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作品数:17 被引量:7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双眼视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25岁52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双眼矫正视力≥0.8,斜视角度为40△~60△(三棱镜遮盖去遮盖及交替遮盖法)、25°~30°(角膜映光法),其中31例(男18例,女13例)为恒定性外斜视,21例(男10例,女11例)为存在间歇期的外斜视。均采用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方式,术后恢复正位。术前及术后7d、术后6个月应用同视机检查患者远立体视觉和双眼远融合范围;应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觉。应用SAS系统广义线性数据分析模型分析两种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差异。结果术前近立体视和远融合范围间歇性外斜明显优于恒定性外斜,术后7d有明显改善(均为P〈0.05);而远立体视2种斜视间差异不显著,术后7d改善不明显(均为P〉0.05);术后6个月双眼视功能均明显优于术前和术后7d(均为P〈0.05),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对双眼视功能影响有差异,而斜视矫正术是矫正双眼视觉的有效手段,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以提高患者斜视术后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李珊珊 赵蓉 黄馨慧 魏灿关键词:外斜视 立体视觉 双眼视觉 不同颜色簿本对学生屈光度影响的长期观察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不同颜色簿本对学生屈光度的可能影响。[方法]对111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和151名初二年级学生进行分组调查。小学观察组56人使用黄色簿本,对照组55人使用白色簿本;中学观察组75人使用黄色簿本,对照组76人使用白色簿本。[结果]1年后小学观察组学生的近视屈光度增加-0.33D,对照组学生的近视屈光度增加-0.67D;中学观察组学生的近视屈光度增加-0.38D,对照组学生的近视屈光度增加-0.69D。[结论]黄色簿本改变了视觉信息环境,使用黄色簿本的学生近视发展的速度较使用白色簿本学生缓慢。 唐文丽 黄德仁 李珊珊 王丽萍 冯浩雁 杨志萍 胡翠华 陈爱玉 卢蕊关键词:近视 屈光度 散光相关性屈光不正球性近视化发展状况 李珊珊 赵蓉 邱斌 葛玲 朱梦钧 瞿小妹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双眼视觉的临床研究 李珊珊 赵蓉 黄馨慧 魏灿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对泪膜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结膜炎儿童的泪膜功能,并分析其与儿童干眼的相关性.方法:取2016年3-5月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就诊儿童55例,平均年龄5±2.05岁,男女不限.充分知情同意原则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视力在正常对应年... 李珊珊 黄馨慧 陈梦 柯碧莲上海市宝山区青春期学生双眼协动参数状况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青春期学生屈光状态及双眼协动参数分布情况,分析并评价他们的双眼视功能。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在校12~15(13.25±0.78)岁学生631人(其中男325人,女306人),知情同意原则下,检查并分析视力、屈光度、主导眼远近立体视觉及双眼协动参数。结果上海宝山区青春期学生视力低常率为62.28%,其中男186人,女207人,等效球镜度数为(-2.14±1.75)DS,眼轴长度为(24.10±1.65)mm。远立体视存在629人(99.68%),2人不存在(0.32%)。近立体视:黄斑立体视觉478人(75.75%),中心立体视126人(19.97%),周边立体视20人(3.17%),无近立体视7人(1.11%)。调节灵活度(6.42±2.80)个周期,集合近点(5.73±1.29)cm,AC/A为(4.01±1.85)D。性别不同,等效球镜度数、近立体视觉和双眼融合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年龄、集合近点、AC/A、调节灵活度、远立体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双眼不同屈光程度组的AC/A值、集合近点、调节灵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双眼协动参数的异常与屈光状态相关,提示我们在控制近视进展的工作中应该重视双眼协动参数。 李珊珊 邹海东 黄馨慧 刘曦洋关键词:青春期 屈光不正 双眼视觉训练对青春期学生近视化的影响 目的:了解双眼视觉训练对青春期学生近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宝山区在校12-15岁(13.25±0.78岁)学生155人,(男:女为83/72人).在充分知情同意原则下,检查视力、屈光度、主导眼、双眼协动参数、扩瞳... 李珊珊 何鲜桂 邹海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眼轴的改变,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05/2019-08至我院治疗的7~14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15例。行全面眼科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及家长依从性等综合评估,其中113例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02例患者配戴框架眼镜。配戴期间规律复诊,测量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戴镜后1、3、6mo,1a时的调节幅度及1a后两组眼轴的改变。结果:随访1a后,角膜塑形镜组共100例100眼完成随访,13例13眼失访。框架眼镜组共77例77眼完成随访,25例25眼失访。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患者调节幅度为13.57±2.47D,戴镜后1、3、6mo,1a后调节幅度均较戴镜前显著提高(均P<0.005),调节幅度在戴镜6mo时达到峰值,戴镜1a(15.44±2.35D)较戴镜6mo(15.74±2.32D)略有下降。配戴角膜塑形镜1a后眼轴增长明显小于框架眼镜组(0.13±0.15 vs 0.50±0.28mm,P<0.001)。结论: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伴有调节幅度的提高。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控制眼轴的增长,是目前较为有效地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方法之一。 朱梦钧 丁莉 李珊珊 何鲜桂 杜林琳 邹海东 邹月兰关键词:眼轴 角膜塑形术 近视 不同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立体视觉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的状况.方法 对4~8岁,平均(5.2±1.8)岁,20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其中散光性弱视65例、近视性30例、远视性110例),应用颜少明等随机立体检查图及同视机,检测不同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远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近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立体感知度.结果 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三种类型近零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视性弱视较小,近视性次之,散光性最差(P均<0.05);远立体视有显著差异,远视性较好散光性较差(P均<0.05);重度弱视3型近零视差和远立体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融合范围3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程度对弱视患者三级视功能有明显影响(P<0.05),程度越重影响越大.结论 弱视影响儿童期立体视觉建立,散光性弱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大于近视性、远视性弱视儿童. 李珊珊 黄馨慧 邱斌 叶晗 戴锦晖关键词:弱视 屈光不正 立体视觉 双眼视觉训练对青春期学生近视化的影响 目的:了解双眼视觉训练对青春期学生近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宝山区在校12-15岁(1 3.25±0.78岁)学生155人,(男:女为83/72人)。在充分知情同意原则下,检查视力、屈光度、主导眼、双眼协动参数、扩... 李珊珊 何鲜桂 邹海东关键词:学生近视 双眼视觉 光学矫正 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