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飞

作品数:12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老年
  • 3篇动脉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颈动脉
  • 3篇梗死
  • 3篇反应蛋白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清
  • 2篇他汀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老年人
  • 2篇老年人颈动脉...
  • 2篇伐他汀
  • 2篇阿托

机构

  • 12篇云南省第一人...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昆明市第二人...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中医药大...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李晓飞
  • 3篇方蒡
  • 2篇毛琴
  • 2篇朱榆红
  • 2篇李燕
  • 1篇牛世伟
  • 1篇陈军
  • 1篇张黎
  • 1篇全胜麟
  • 1篇熊卫云
  • 1篇何旭
  • 1篇尹晓明
  • 1篇许汪斌
  • 1篇刘华
  • 1篇黄红
  • 1篇赵蓉
  • 1篇李燕
  • 1篇李晓波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科技与健康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LP-1受体激动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李燕李晓波刘华熊卫云李晓飞黄红段靳岚武俊紫牛世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无酒精及其他明确原因所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效果明显,肝功能改善同时,高同型半胱氨酸下降,但机制不清。因此,研...
关键词: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受体激动剂
老年脑卒中易损患者评价初探
目的通过多种手段综合评价老年人卒中危险程度,力图进行更细致的危险分层,为卒中个体化预防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老年患者行Rothwell ABC7D2危险度评分;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头颅CT或MRI...
李晓飞朱榆红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易损患者颈动脉斑块
文献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痴呆的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老年痴呆的疗效及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痴呆患者78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mNGF治疗。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6周,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时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并测定患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最后评估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随访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18%,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每组患者MMSE、ADL评分均有提高,而CDR评分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D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高于对照组的7.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mNGF可明显提高其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痴呆程度,疗效突出。
李晓飞毛琴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阿尔茨海默病细胞因子类日常生活活动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并检测hs-CRP水平以及进行头颅CT或MRI扫描。观察不同年龄段患者...
李晓飞朱榆红
关键词: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并检测hs-CRP以及进行头颅CT或MRI扫描.观察不同年龄段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析脑梗死与不同级别颈动脉斑块及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随年龄增加,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2级以上斑块的检出率显著增高(P<0.01),有斑块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1),斑块级别2级以上的患者其hs-CRP水平显著增高(P<0.01),脑梗死组较非脑梗死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高龄是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斑块级别越高,脑梗死发生率越高.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与判断缺血发生机制和评价危险因素.hs-CRP水平能够提示斑块不稳定性,它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脑梗死早期检测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李晓飞李燕方蒡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脑梗死
老年住院病人衰弱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病人衰弱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在中国西南地区3所医院住院的1 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Fried衰弱表型(FP)测量工具与衰弱指数(FI)测量工具,以现场问卷调查并结合体格检查、简单设备测试的方式评估病人的衰弱状态。结果运用FP评估显示:男、女性步速下降、体力活动下降及各维度的数量2与4的条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衰弱、衰弱前期、无衰弱总患病率分别为18. 0%、32. 7%、49. 3%。在单因素分析中,除吸烟、饮酒外,年龄、性别、教育、婚姻、收入、过去1年住院史及跌倒史,以及住院时间、抑郁、认知功能下降、残疾、共病数量及多重用药、自我健康评估以及体重指数(BMI)的衰弱等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1)。FI呈现伽马分布。在男性(R=0. 588,R2=0. 346,P<0. 001)与女性(R=0. 573,R2=0. 328,P<0. 001)中FI均与年龄成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1 000元/月、不良自我健康评估、多重用药、残疾、认知功能下降、抑郁、过去1年跌倒史与衰弱独立相关(P<0. 05);年龄、BMI、婚姻、自我健康评估一般、过去1年住院史、抑郁、残疾、过去1年跌倒史与衰弱临界状态独立相关(P<0. 05)。结论老年住院病人衰弱影响的危险因素较多。衰弱的治疗重在预防,其治疗应是一个涉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等多领域的综合干预手段。
李晓飞陈芳芳陈旭
关键词:住院病人患病率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疗效和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1月期间的83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血清IL-6、CRP以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有效地降低了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
方蒡毛琴李晓飞李燕陈军张黎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脑梗死炎症介质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RP和PCT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9月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入院72 h后检测所有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19)和未感染组(n=61)。比较两组血清CRP及PCT水平,并对影响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例肺部发生感染的脑卒中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株,革兰阴性菌17株,真菌3株。感染组患者血清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PCT水平升高及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史、肺基础病史、意识障碍、应用鼻饲、脑出血是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血清CRP、PCT水平升高,临床可据其进行诊断,诱发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临床应当予以重视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陈芳芳李晓飞陈旭李海峰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云南省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防治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云南省社区T2DM患者(年龄≥18岁,且均在云南省居住≥1年)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1—3月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统计DN发病情况。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N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5 122例T2DM患者,男性2 317例(45.24%),女性2 805例(54.76%);平均年龄(56.28±19.03)岁,以45~59岁为主,共2 649例(51.72%);婚姻状况以在婚为主,共3 834例(74.85%);居住在城市2 190例(42.76%),农村2 932例(57.2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共2 051例(40.04%)。DN发病1 462例,发病率为28.5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60~90岁(OR=1.994,95%CI:1.409~2.821)、T2DM病程11~15年(OR=1.530,95%CI:1.207~1.939)、吸烟(OR=1.441,95%CI:1.203~1.726)、肉类摄入频次>1次/周(OR=1.347,95%CI:1.134~1.599)、肥胖(OR=1.678,95%CI:1.338~2.104)、高血压(OR=2.086,95%CI:1.367~3.182)、总胆固醇(TC)升高(OR=2.070,95%CI:1.842~2.327)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OR=1.799,95%CI:1.550~2.089)是云南省T2DM患者DN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参加体育锻炼(OR=0.613,95%CI:0.426~0.883)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OR=0.573,95%CI:0.413~0.794)是T2DM患者DN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云南省T2DM患者DN发病率较高,年龄较大、T2DM病程较长、吸烟、肉类摄入频次、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HbA1c是否达标及BMI、TC、HDL-C是该地区T2DM患者DN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尹晓明李晓飞赵蓉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
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2型)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总结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50例行常规治疗,分析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总结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由治疗后数据可见,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例),对照组为72.00%(3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HbA1c等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比较中,分析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案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确有较好效果,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疗效与症状改善均表现突出,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方蒡李晓飞李晓飞全胜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格列美脲二甲双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