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恩灵

作品数:42 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6篇细胞
  • 15篇癌细胞
  • 10篇胃癌
  • 10篇胃癌细胞
  • 8篇肿瘤
  • 8篇免疫
  • 6篇自身免疫
  • 6篇自身免疫性
  • 6篇免疫性
  • 6篇内毒
  • 6篇内毒素
  • 5篇蛋白
  • 5篇凋亡
  • 5篇自身免疫性肝...
  • 5篇免疫性肝炎
  • 5篇结肠
  • 5篇基因
  • 4篇慢性
  • 4篇结肠癌
  • 4篇结肠癌细胞

机构

  • 2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市消化疾...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上海市闸北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42篇李恩灵
  • 20篇朱红音
  • 14篇邱德凯
  • 10篇沈冠凤
  • 8篇房静远
  • 7篇吴叔明
  • 7篇罗鸿予
  • 7篇彭延申
  • 6篇孙丹凤
  • 6篇华静
  • 6篇马雄
  • 5篇萧树东
  • 5篇张燕捷
  • 4篇刘文忠
  • 4篇陈晓宇
  • 4篇李继强
  • 4篇陆嵘
  • 3篇严敏
  • 3篇张慧国
  • 3篇翁玉蓉

传媒

  • 10篇胃肠病学
  • 9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应用激光
  • 3篇肝脏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核技术
  • 1篇肿瘤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2
  • 2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基转移酶1表达质粒对结肠癌细胞错配修复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分析DNA甲基转移酶 1(Dnmt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对人结肠癌细胞错配修复基因甲基化及其转录水平和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的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含有人的正义Dnmt1(HMT)和反义Dnmt1(THM)的真核表达质粒 ,将其转染入结肠癌SW1116细胞 ,以Western印迹实验分析各组细胞Dnmt1蛋白的表达情况。定量PCR检测hMLH1、hMSH2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hMLH1、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 ,银染法研究其对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转染正义Dnmt1质粒的细胞hMLH1、hMSH2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升高 ,基因mRNA表达降低。转染反义Dnmt1质粒可使细胞中hMSH2启动子呈非甲基化状态 ,基因表达增强。未发现转染正义和反义Dnmt1基因的SW1116细胞存在MSI的变化。结论 重组Dnmt1表达质粒可通过调控人结肠癌细胞中错配修复基因的甲基化影响基因的表达。
陆嵘房静远朱红音陈萦晅程中华李恩灵
关键词:基因表达质粒结肠癌甲基化基因成分
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背景: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多种感染,与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目的:观察口服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表达以及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予常规保肝治疗和口服微生态制剂4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Toll样受体(TLR)4和CD14的表达,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水平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前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和CD4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生态制剂治疗后CD3和CD4亚群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TLR4和CD14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生态制剂治疗后CD14表达显著降低(P<0.01),TLR4表达也呈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肝硬化患者血清IL-1β、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生态制剂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慢性炎症状态,微生态制剂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紊乱,因此可将其作为一种慢性肝病的辅助治疗。
华静邱德凯李恩灵沈冠凤
关键词:肝硬化免疫TOLL样受体4CD14内毒素类细胞因子类
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和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04年
背景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是介导脂多糖(LPS)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的关键因子。尽管内毒素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结合蛋白在肝硬化中的意义尚不清楚。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和LBP水平,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以基质显色法鲎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伴腹水患者同时测定腹水内毒素和LBP水平,并进行2个月的短期随访,记录存活情况。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其中伴腹水患者的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P<0.05)。Child鄄PughC级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的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B级患者(P<0.05),而B级患者的血浆LBP水平显著高于C级患者(P<0.05)。短期随访显示肝硬化伴腹水死亡患者的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均升高,LBP水平升高可能是对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一种持续的慢性炎症应答。腹水内毒素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短期生存的一个预测指标。
