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作品数:11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天津市公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公安局科技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先天性第一跖骨短缩1例报告 2013年 患者男,28岁,因双侧第一跖骨短缩20余年入院,查体:双足第一跖骨短缩畸形,约与第4趾同长。术前跖骨X线测量:(与第2趾末端对比)左侧短缩1.8cm,右侧短缩1.7cm(图1)。 邢丹 宋东辉 马信龙 杨杰 陆军 曾宪帆 张蔚然关键词:先天性 金天格胶囊对大鼠长骨干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金天格胶囊对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应用Micro-CT技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内微结构的观察。[方法]将4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建立股骨干闭合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术后第3天始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每组于造模后2周及8周两个时间点各处死实验动物10只。对患肢股骨进行取材后,大体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通过X线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分,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测量骨痂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恢复率,利用Micro-CT技术计算骨痂的总体积(TV)、骨体积(BV)及骨体积分数(BV/TV%)并对骨痂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Micro-CT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的TV值高于对照组,但两者的BV及BV/TV%值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骨痂的最大载荷和最大载荷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两组的X线评分、TV值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恢复率、BV值及BV/T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天格胶囊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主要表现在骨折早期它会促进软骨痂的形成,骨折后期加速骨痂的矿化,提高骨折愈合的力学性能。 张蔚然 陆军 宋东辉 曾宪帆 王威 杨杰关键词:骨折 动物模型 MICRO-CT 生物反馈联合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氨甲环酸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功能、输血量及关节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7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初次行单侧TKA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0例。联合组患者术后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静脉输注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金属蛋白酶-3(MMP-3)的水平,并记录围术期出血量及输血情况。结果治疗后,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LKS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KSS评分高于对照组;联合组围术期失血量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关节液炎性因子IL-1β、TNF-α、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氨甲环酸可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少围术期失血量,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杨杰 王丽关键词:生物反馈疗法 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炎性因子 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ApaⅠ、TaqⅠ、FokⅠ和Cdx-2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 Ⅰ、Apa Ⅰ、TaqⅠ、Fok Ⅰ和Cdx-2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杨杰 邢丹 宋东辉 陆军 曾宪帆 张蔚然 王威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 META分析 脉冲电磁场红外治疗仪联合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LD-5型脉冲电磁场红外治疗仪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公安医院2019年4月~2020年2月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脉冲电磁场红外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2.73%(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红外治疗仪联合腰椎牵引治疗LDH的疗效满意。 杨杰 王丽 吴涛关键词:腰椎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Logistic回归分析非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的因素 2015年 目的评价锁骨中段骨折后经非手术治疗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风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非手术治疗的145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其中16例患者不愈合。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评估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风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变量分析,不愈合明显增加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骨折移位和粉碎性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吸烟、骨折移位和粉碎性骨折是独立的风险因素。结论锁骨中段骨折经非手术治疗不愈合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吸烟、骨折移位和粉碎性骨折是不愈合的独立风险因素。 杨杰 陆军 曾宪帆 张蔚然 王威关键词:锁骨骨折 非手术治疗 不愈合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23例 2013年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手术的适应证、术式选择以及操作要点。方法:23例复发患者中,1例行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融合手术治疗,22例采用微创后入路椎板开窗、椎管探查术治疗,采用Nokana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游离髓核未取净或残留髓核再突出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占44%。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作为再手术的治疗方法,优良率达87%,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VA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只要不出现椎管内广泛粘连或腰椎失稳、滑脱,小切口椎板开窗是理想的再手术术式。 曾宪帆 宋东辉 张蔚然 杨杰 王威关键词: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手术方式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Meta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OVID和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7月,查找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采用止血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使用止血带可以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WMD=-203.62,95%CI(-281.74,-125.49)],但会增加术后出血量[WMD=79.43,95%CI(13.40,145.45)],使用止血带并没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WMD=-6.36,95%CI(-13.62,0.90)],两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率亦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对总失血量、手术时间及血栓性栓塞病的发生率没有影响。 陆军 宋东辉 曾宪帆 杨杰 张蔚然 王威关键词:止血带 全膝关节置换术 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ApaI、TaqI、FokI和Cdx-2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Ⅰ、ApaⅠ、TaqⅠ、FokⅠ和Cdx-2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 杨杰 邢丹 宋东辉 陆军 曾宪帆 张蔚然 王威关键词:椎体骨折 维生素D受体基因 META分析 文献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机制及检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胫骨平台骨折是发生于胫骨近端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暴力且可能伴随轴向加载力。其骨折损伤机制多样、骨折结构复杂,且容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对治疗的方案要求较高。临床上不同骨折分型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正确的骨折分型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影像学手段是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重要依据,其中X线检查是胫骨平台骨折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是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复杂且胫骨平台骨质重叠,使得仅使用X线平片检测无法对骨折伤情进行客观评价。CT扫描图像能够对不同层面骨折情况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为关节压缩处的解剖学结构变化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然而,该技术对于平台处软组织情况提供的信息较差。MRI检查能够全面客观地提供膝关节骨损伤及软组织损伤等多方面的信息,但检查费用及仪器费用较高。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技术以及动脉造影亦能够为医生提供多角度骨折位置的损伤情况信息。本文就这些方法的优劣进行总结,为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杨杰 王丽 吴涛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