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患者
  • 2篇外鼻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结外
  • 2篇结外鼻型NK...
  • 2篇后患
  • 2篇鼻型
  • 1篇多叶准直器
  • 1篇咽肿瘤
  • 1篇预后模型
  • 1篇预后因素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射线

机构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安徽省肿瘤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7篇杨勇
  • 3篇胡逸民
  • 2篇唐玉
  • 2篇景灏
  • 2篇李宁
  • 2篇曹建忠
  • 2篇戴建荣
  • 2篇任骅
  • 2篇金晶
  • 2篇卢宁宁
  • 2篇王健仰
  • 2篇房辉
  • 1篇亓姝楠
  • 1篇王鑫
  • 1篇李晔雄
  • 1篇王淑莲
  • 1篇邓垒
  • 1篇张红志
  • 1篇陈波
  • 1篇刘跃平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0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的部位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部位分布,探讨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的影响因素,指导术后放疗的靶区设计。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14 年本院收治的7207 例行全乳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
赵旭冉王淑莲唐玉杨勇房辉王健仰景灏张江鹄孙广毅陈偲晔金晶宋永文刘跃平陈波亓姝楠李宁唐源卢宁宁任骅余子豪李晔雄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预后因素
基于双源光子模型的准直器散射因子新算法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准确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准直器散射因子(Sc)的计算模型。方法 建立双源光子束模型,将到达计算点的射线分成原射线和机头散射线两部分,原射线由位于靶点的点源产生,散射线由位于焦点外具有轴对称性的面源产生。并用一个反向散射修正因子对次级准直器的反向散射进行修正。结果 (1) 对于4 cm ×4cm ~40cm ×40 cm 的方野、长短轴比最大为10 的矩形野以及挡铅形成的不规则野,Sc 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最大偏差<0 .6 % 。(2) 等中心处射野设为10cm ×10cm ,源—电离室距(SCD)从75.5cm 到140 .0cm 变化时,Sc 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最大偏差< 0.4 % 。结论 该算法可用于准确计算不同SCD处的方野、对称和不对称矩形野、挡铅或多叶光栏(MLC) 形成的不规则野的Sc,是一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简单准确的计算Sc
杨勇张红志胡逸民
预测Ⅱ/Ⅲ期上段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个体生存的预后模型
目的 Ⅱ/Ⅲ期上段直肠癌根治术后是否还需要辅助放化疗,目前仍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对此部分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建立预后预测模型,预测5年个体生存情况,并探讨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意义.
王鑫金晶杨勇任骅冯燕茹房辉李宁肖琴刘文扬卢宁宁唐玉邓垒王健仰景灏
多叶准直器射野处方剂量的快速计算被引量:3
2000年
建立一种计算多叶准直器 (MLC)不规则射野处方剂量的快速方法。方法 考虑到MLC射野的边缘是台阶状、叶片位置坐标可以由治疗计划系统或与MLC配套的叶片位置产生器打印输出这两个特点 ,首先由叶片位置坐标计算出射野周长和面积 ,然后由面积周长比法计算出不规则野的等效方野边长 ,最后按照处理常规方野的方法计算处方剂量。结果 作为例子 ,计算了采用SSD技术的全脑全脊髓照射野和采用SAD技术的鼻咽癌面颈联合野的处方剂量。结论 这种方法适合于靶区参考点位于射野中心区域未被遮挡的情况。与Clarkson积分等其它方法相比 ,它具有快速简单的特点。
戴建荣胡逸民杨勇
关键词:多叶准直器处方剂量鼻咽肿瘤
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基于风险分层治疗决策研究
目的 探索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并建立基于风险分层的治疗决策.方法 分析2000-2011年全国10家单位1273例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例,其中单纯化疗患者170例、单纯放疗253例、化疗+...
杨勇朱远曹建忠张玉晶徐利明袁智勇吴君心王伟吴涛卢冰朱苏雨钱立庭张福泉侯晓蓉李晔雄
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局部区域控制率的提高与生存率改善的关系: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与系统综述
杨勇曹建忠兰胜民吴君心吴涛朱苏雨钱立庭侯晓荣张福泉张玉晶朱远徐利明袁智勇亓姝楠李晔雄
应用剂量梯度理论确定射线野参数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应用剂量梯度理论确定多野治疗方案时每个射线野的权重、楔形板角度及方向。方法 剂量梯度理论指出 ,在X(γ)射线野轴线附近区域内 ,平野的剂量梯度的方向与射线野轴线平行 ;楔形野的剂量梯度的方向与射线野轴线的夹角等于射线野的楔形板角度。对于多野治疗方案 ,为保证靶区剂量均匀 ,靶区范围内任意点总的剂量梯度必须为零 ,调整射线野权重或调整权重结合加楔形板的方法可使这一要求得到满足。依据这一理论 ,对于 2个野交角、3个野共面、3个野非共面这些情况 ,推导得到计算射线野权重、楔形板角度及方向的公式。结果 对颅内肿瘤的 2个野和 3个野非共面方案进行了设计 ,计算得到的靶区剂量是均匀的。结论 对于 2个野、3个野共面或非共面照射的治疗计划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直接确定射线野权重、楔形板角度及方向 ,避免了手工多次调整 ;对于 3个野以上共面或非共面情况 ,提出确定射线野权重。
戴建荣杨勇胡逸民翟万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