阐述寒武系底界的全球对比问题,以及寒武纪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在简要回顾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对以华南为基础的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进行了修订,新建肖滩阶作为中国寒武系第二阶.全面介绍中国华南、华北和塔里木三个主要构造地层分区寒武纪综合地层(生物地层、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并对中国不同地层分区寒武系底部地层发育特征、底界识别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对三个主要地层分区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出建议.
- 朱茂炎杨爱华杨爱华李国祥张俊明张俊明赵方臣苗兰云
- 关键词:寒武系地层金钉子GSSP地质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