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7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3篇蛋白
  • 2篇电生理
  • 2篇心病
  • 2篇心肌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脏
  • 2篇血浆
  • 2篇膜蛋白
  • 2篇颗粒膜蛋白
  • 2篇肌病
  • 2篇冠心病
  • 2篇肥厚
  • 2篇肥厚性
  • 2篇Α-颗粒膜蛋...
  • 1篇蛋白测定
  • 1篇多发性肌炎
  • 1篇心房
  • 1篇心房纤颤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长春医学高等...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12篇杨平
  • 5篇赵林阳
  • 5篇孟繁波
  • 3篇曾红
  • 2篇孙雯
  • 2篇周方君
  • 2篇孙文伟
  • 2篇柳林
  • 1篇魏大愚
  • 1篇杨艳丽
  • 1篇王文志
  • 1篇贺玉泉
  • 1篇孙平辉
  • 1篇周方钧
  • 1篇云庆军
  • 1篇张丹木
  • 1篇谢益坚
  • 1篇张木兰
  • 1篇张杰
  • 1篇王大伟

传媒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急诊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硝酸异山梨酯改善冠心病缺血区域血流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 :临床上应用一种较客观简单方法评价硝酸异山梨酯改善冠心病缺血区域血流量的作用。  方法 :采用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 Tc- MIBI)灌注断层显像展开图法评价药物治疗前后缺血心肌的面积变化 ,以面积变化来反应缺血区域血流量的变化。  结果 :阈值 6 5 % :治疗前缺血心肌面积 6 1± 4cm2 ,占整个左心室面积的 (32± 6 ) % ,治疗后缺血心肌面积 5 3± 7cm2 ,占左心室面积的 (2 6± 7) % ;阈值 5 5 % :治疗前缺血面积 32± 6 cm2 ,占整个左心室面积的 (17± 6 ) % ,治疗后缺血心肌面积 2 9± 3cm2 ,占左心室面积的 (15± 3) %。核素面积的改变与心绞痛和缺血 ST- T的变化相一致。  结论 :硝酸异山梨酯可以改善冠心病病人缺血区域血流量 ;灌注断层显像展开图是评价其作用的可行方法。
孟繁波杨平徐文贵赵林阳张木兰
关键词:冠心病硝酸异山梨酯血流量
冠心病患者血、尿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1995年
为探讨β2微球蛋白测定在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功能损害程度中的作用,本文测定了54例(同时伴高血压患者19例)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其结果表明: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均高于正常人,且伴有高血压患者的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更明显。提示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杨平吕宝君徐万武陆晓英
关键词:微球蛋白冠心病高血压
生长激素对心脏的影响(附78例分析)
2002年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内源性或外源性)可以使左心室增厚、心肌收缩力增加.生产激素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已引起人们注意.
孟繁波杨平孙平辉刘淑琴杨艳丽赵林阳张木兰周方君
关键词:生长激素肢端肥大症心脏损害心力衰竭副作用
Q-TC间期的早期改变在乙胺碘呋酮临床监测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乙胺碘呋酮对Q -TC 间期的早期影响及意义。方法 :按每公斤体重 15mg单次服用乙胺碘呋酮 ,然后对患者进行 72h血药浓度及心电图Q -TC 间期监测。结果 :血药浓度与Q -TC 间期延长及抗心律失常疗效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是 0 .70及 0 .74。Q -TC 间期延长与抗心律失常疗效的相关性更好 ,相关系数为 0 .99。Q -TC 间期较用药前平均延长了 (13 .8± 3 .9) % ,疗效明显 ,无与此有关的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服用乙胺碘呋酮时Q -TC 间期的延长是一定血药浓度及发挥疗效的标志 ,Q -TC 间期延长 2 5 %可能仍属安全范围。
徐茂凤袁兆新李永杰杨平孟繁波孙雯
关键词:Q-TC间期延长血药浓度抗心律失常乙胺碘呋酮
膜片钳技术记录人重组生长激素对豚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孟繁波杨平武毅孙雯张文杰赵林阳周方君张木兰
关键词:膜片钳技术人重组生长激素电生理
选择性刺激犬窦房结及房室结脂肪垫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心脏脂肪垫(CFP)含有支配窦房结(SAN)及房室结(AVN)的副交感神经纤维节。本文通过选择性刺激SAN及AVNCFP,观察其对SAN功能及房颤(AF)时房室传导的影响,以明确SAN及AVNCFP的神经功能分布特点。方法:取犬33只,经开胸直接刺激SAN及AVNCFP。刺激能量由0mA逐级增高直至AF诱发(频率20Hz,脉宽0.2ms)。分别测量不同能量状态下窦性周期长度(SCL)及AF诱发阈值。AF诱发后,继续逐级增加刺激电流直至最大值10.0mA。记录诱发AF的连续10个RR间期,取其平均值。结果:75.8%犬SANCFP刺激延长SCL>50%,无一只犬AVNCFP刺激延长SCL>10%。100%犬在SAN和AVNCFP刺激下诱发AF,阈值分别为(4.0±1.3)mA及(4.5±1.5)mA。直接SAN及AVNCFP刺激均延长AF的RR间期。结论:直接SAN及AVNCFP刺激均增加AF诱发的易感性,并延长AF时的房室传导时间。同时SANCFP刺激还具有调节SAN的功能。
