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莹

作品数:24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献血
  • 8篇献血者
  • 5篇无偿
  • 5篇无偿献血
  • 4篇血液
  • 4篇窗口期
  • 3篇新感染
  • 3篇发生率
  • 2篇形码
  • 2篇血情
  • 2篇血液筛查
  • 2篇血站
  • 2篇荧光聚合酶链...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聚合...
  • 2篇输血
  • 2篇条形码
  • 2篇无偿献血者
  • 2篇洗涤红细胞
  • 2篇流行率

机构

  • 22篇成都市血液中...
  • 3篇河南省红十字...
  • 3篇江西省血液中...
  • 3篇内蒙古自治区...
  • 3篇北京市红十字...
  • 3篇乌鲁木齐市血...
  • 3篇山东省血液中...
  • 3篇甘肃省红十字...
  • 2篇陕西省血液中...
  • 2篇云南昆明血液...
  • 2篇长沙血液中心
  • 2篇海南省血液中...
  • 2篇河北省血液中...
  • 2篇黑龙江省血液...
  • 2篇武汉血液中心
  • 2篇重庆市血液中...
  • 1篇广州血液中心
  • 1篇淮安市中心血...
  • 1篇江苏省血液中...
  • 1篇南京红十字血...

作者

  • 22篇李莹
  • 10篇高加良
  • 7篇赵欣
  • 7篇王欢
  • 5篇李文
  • 5篇傅雪梅
  • 4篇季茂胜
  • 4篇王乃红
  • 4篇洪缨
  • 4篇柳青
  • 4篇文远蓉
  • 3篇陈雪
  • 3篇李书平
  • 2篇刘涛
  • 2篇邱艳
  • 2篇王林
  • 2篇陈迎春
  • 2篇刘佃雨
  • 2篇何毅
  • 2篇冯惟萍

传媒

  • 5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2014中国...
  • 2篇北京医学
  • 2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四川省第七次...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献血条形码在全血采集中的应用
为杜绝人为因素导致的血型录入错误,重新设计献血条形码,建立血型标识系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读取和核对,确保血型信息录入的正确性。新型献血条形码可确保血型标识,采血留样正确,血型信息录入正确,可最大限度避免避血液标本标...
汤传敏洪缨李莹李倩苏磊
文献传递
成都地区献血者HIV流行率、新感染发生率和窗口期输血残余风险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献血者HIV流行率,新感染发生率,以及核酸检测系统引入前后窗口期输血残余风险。方法统计2011~2012年献血者资料,以确认HIV阳性的献血者数量计算HIV流行率,以重复献血者发生阳性转化的数量,和所有重...
王欢高加良李书平赵欣季茂胜陈雪李莹
关键词:流行率HIV献血者感染发生率窗口期
文献传递
围手术期低温症对失血与输血的影响
2009年
由麻醉所致的体温调节损害可引起未保温手术病人发生低温症。低温症的发生最初是由于热量从内部核心到外周的再分配和随后的热量丢失大于能量产生所致。随机实验显示,即使轻度低温(低大约2℃)就引起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肌受损、伤口感染、恢复期和住院时间延长、负氮平衡、寒颤、热不适。
Rajagopalan SEdward Mascha EJie Na J李莹李丰益(审校)
关键词:低温症围手术期输血失血体温调节轻度低温
成都市2010~2013年临床用血单位退血情况分析及对策
刘佃雨高加良文远蓉柳青陈迎春李莹何毅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估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血液常规筛查的必要性。方法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酶免双试剂及转氨酶检测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筛查,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病毒项目确认。确认阳性标本进一步做病毒载量和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19562人份酶免阴性标本中共检出12份HBVDNA阳性标本,病毒载量为(〈12~30.6)IU/mL。其中5份为乙肝隐匿性感染,3份为乙肝感染恢复期,2份为变异病毒感染,2份为疑似乙肝窗口期感染。结论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有利于提高成都地区输血安全,特别是对检出ELISAHBsAS阴性的低浓度乙型肝炎感染者具有重要意义。
赵欣王欢李茂胜李莹高加良李文
关键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献血者
成都地区献血者HIV流行率、新感染发生率和窗口期输血残余风险
王欢高加良李书平赵欣季茂胜陈雪李莹
2016—2022年我国17家血液中心献血者HBV感染相关标记物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我国17家省会城市血液中心(简称血液中心)献血者HBV的感染情况,为安全献血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7家血液中心,收集2016—2022年献血者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检测结果,比较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BsAg不合格率及年度变化趋势、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BsAg不合格率差异、HBsAg合格献血者HBV DNA单独不合格(HBsAg-/HBV DNA+)情况和献血者总体HBV不合格率,比较不同地区血液中心献血者总体HBV不合格率。结果2016—2022年17家血液中心初次献血者HBsAg不合格率为59.60‱(1.60‱~142.85‱),重复献血者HBsAg不合格率为16.67‱(0.60‱~48.68‱),HBsAg合格献血者中HBV DNA单独不合格率为6.69‱(1.30‱~17.57‱),献血者总体HBV不合格率为47.06‱(3.46‱~103.78‱),上述4项不合格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部地区献血者HBV总体不合格率(34.04‱)低于中部地区(50.42‱)和西部地区(52.07‱),3个地区献血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7个省会城市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HBsAg不合格率随时间整体呈下降趋势,重复献血者是相对安全的献血人群,HBV DNA检测可进一步降低HBV经血传播的风险。献血人群HBV感染分布具有地域性,东部地区献血者HBV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与一般人群HBV流行分布情况一致。
张莉车忠民李玉军徐今晶韩卫温涛冯惟萍姚蓓王瑞涛李莹郭咚李莹王芳任星历王林肖晨许婷婷白林邱艳
关键词:初次献血者重复献血者不合格率
新型献血条形码在全血采集中的应用
汤传敏洪缨李莹李倩苏磊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成都地区血筛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血液常规筛查的必要性.方法: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酶免双试剂及转氨酶检测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筛查,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病毒项目确认.确认阳性标本进一步做病毒栽量和...
赵欣王欢季茂胜李莹高加良李文
关键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血液筛查
无偿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国内外比较被引量:6
2021年
安全、充足、有效的血液供应是确保临床医疗救治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制定及实施不仅保护献血者与受血者安全,而且可避免对献血者实施不必要的限制,以免影响血液供应的充足性。由于缺乏充分、系统的研究证据支撑,目前各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综合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国内外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及相关研究,期望为今后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
李萌赵玉伟李莹魏习薇谭茜茜傅雪梅
关键词:血液安全血液供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