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蜀华

作品数:43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视网膜
  • 16篇网膜
  • 14篇青光
  • 14篇青光眼
  • 14篇细胞
  • 7篇神经节
  • 7篇神经节细胞
  • 7篇视网膜神经
  • 7篇视网膜神经节
  • 7篇视网膜神经节...
  • 7篇网膜神经节细...
  • 7篇小梁
  • 7篇节细胞
  • 5篇原位
  • 5篇视网膜厚度
  • 5篇手术
  • 5篇纯化
  • 4篇凋亡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机构

  • 24篇同济医科大学...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卫生部医政司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杜蜀华
  • 10篇胡竹林
  • 7篇周雄武
  • 6篇熊新春
  • 4篇魏厚仁
  • 3篇杨智宽
  • 3篇刘金华
  • 3篇薛蔚
  • 2篇杨智宽
  • 2篇王志涛
  • 2篇孙京华
  • 2篇杨业金
  • 2篇胡正
  • 2篇张泺
  • 2篇刘海霞
  • 2篇李勇
  • 1篇彭珠珠
  • 1篇赵凤梅
  • 1篇张文斌
  • 1篇刘磊

传媒

  • 9篇中华眼科杂志
  • 9篇眼科研究
  • 7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眼科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第一届世界华...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9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10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小梁移植术后植片组织学观察
1997年
目的了解小梁移植术后植片组织学变化特别是移植排斥反应状况。方法在兔眼上分别行自体原位小梁移植术和同种异体小梁移植术,术后7、15、30和60天取材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所有植片均具有大致正常的组织细胞构筑,存活的小梁网其小梁柱及小梁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植片区未见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结论兔同种异体小梁移植术后植片可以存活且有可能不遭受宿主排斥反应的攻击。
杜蜀华周雄武
关键词:青光眼排斥反应
压力对纯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胡竹林杜蜀华
采用Thy-1.1单克隆抗体纯化的Sprague-Dawley(SD)系乳鼠RGCs接种在铺有盖玻片的培养器皿内,培养12h及24h后用羊抗鼠FITC-Thy-1.1单克隆抗体鉴定。培养12h后将接种有纯化RGCs的盖玻...
关键词: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凋亡原位杂交免疫组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鼠角膜损伤前后的表达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正常及刮除部分角膜上皮3、6、12、24h后大鼠角膜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分布。结果:正常状态下,只有角膜缘干细胞和近前弹力层角膜上皮细胞表达EGFR。角膜上皮缺损后6h,损伤区角膜上皮均表达EGFR。当损伤后24h,角膜上皮缺损恢复时,在基质层内可见EGFR阳性基质细胞。结果表明:表达EGFR的角膜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在角膜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熊新春魏厚仁杜蜀华郝连杰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角膜损伤
L-精氨酸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对纯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 L-精氨酸 (L- arginine,L- Arg)和左旋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itro- arginine- m ethyl- ester,L- NAME)对纯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 gangal cells,RGCs)凋亡的影响。 方法 同化培养液培养抗体纯化的 Sprague- Dawley(SD)系大鼠 RGCs;在纯化培养的 RGCs中分组加入体积百分浓度为 1× 10 - 6 、1× 10 - 5、 1× 10 - 4、1× 10 - 3、1× 10 - 2 、1× 10 - 1 mol/ L的 L - Arg及 L - NAME,培养 2 4 h后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硝酸盐含量、细胞的活性 ;培养 4 8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及细胞中 bcl- 2、bax及p5 3m RNA的表达。 