曾红杨平贺玉泉柳林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心房纤颤窦房结房室结心脏电生理
预激综合征
1995年
心房的冲动使整个心室或心室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动,或心室的冲动使整个心房或心房的一部分提前激动,称为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又称为W、P、W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检出率约为1%,70%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常为先天性异常之一。预激综合征亦可伴发于后天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肌炎、心梗、甲亢等,患者以男性多见,约占70%,多数患者因反复发作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而被发现,也有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无意中被发现者。 因预先激动发生在一部分心室肌,此一激动不经正常的心脏传导系统传布,而是沿心室肌传布,故较正常传导缓慢。心电图上QRS波群的初起部分呈现模糊、钝挫、形成预激波。因其形态与希腊字母△相似,故常称之为σ波。由于一部分心室肌仍受沿正常房室传导途径传来激动的控制,所以QRS波群虽提前开始,但终止的时间仍与正常相同,从而使QRS间期加宽而且QRS终末部分光滑、尖锐、纤细。一般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杨平尹玉华张丹木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病理学症状
经导管化学消蚀心肌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附一例报告)被引量:55
1998年
经导管化学消蚀心肌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附一例报告)赵林阳王大伟杨平魏大愚周方钧杨海山郭喜田报道采用一种新的心脏导管技术治疗1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获得良好近期效果。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5岁,农民,住院号A21696。因胸闷痛、头晕4年,加重半年...
赵林阳王大伟杨平魏大愚周方钧杨海山郭喜田
关键词:心肌病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浆GMP-140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早期再通的关系。方法: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AMI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后2h、6h、12h、24h分别取血测定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依溶栓前临床间接指标及溶栓后90min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再通组(27例)和未通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中GMP-140的动态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浆GMP-14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溶栓后再通组与未通纷呈不同浓度的动态变化,溶栓未通组,GMP-140升高;溶栓再通组,则GMP-140降低,两组溶栓后6h、12h、24h血浆GMP-140浓度差异显著(P<0.001)。结论:AMI后血小板高度活化,血浆GMP-140与AMI的血栓形成、溶解及再通密切相关,其在溶栓后的迅速下降可望作为临床判断血管再通的新指标。
杨平柳林曾红孙文伟周方均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浆Α-颗粒膜蛋白溶栓治疗
肥厚性心肌病梗阻程度与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肥厚性心肌病梗阻程度与 QT离散度 ( 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 5 1例 ,梗阻型 2 8例 ,非梗阻型 2 3例 ,体表心电图分别测定 QTd 及校正后 QT间期 ( QTC) ,动态心电图统计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及程度 ,多谱勒超声测定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G) ,并比较二组间差异。结果 :肥厚梗阻与非梗阻型心肌病静息时 QTd 分别为 ( 61 .2±2 3.1 ) ms和 ( 4 7.0± 1 8.6) ms( P<0 .0 5 ) ,QTC 分别为 ( 60 .2± 2 4 .1 ) ms和 ( 4 7.2± 2 1 .6) ms( P<0 .0 5 ) ,发生 Lowns2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 71 .5 %和 2 1 .7% ( P<0 .0 0 1 ) ,LVOTG分别为 ( 70 .1± 2 3.8) mm Hg和 ( 1 3.2± 5 .8) mm Hg( 1 mm Hg=0 .1 33k Pa) ( P<0 .0 0 1 ) ;梗阻型心肌病LVOTG与 QTC 呈正相关 ( r=0 .48,P<0 .0 5 ) ,2 4 h室性早搏次数与 QTC 亦有良好相关性( r=0 .5 1 ,P<0 .0 1 )。结论 :肥厚性心肌病随左室流出道梗阻程度加重 ,QTd
王文志白波赵林阳杨平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