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飞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期克罗恩病患者结肠黏膜IL-4及IL-17的表达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期克罗恩病患者结肠黏膜IL-4、IL-17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治急性期克罗恩病患者32例,选择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检测IL-4、IL-17的m RNA在各组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期克罗恩病患者结肠黏膜IL-17、IL-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疾病程度加重,IL-17、IL-4的表达水平越高(P<0.05)。结论:结肠黏膜因子IL-17、IL-4的表达可能分别参与了急性期克罗恩病黏膜的损伤和修复过程;结肠黏膜因子IL-17、IL-4的表达水平与黏膜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
- 李晓飞郭莲怡
- 关键词:克罗恩病IL-4IL-17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大鼠TGF-β_1和HGF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肝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及机制。方法 40%CCl4大豆油腹部皮下注射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组(NS组)、移植组,每组8只,另设8只作为对照组。移植前、移植后3周分别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和血清TGF-β1和HGF水平。同时于光镜下观察肝纤维化程度,计算肝纤维化组织学半定量计分。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和血清TGF-β1明显升高,HGF明显降低(P<0.05);移植组较模型组TGF-β1明显降低,HGF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模型组肝组织破坏,假小叶形成;移植组,肝纤维化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组织学半定量计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移植组较模型组计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HUC-MSCs移植后可通过下调TGF-β1及上调HGF的表达,改善受损的肝组织。
- 金旭鹏李晓飞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肝硬化肝细胞生长因子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离体灌注肾血管收缩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肾血管收缩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56只大鼠制备离体灌注肾模型,随机分为8组(n=7):A1组:Kreb液灌流;A2组:Kreb液+TNF-α灌流;B1组:Kreb液+Verapamil灌流;B2组:Kreb液+Verapamil+TNF-α灌流;C1组:无钙Kreb液灌流;C2组:无钙Kreb液+TNF-α灌流;D1组:无钙Kreb液+2-APB灌流;D2组:无钙Kreb液+2-APB+TNF-α灌流。各组均在刺激期加内皮素(ET)。灌流结束后,计算肾脏水肿率,HE染色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结构。结果各组基础灌注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1、A2、B1、B2、C1、C2组ET刺激后,肾灌注压较基础压均明显升高(P<0.05);A2、B2、C2组灌注压升高值分别显著高于A1、B1、C1组(P<0.01)。D1、D2组ET刺激后,肾灌注压均略升高,但与基础灌注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灌注压升高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组肾脏的水肿率均低于30%,灌流后肾脏标本切片均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损伤,与灌流前相符。结论 TNF-α可能通过上调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增强ET引起的肾血管收缩。
- 郭莲怡金旭鹏王桂君李晓飞牛威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收缩
- 西咪替丁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口干症状改善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通过对唾液刺激效应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口腔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32例PBC患者,给予西咪替丁150 mg,2次/d,口服。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第1周、第3周、第6周通过观察唾液分泌量的变化及评估患者自身的口干和进食感觉,观察西咪替丁的作用效果。结果通过口香糖试验显示半数患者在西咪替丁治疗前唾液量分泌<8 ml,低于此标准的提示唾液量分泌减少。结果显示,治疗前唾液分泌量(7.28±0.80)ml,治疗1周后分泌量(7.95±0.92)ml,治疗3周后分泌量(8.70±0.91)ml,治疗6周后分泌量(10.65±1.20)ml。在试验过程中,唾液分泌量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升高。治疗1周后,唾液量分泌>8 ml的患者占45.8%,治疗3周后分泌量>8 ml的占64.3%,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试验被用来评估患者主观口干症状改善情况。1个月后几乎所有患者的主观口干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西咪替丁可以通过增加患者唾液的分泌以改善PBC患者的口干症状。
- 高象民李晓飞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西咪替丁视觉模拟评分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CCl_4致肝硬化大鼠的病理变化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移植至CCl4所致的肝硬化大鼠体内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5只,于其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另同样方法选取27只SD大鼠给予40%CCl4溶液每周2次腹部皮下注射,用来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肝硬化组和HU-MSCs移植组,HU-MSCs移植组给予HU-MSCs 1×107经尾静脉移植,移植后3周处死所有大鼠,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并定量分析肝纤维化改变情况。结果正常组和肝硬化组中均未发现阳性表达的抗人EGF-R存在,HU-MSCs移植组中发现较多抗人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三组中肝纤维化含量均具有差异性,肝硬化组含量明显增加,移植组纤维化含量较肝硬化组降低。结论 HU-MSCs移植到肝硬化大鼠体内,能够长期存活,并改善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
- 高象民金旭鹏李晓飞
- 关键词:肝硬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病理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CCl_4致大鼠肝硬化的保护作用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CCl4致大鼠肝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大鼠皮下注射CCl4建立肝硬化模型,并于造模成功后继续半剂量注射CCl4,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HUC-MSCs组(1×107个/mL),每组24只,后2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相应药物或细胞1mL,移植后第1、3、5周末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CHO)、白蛋白(AL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和肝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另选取8只正常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模型组和NS组相似,大鼠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肝细胞排列紊乱,HUC-MSCs组移植后5周大鼠的肝内胶原纤维增生减少,有较多正常肝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NS组大鼠的ALT、AST、TGF-β1、HGF水平均明显升高,CHO、ALB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UC-MSCs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P<0.05或P<0.01),其中ALT、ALB、TGF-β1水平与移植后的时间呈正相关;HUC-MSCs组移植后1、3、5周大鼠肝组织中均有人EGF-R的阳性表达。结论:HUC-MSCs可促进肝功能的改善,修复肝硬化损伤的肝脏组织。
- 李晓飞金旭鹏郭莲怡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肝硬化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大鼠ALB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至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硬化大鼠体内后,肝组织和血清中白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8只作为正常组,另同样方法选取35只SD大鼠给予40%CCl4溶液每周2次腹部皮下注射,用来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肝硬化组和HU-MSCs移植组,HU-MSCs移植组给予HU-MSCs1×107经尾静脉移植,移植后3周处死所有大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法以及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ALB的表达,并于生化检验室检测血清中ALB的含量。结果正常组和肝硬化组中均未发现阳性表达的抗人EGF-R存在,HU-MSCs移植组中发现较多抗人EGF-R的表达;肝组织中ALB的表达较肝硬化组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HU-MSCs移植到肝硬化大鼠体内,能够长期存活,并改善ALB的表达和分泌。
- 何美君金旭鹏李晓飞
- 关键词:肝硬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2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经HUC-MSCs移植,于移植前、移植后1、2、4、8、12周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于移植前、移植后8、12周分别行CT检查,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移植后2周各项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移植后4周,ALT由(106±18)IU/L降至(82±12)IU/L,AST由(121±23)IU/L降至(87±14)IU/L,较移植前明显改善(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移植后8周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12周有显著改善(P<0.01)。临床症状随时间进展逐步改善且无不良反应。肝脏最大横截面积改善(P<0.05),但肝脏CT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HUC-MSCs移植可显著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并能促进肝脏修复。
- 金旭鹏李晓飞郭莲怡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肝硬化
- 中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收治肝胃不合型GERD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肝合胃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证候疗效及总疗效痊愈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无效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可有效治疗肝胃不和型GERD,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李晓飞郭莲怡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疏肝和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