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韧 作品数:8 被引量:6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浙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胰岛素联合金芪降糖胶囊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中药金芪降糖胶囊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 SD大鼠,分为糖尿病组(DM组),胰岛素治疗组(I组),胰岛素+金芪降糖胶囊治疗组(I+J组), 金芪降糖胶囊治疗组(J组)和对照组(C组)... 张志勇 曹永葆 汪怿 李韧关键词:胰岛素治疗 细胞凋亡 糖尿病大鼠 文献传递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征,并分析治疗及转归,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14年7月34例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实施病原菌检测及针对性治疗,观察临床结局,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平均起病时间(27.39±9.18)d,主要症状有眼部刺激、视力下降;18例病原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52.94%,检出表皮葡萄球菌最多,有10株占55.56%;治疗后患者平均视力为0.28±0.11,脱盲率79.41%,41.18%患眼视力>0.3,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对视力恢复影响较大,尽早干预治疗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视力功能。 汪怿 李韧 徐洁慧关键词:白内障 术后感染 眼内炎 病原学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高糖高胰岛素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leaf,EGB761)在高糖高胰岛素作用下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活性的改变及其保护作用。方法用30mmol/L葡萄糖和(或)200U/L的胰岛素处理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48小时,分为高糖高胰岛素组:200U/L胰岛素+30mmol/L葡萄糖;高胰岛素组:200U/L胰岛素;对照组:普通低糖型DMEM培养(含葡萄糖5mmol/L)。提前0.5小时加入60μg/mL、120μg/mL的EGB761,观察对各组细胞的保护作用,48小时后用MTT法测定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活性。结果高糖高浓度胰岛素处理后Müller细胞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0或120μg/mL的EGB761能上调高浓度葡萄糖和高胰岛素处理后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活力,且在单纯高胰岛素组中更佳,与无EGB761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和高胰岛素在短期内可使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活性降低,一定浓度的EGB761可减轻高糖高胰岛素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损伤。 楼继先 胡昕倩 李韧 张志勇 王美钗关键词:视网膜MULLER细胞 银杏叶提取物 胰岛素 葡萄糖 EGB761 银杏叶提取物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启动区的多态性有关。眼部VEGF主要由视网膜Muller细胞分泌,视网膜Muller细胞VEGF的生成和调节机制、阻止和逆转DR的发生发展一直是DR研究的热点。 楼继先 胡昕倩 张志勇 李韧 王美钗关键词:药物作用 小神经胶质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的效果及对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眼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浙江医院收治的124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维生素针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维生素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视功能指标(视力、总灰度值)改善情况及眼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97%(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总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眼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视力功能。 汪怿 曹永葆 徐洁慧 李韧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 青光眼 阿托品凝胶联合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阿托品凝胶联合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浙江医院眼科收治的虹膜睫状体炎患者1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7例。对照组采用托吡卡胺扩瞳,研究组采用阿托品凝胶联合山莨菪碱滴眼液扩瞳。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并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5.06%)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较低,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 E)水平较低,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补体3(complement 3,C3)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品凝胶联合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汪怿 李韧 杨杰关键词:虹膜睫状体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糖尿病视网膜改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改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69例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用Hubbard法分析视网膜血管改变情况。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视网膜动脉狭窄程度和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迫征的严重度均明显增加。与不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相比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视网膜动脉狭窄程度和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迫征的严重度均明显增加,且前者与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法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然而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结论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患者中,应用Hubbard法评价视网膜血管改变的结果,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情况,可以间接地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 张志勇 曹永葆 李小燕 严学军 楼继先 汪怿 李韧关键词:糖尿病 高血压 冠状动脉造影 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