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智慧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篇束流
  • 2篇束流动力学
  • 2篇加速器
  • 2篇加速器驱动
  • 1篇英文
  • 1篇质子
  • 1篇容错
  • 1篇容错机制
  • 1篇物理设计
  • 1篇连续波
  • 1篇加速器驱动次...
  • 1篇加速器驱动系...
  • 1篇传输线
  • 1篇次临界
  • 1篇次临界系统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李智慧
  • 2篇唐靖宇
  • 2篇闫芳
  • 1篇耿会平

传媒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加速器驱动系统的中能传输线-2设计(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中能传输线-2(MEBT2)在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CADS)1.5GeV加速器的前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MEBT2设计思路和束流动力学分析。MEBT2的设计和模拟均使用多粒子跟踪程序TraceWin完成。给出了可以完成束流传输和匹配的消色散MEBT2设计方案。模拟结果显示:在经过此方案所设计的MEBT2后,束流横向和纵向的发射度分别有5%和13%的增长,在此系统可接受的发射度增长范围内。
耿会平唐靖宇李智慧闫芳
关键词:束流动力学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主加速器初步物理设计(英文)被引量:7
2013年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C-ADS)计划采用一个平均流强为10mA的连续波质子加速器作为次临界堆的驱动器,驱动加速器的束流功率为15MW,最终能量1.5GeV,其中主加速器是驱动加速器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束流能量从10MeV到1.5GeV的加速,所有加速腔均采用超导结构。为了避免频繁束流中断对反应堆的损坏,设计要求驱动加速器在运行过程中束流可以中断的次数非常有限,因此加速器在设计过程植入了容错机制,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满足C-ADS加速器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介绍了C-ADS主加速器的基本设计:总长度306.4m,束流的归一化RMS发射度增长控制在5%以内。总结了各个重要参数选择过程中的考虑以及整个加速段多粒子跟踪模拟的束流动力学结果。
闫芳李智慧唐靖宇
关键词:连续波质子容错机制束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