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年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股骨
  • 3篇手术
  • 3篇老年
  • 3篇固定术
  • 2篇指再造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术
  • 2篇老年股骨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股骨粗隆间骨...
  • 2篇关节
  • 2篇粗隆
  • 2篇粗隆间
  • 2篇粗隆间骨折
  • 1篇右前臂
  • 1篇再造拇
  • 1篇再造拇指

机构

  • 7篇邳州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市玄武区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9篇李洪年
  • 2篇陈婕
  • 2篇胡新江
  • 2篇朱献忠
  • 2篇王春书
  • 2篇沙磊
  • 1篇郭政
  • 1篇瞿浩
  • 1篇王永东
  • 1篇邵林
  • 1篇史亚民
  • 1篇唐永平
  • 1篇高胜权
  • 1篇和炬
  • 1篇祭乾丽

传媒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50例锁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记录2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2组术后6个月ASES评分和Karlsson评价标准的疗效,观察2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ASES评分和Karlsson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李洪年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疗效
废弃指前臂三指再造1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女,24岁,因右前臂、腕、手碾压粉碎流血变形2h于2004年1月入院。术中见:右前臂远1/3以远,手部完全变形。仅有尺背侧少许挫灭皮肤相连,呈“拖把样”畸形,腕皮肤及手掌、手指呈“菜花”样变形,腕掌部掌骨及骨间肌,仅有中、环、小指自掌指关节以远尚完整,但均有不同程度挫伤及压伤,有大量瘀斑及擦伤,拇、食指炸裂开。尺桡动脉自前臂远端抽出断裂缺损,尺、桡、正中神经均自前臂远1/3处抽出断裂且挫伤严重。
李洪年王春书胡新江和炬高胜权陈婕祭乾丽
关键词:右前臂指再造废弃指腕掌部掌指关节骨间肌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下床行走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发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和骨折不愈合等不良反应以及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床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李洪年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空心钉内固定术老年股骨颈骨折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2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4例应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13例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7.62±5.61)d]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较佳。
李洪年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单侧成角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
1998年
作者自1994年3月至1997年10月,应用单侧成角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6例,女21例,年龄48~89岁,其中60岁以上者32例。手术距受伤时间1~24d,平均5d,其中1例骨牵引24d复查骨折无对位,改行该手术。合并其他骨折7例,内科病(慢支、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偏瘫)19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类:稳定Ⅱ型8例;不稳定骨折29例,其中Ⅲ型16例,Ⅳ型1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滑倒摔伤31例。
沙广钊王永东李洪年瞿浩沙磊郭政史亚民
关键词:股骨骨折转子间骨折骨折固定术
示、环指移位再造拇指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重度拇指缺损时示、环指转位拇指再造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1例Ⅴ-Ⅵ°拇指缺损患者采用示、环指移位重建拇指功能。结果11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功能良好。结论示、环指转位拇指再造手术是治疗严重拇指缺损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李洪年王春书唐永平陈婕胡新江
关键词:拇指再造手术治疗
PFNA与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对比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DHS(动态髋螺钉稳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9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其中48例采用PFNA内固定,44例采用DHS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均优于DH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优良率高于DHS组。结论 PFNA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固定材料,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康久杰李洪年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综合疗法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疗法(痛点阻滞、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曲安奈德和推拿按摩)。比较术后3、6个月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肌力峰力矩(PT)。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Lysholm评分以及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肌力PT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相比,联用综合疗法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提高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肌力,近期疗效更为理想。
李洪年邵礼武朱献忠
关键词:清创术神经传导阻滞病灶内疼痛测定峰力矩
胫骨平台骨折31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住的胫骨平台骨折31例患者进行手术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结果 31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6.7个月,膝关节功能均基本恢复。据Rasmussen标准评分,优良率71.0%。结论术前对骨折的复杂程度及合并伤正确评估,常规MR检查,术中力求解剖复位,植骨结实,恢复关节功能,尽量维持正常的力轴线,确保关节稳定,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
朱献忠沙磊李洪年邵林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