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同给药法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被引量:18
- 1995年
- 对45例使用庆大霉素(GTM)和丁胺卡那霉素(AMK)的住院病人,对其不同给药法进行了血药浓度的测定(TDX仪),同时监测肾功能。结果,GTM组16例(160mg/d,bid,im,连用5d)血药浓度C_(max)(μg/ml)4.0±0.9,峰值偏低。AMK组29例(400mg/d,分为qd与bid,im和iv),血药浓度qd与bid分别为(μg/ml):im组18.6±2.7与8.02±2.0;iv组17.2±4.0与7.2±2.9,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前、后肾功能监测均在正常值范围。本结果初步表明:qd给药法可提高抗菌效果,降低肾毒性。
- 黄祥杨永革杨学军田惠英梅巍
- 关键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血药浓度给药法
- 54例恶性肿瘤C-myc癌基因的扩增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54例恶性肿瘤C-myc癌基因的扩增研究尹勇,刘岳彪,陈亚军,杨学军,杨亦静,吴德政C-myc癌基因的扩增是Collins[1]和Favera[2]等首次报道的,他们发现前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等HL-60和这类病人的白血病细胞中C-myc扩增达8~32...
- 尹勇刘岳彪陈亚军杨学军杨亦静吴德政
- 关键词:基因MYC癌基因
- 庆大霉素给药后体内中分子物质和微球蛋白的变化
- 1993年
- 本文对16例使用庆大霉素(GTM)的志愿患者,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对体内中分子物质(MMS)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进行测定分析,探讨早期发现肾功能受损的客观指标,结果用药前后MMS 无显著变化(P>0.05)、β_2-MG 则有显著性变化(P<0.05)。本研究提示:对GTM 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用药病人,在监测血药浓度情况下,监测β_2-MG 变化是有临床意义的。
- 黄祥杨永革杨学军田惠英田茹敏周丕芝
- 关键词:庆大霉素中分子物质微球蛋白
- 外源性次黄嘌呤核苷对BGC—823人胃癌细胞株代谢特性表达的影响
- 1994年
- 本研究旨在为安全有效的给胃癌荷瘤者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体外实验的理论根据,探索以次黄嘌呤核苷抑制胃癌细胞攫取营养的能力,调整胃癌对宿主带来的代谢紊乱。 将冻存复苏的BGC—823人胃癌细胞株(由北京市肿瘤研究所提供)传代培养,以RPMI—1640液加10%灭活小牛血清为培养液,制备5×10~4/ml密度的癌细胞悬液。
- 张新国杨学军盛红张永忠
- 关键词:人胃癌细胞株BGC癌细胞增殖小牛血清细胞悬液
- 次黄嘌呤核苷对BGC-823人胃癌细胞株糖代谢调整作用观察被引量:9
- 1996年
- 肿瘤细胞内酵解酶的活性增强,是造成其异常代谢和出现恶病质的主要原因,降低肿瘤细胞的酵解酶活性对纠正肿瘤细胞的异常代谢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应用次黄嘌呤核苷对BGC-823人胃癌细胞株作用,结果显示:次黄嘌呤核苷作用后,培养肿瘤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反应颗粒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或消失,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结构改变。大剂量药物作用时,出现细胞变小及萎缩现象。结果表明,次黄嘌呤核苷可抑制BGC-823人胃癌细胞株酵解酶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主要的能量来源,调整其异常糖代谢过程,并促进机体竞争代谢底物,从而改善肿瘤患者的恶病质状况。
- 杨学军华益慰张新国修贺明贾太和
- 关键词:胃肿瘤糖代谢代谢紊乱次黄嘌呤核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