结果 培养上清液中硝酸盐含量随着 L- Arg体积百分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随着 L-NAME体积百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低体积百分浓度时 ,随着 L - Arg和 L - NAME体积百分浓度的增加bcl- 2 m RNA表达逐渐增高 ,bax及 p5 3m 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高体积百分浓度时则相反。 结论 L - Arg低体积百分浓度时能促进 RGCs的生长 ,高体积百分浓度时则促进细胞凋亡 ;L - NAME对 L -
胡竹林杜蜀华
关键词:L-精氨酸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药理作用细胞凋亡原位杂交
63例青光眼长期漏诊的原因分析
1997年
目的:分析青光眼长期漏诊的原因。方法:将近三年在青光眼专科门诊中所遇漏诊病人作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合并近视眼,白内障是青光眼漏诊的主要原因,分别为25/63(39.7%)、23/63(36.5%)。结论:在近视眼、白内障病人中,应注意视力减低与疾病程度相符否,否则应认真检查近视力,屈光、眼底和眼压及视野,以防青光眼漏诊。
杜蜀华
关键词:青光眼漏诊
干扰素α-2b对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为了解干扰素 α- 2 b(interferon alpha- 2 b,IFNα- 2 b)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抗滤过泡瘢痕形成的作用 ,将 36例患者 (4 2眼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1只眼。治疗组在小梁切除术当时及术后 3、 7、 14d注射 4× 10 5IU IFNα-2 b约 0 .6 m l,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追踪 4~ 8个月 ,平均 5 .8个月。结果发现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 90 .5 % ,6 6 .7% (P<0 .0 1) ,平均眼压为 (2 .0 2± 0 .6 4) k Pa,(2 .80± 0 .94) k Pa(P<0 .0 1) ;功能性滤过泡数为 18眼、 12眼 (P<0 .0 1)。两组均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提示 IFNα- 2 b能改善滤过泡功能 ,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成功率。
周雄武杜蜀华
关键词:干扰素Α-2B青光眼滤过手术
同种异体小梁移植术降眼压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了解同种异体小梁移植术后眼压下降机制。方法用氩激光重复照射7只猴眼功能小梁部分,建立开角型青光眼模型,行小梁移植术。分别于术后2、3、5个月在前房等压灌注下,以自体红细胞或亲合素胶体金做房水示踪剂,取植片和激光区小梁行透射、扫描电镜观察及超微组化研究。结果术后5/6只眼眼压降至正常;4只眼植片区在房角镜下见Schlemm管回血;电镜下植片小梁柱、网眼、细胞内吞饮泡、Schlemm管结构清晰,可见房水示踪物;植片区酸性粘多糖量较激光区更近正常。结论同种异体小梁移植术后小梁存活并具有排泄房水功能,认为此手术可谨慎用于某些青光眼的治疗。
杜蜀华刘金华周雄武刘海霞
关键词:小梁青光眼同种异体移植眼压
塞奥芬(Thiorphan)物质对离体兔虹膜括约肌的作用
1992年
研究了塞奥芬(Thiorphan)物质(10^(-9)mol/L~10^(-4)mol/L)可引起离体兔虹膜括约肌的收缩,增强10^(-9)mol/L~10^(-6)mol/L P物质所致的括约肌收缩,其作用不为阿托品所阻断。提示塞奥芬在神经肽P物质参与的瞳孔反应中有调节作用。
杜蜀华Theodore Krupin
关键词:P物质神经肽
视网膜厚度分析仪在眼科的应用
1999年
视网膜厚度分析仪是一种自动化的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裂隙灯生物显微镜系统。利用它可以获得视网膜的横断面像,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处理,从而得到后极部视网膜厚度的数据和地图。本文就视网膜厚度分析仪的系统组成。
杨智宽杜蜀华
关键词: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猴眼前房角组织恒压下的原位灌注固定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观察自制的前房恒压灌注装置对猴眼前房角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制的前房恒压灌注装置,在生理眼压下,原位灌注固定眼前房角组织,对房角组织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光镜和电镜下可见到完整的猴眼小梁网Schlemm’s管系统的结构。结论采用这种简单的前房恒压灌注方法,能获得生理眼压下的房角构形。
刘金华杜蜀华
关键词:前房角青光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