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潞
- 作品数:22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崇高人格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对于塑造升华中华民族人格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作用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包含的人格教育力量,能为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的人格提供认知基础和榜样示范,在新世纪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崇高人格的教育要抓好五个环节。
- 许鲁洲李禹潞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崇高人格大学生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策略研究
- 2023年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着眼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依托大学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制定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路径。
- 李禹潞唐俊
-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树人共同体建设
- 地州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格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10年
- "人格"这个词常常在法律、政治、道德、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出现,其涵义和属性的界定一直是很模糊的概念。本文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针对的主要群体是云南地州院校的大学生,探讨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人格的现状及人格形成的原因以及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更好的研究地州院校人格健康构建提供合理依据。
- 李禹潞
- 关键词:人格现状影响因素
- 基于学分互认机制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被引量:4
- 2017年
- 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学分互认机制是学分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机构学术活力的重要指标。在阐述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资源实现共享的实施方法,提出基于学分互认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策略。
- 李禹潞
-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共享
- 一种课堂教学用材展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课堂教学用材展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横板,所述底座与横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前端固定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部左壁以及内部右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
- 李禹潞张磊
- 文献传递
- 一种课堂教学演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课堂教学演示装置,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和外箱体的内部左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滑动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两...
- 李禹潞张磊
- 文献传递
- 法治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向度被引量:13
- 2021年
- 将法治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依法治校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完善高校现代化治理体系。高校应加强法治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准现实问题,创新解决思路,探寻其具体工作逻辑,着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多样化、信息化的实践向度。
- 李禹潞李禹潞李肃霜
- 关键词:法治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向度
- 学分制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2011年
-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联系我校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进一步深化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分制教育教学改革:教学中应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权利与义务等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在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李禹潞
-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 文化空间视阈下人文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文化空间呈现了物质形式又包含意识形式的文化遗产概念,对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全新新的视角。文化空间视阈下人文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关注文化认同心理的建构,将流动、多样、分散的历史文化古城内涵与外延价值沉淀于空间内,并发现原生文化与新进文明的交汇点,从而解决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 程波李禹潞
- 关键词:文化空间
- 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培养探析
- 2014年
- 选聘大学生村官是党在新时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干部队伍素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举措。由于多种因素致使大学生村官在岗位上未能充分发挥实效,如何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 张磊李禹潞
-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