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香临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精神病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护理
  • 4篇分裂症
  • 2篇跌倒
  • 2篇住院
  • 2篇专科
  • 2篇精神病患者
  • 2篇精神分裂症病...
  • 2篇康复
  • 2篇护士
  • 2篇病患
  • 2篇病人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跌倒相关因素
  • 1篇医院临床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因及护理
  • 1篇社会康复

机构

  • 12篇泉州市第三医...
  • 1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2篇李香临
  • 2篇林贵兰
  • 1篇林姜
  • 1篇张惠阳
  • 1篇林惠燕
  • 1篇郑清荣
  • 1篇吴淑端
  • 1篇洪建荣
  • 1篇刘华杨
  • 1篇洪巧丽
  • 1篇施泉惠

传媒

  • 4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全科护理
  • 2篇当代护士(下...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2
2005年
李香临林惠燕
关键词:护患纠纷护理人员护理措施
重性精神障碍女性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障碍女性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女性重性精神障碍患者846例,统计保护性约束例数,并调查保护性约束患者年龄、病程、既往约束经历等;使用SPSS18.0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保护性约束患者415例,占比49.05%;保护性约束患者约束平均次数为(3.28±1.14)次,每次约束平均时间(8.62±2.31)h;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35岁、病程≤5年、精神分裂症、复发次数≤2次、内向、有既往约束经历、有攻击行为、有出走行为、有消极言行及治疗依从性差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构成比显著高于年龄>35岁、病程>5年、双相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其他疾病、复发次数>2次、外向、无既往约束经历、无攻击行为、无出走行为、无消极言行及治疗依从性优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保护性约束因素中由大至小依次为有攻击行为(OR=11.864)、有出走行为(OR=10.214)、有既往约束经历(OR=9.814)、治疗依从性差(OR=8.025)、精神分裂症(OR=7.033)、有消极言行(OR=6.816)、病程≤5年(OR=6.624)、年龄≤35岁(OR=4.258)、复发次数≤2次(OR=1.012)。结论:重性精神障碍女性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比例较高,约束时间长,有攻击行为、有出走行为、有既往约束经历、治疗依从性差、精神分裂症、有消极言行患者是保护性约束实施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梅玲李香临
关键词:影响因素
首次入院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2010年
总结分析了首次入院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包括环境改变、精神症状支配、心理压力、否认疾病等,并提出了护理对策。认为睡眠障碍可有多种诱发因素,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护士应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合理安排作息制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午、夜间睡眠及病情的观察,做好促进睡眠的护理,以保证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睡眠,促进患者康复。
林姜李香临
关键词:精神病睡眠障碍护理
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管理对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及减轻跌倒造成伤害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的4647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跌倒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与作为对照组的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的4504例精神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跌倒Ⅰ级、Ⅱ级、Ⅲ级伤害程度、无伤害跌倒事件上报率、跌倒风险管理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护理投诉及护理纠纷,对照组有1例因为跌倒引起纠纷,通过经济赔偿解决。结论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跌倒风险管理,既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及防范跌倒风险的能力,又能促进患者参与预防跌倒管理,有效降低和减轻跌倒造成的严重伤害,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林贵兰李香临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风险管理
开放式管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康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开放式管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康复的影响。[方法]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取开放式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式管理。病人入院和出院后4周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观察组出院后4周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康复。
施泉惠李香临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开放式管理社会康复
精神病专科医院整体搬迁护理风险管理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精神病专科医院搬迁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体会。[方法]成立搬迁安全管理小组,包括搬迁领导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病区搬迁组和搬迁护理协助团队,通过搬迁前风险评估,包括病人病情、人员培训、新病房环境以及急救设施评估,制订完善的搬迁方案,充分做好搬迁前的准备,保证病人搬迁期间的安全。[结果]2次搬迁病人303例,搬迁过程中病人病情没受到转运过程的影响,无一例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问题发生,无财产损失。[结论]实行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确保转运过程病人的安全。
郑清荣李香临
关键词:精神病专科护理风险管理
氯氮平联合电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电针疗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氯氮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采取电针治疗。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的副反应量评分(TE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McGil疼痛状态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TESS、PANSS评分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McGil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电针疗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纪娅如李香临洪巧丽
关键词:氯氮平电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护理危机成因分析与管理对策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危机成因及管理对策。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加以预防,使之化解、减弱,甚至使危机变为机遇,变成推动护理工作发展的契机,对医院潜在的护理危机进行预警、监测和妥善处理,从而使护理工作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黄瑞卿李香临
关键词:危机管理护理管理
影响精神专科医院临床护士焦虑、自我效能感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专科医院临床护士焦虑、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我院临床一线护士113名,对其进行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精神专科临床护士焦虑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P<0.001)。本组精神专科临床护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焦虑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低于非焦虑组(P<0.001)。结论:自我效能感水平可对精神专科临床护士的焦虑状态造成影响,两者之间呈负相关,便于了解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精神专科医院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焦虑等不良情绪较为突出,医院管理人员应给予足够关注度,改善临床护士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
刘华杨李香临王惠婷吴淑端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精神专科临床护士
随访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支持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了解随访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临床痊愈即将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进行12个月随访干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并进行复发率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SRS的总分和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随访时提供的家庭互动、社区康复信息支持、心理干预,有效帮助病人获得和利用社会支持,提高康复效果,减少疾病复发.
林贵兰李香临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随访干预社会支持康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