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志
-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对我国法律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思考被引量:2
- 2012年
- 法律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面向法律事务、面向基层一线、高端技能型四个基本属性。我国法律高职教育存在诸多困惑。法律高职教育应当以"需求"为纽带,遵循基本办学规律,协同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应当正确认识难以对应法律职业和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的问题。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培养的高度统一,强化与法律事务工作的结合。精心营造育人环境,将整个大学生活作为树立职业理想,修养职业道德,锻炼职业能力,拓展职业素质的理性空间。
- 杨永志李兴刚
- 关键词:法律高职教育办学理念
- 反思我国法律高等职业教育的困惑被引量:2
- 2012年
- 我国法律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诸多困惑,根源为社会、学生、学校三方面原因,应当用科学的教育协同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科学定位须准确把握高等性、面向法律工作、面向基层一线、技能型的内涵。培养模式是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高度统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的工作追求。校外实习须做到'实'与'训'、'习'深入结合;充分认识校内实训的价值。着力打造品牌化、模块化、规范化的素质培育体系。法律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政法机关合作。
- 杨永志李兴刚
- 关键词:法律高职教育
- 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的规范与创新被引量:2
- 2011年
- 社区矫正是一种适用刑罚的强制性司法活动。在我国,社区矫正从试点到全面试行的实践,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会基础和司法环境。优化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应遵循人道、公平与正义、平等、保障人权等现代刑罚理念,构建多维联动的创新机制,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良性运行。
- 崔素琴杨永志
- 关键词:刑罚执行社区矫正
- 关于我国法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思考
- 2012年
- 法律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面向法律事务、面向基层一线、高端技能型四个基本属性。我国法律高职教育存在诸多困惑。法律高职教育应当以“需求”为纽带,遵循基本办学规律,协同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应当正确认识难以对应法律职业和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的问题。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培养的高度统一,强化与法律事务工作的结合。精心营造育人环境,将整个大学生活作为树立职业理想,修养职业道德,锻炼职业能力,拓展职业素质的理性空间。
- 杨永志李兴刚
- 关键词:法律高职教育办学理念
- 食品安全的刑法规制被引量:1
- 2010年
-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案件频发,给经济、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损害我国国际声誉。刑法中规制食品安全的罪名,有的罪状规定过于笼统,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尽快制定,以便司法机关准确定性。同时,应加强行政监管,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搞好犯罪预防。
- 马章民杨永志
- 关键词:食品安全犯罪预防
- 我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体系的重构被引量:1
- 2006年
- 审视目前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构成理论,笔者认识到尊重和保障人权有作为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必要性。为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并将该原则提高到其应有的地位,本文通过审视目前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构成理论,尝试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犯罪体系的重构。
- 崔素琴杨永志
- 关键词:犯罪人权人权保障
- 高校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高等院校要健康发展必须首先明确其办学宗旨,即探索和追求高深学问、获取和传播真理与知识,强调其学术价值和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因此,高校应注意解决好校风建设、发展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等问题,办出特色,以保证自身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李君奇杨永志
- 关键词:高校办学宗旨办学特色校风建设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
-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权利实现之各方责任的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顶岗实习活动对于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各项权利实现受阻、权益受损的状况,为了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各项权利的实现,国家、学校、实习单位、行业四方应承担起各自应尽的保障责任。
- 郝静杨永志
- 关键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
-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权利实现之各方责任的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顶岗实习活动对于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各项权利的实现,国家、学校、实习单位、行业四方应承担起各自应尽的保障责任。
- 郝静杨永志
- 关键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
- 高职教育文科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高职教育文秘专业为例被引量:8
- 2010年
- 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兼具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高职专业课程的设置关系着高职教育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高职教育文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更是如此。高职教育文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坚持针对性与适应性、灵活性与开放性、实用性与实践性、持续性与发展性的原则,走"岗位→职责→能力→课程"的路线,构建特定能力型的课程体系。
- 李君奇崔广利杨永志王娜
-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