华静邱德凯李继强李恩灵
关键词:肝硬化内毒素脂多糖结合蛋白预后腹水
幽门螺杆菌对AGS细胞DNA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体外观察幽门螺杆菌对 AGS 细胞 DNA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蛋白和 mRNA 表达的影响,以确定不同疾病来源幽门螺杆菌对 MMR 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AGS 细胞分别与5株分离自胃癌和5株分离自胃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共培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 Western 印迹法检测 hMSH2和 hMLH1基因 mRNA 和蛋白表达,同时以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细菌对照。结果胃炎菌株和大肠杆菌基本不影响 hMLH1和 hMSH2基因 mRNA 和蛋白表达,而所有胃癌菌株都能下调 hMLH1和 hMSH2基因 mRNA 和蛋白表达。结论胃癌菌株与胃炎菌株对胃癌细胞 MMR 的影响存在差异,提示部分幽门螺杆菌菌株可能通过损害细胞 MMR 功能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内 DNA 突变累积,增加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时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王继恒刘文忠韩跃华童菊芳朱红音李恩灵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AGS细胞错配修复
ALA联合HPD光动力学治疗鼠S180肉瘤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鼠肿瘤动物模型确定ALA配合小剂量HPD激光光动力疗法促使肿细胞死亡及凋亡的疗效及光敏药物最佳用药剂量。方法以不同剂量的ALA口服(20μg/ml、40μg/ml、60μg/ml)、HPD2.5μg/ml静脉注射、24小时后,以630nm半导体激光250mW/cm2照射,每光斑照射20分钟剂量,照光前及照光后不同时间以肉眼、肿瘤大小测定、病理、电镜、流式细胞仪观察单纯ALA-PDT、HPD-PDT、二者配合的疗效差别并与未作光动力学治疗的空白对照组模型作比较,寻找最佳的光敏药物配合的剂量。结果ALA20-40μg/ml口服配合HPD2.5μg/ml静脉注射作半导体630nm激光250mW/cm2照射20分钟组光动力学治疗组,从形态学观察,肿瘤大小测定、病理、电镜、流式细胞仪观察是能达到较佳的肿瘤坏死变性、细胞凋亡、肿瘤消失的最小用光敏剂剂量。结论ALA20-40mg/kg配合HPD2.5mg/kg,630半导体激光250mW/cm2,照射20分钟是能到小鼠S180肉瘤肿瘤模型光动力学治疗最佳疗效的最小光敏剂剂量。
朱菁严敏张慧国陆丽萍李恩灵罗鸿予史桂英
关键词:HPD光动力学治疗ALAS180肉瘤半导体激光半导体光斑
内毒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的表达及其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内毒素受体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分离正常大鼠的肝星状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内毒素受体(CD14和TLR4)mRNA的表达变化。以细胞免疫染色法检测肝星状细胞内毒素受体CD14的表达。制作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检测肝组织内CD1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变化和定位。结果初分离的肝星状细胞表达低水平的CD14 mRNA,不表达TLR4 mRNA,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内毒素受体的表达增强,内毒素可上调这种表达。体外培养10d的肝星状细胞表达CD14蛋白,内毒素作用后CD14表达更明显。在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肝组织内CD14阳性细胞增多,阳性细胞多分布于肝窦周围,晚期CD14阳性细胞聚集在纤维隔内,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的分布一致。结论肝星状细胞在体内外的活化过程中内毒素受体的表达增强,因此,内毒素受体可能参与肝星状细胞在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中的作用。
华静邱德凯李继强李恩灵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CD14TOLL样受体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阻断剂与DNA甲基化酶抑制剂对人结肠癌细胞的协同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途径(ERK-MAPK)与DNA甲基化间的关系及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影响。方法培养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分别以PBS、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组,PD 98059 50μmol/L、5-氮脱氧胞苷(5-aza-dC)5μmol/L、PD 98059 50 μmol/L+5-aza-dC 5μmol/L进行药物干预,以定量RT-PCR检测DNA甲基化酶(Dnmt)1、3a和3b基因转录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MTT测定细胞活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ERK-MAPK途径阻断剂PD 98059下调Dnmt 1和Dnmt 3b,Dnmt抑制剂5 aza-dC下调Dnmt 1、 Dnmt 3a和Dnmt 3b,日5-aza-dC联合PD98059对Dnmt1及Dnmt 3a mRNA的表达下调更为显著。5- aza-dC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百分比(P<0.05),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PD98059 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G2/M期增加(P<0.05)。PD98059明显抑制细胞生长。PD 98059促进细胞分化,呈上皮样改变,细胞变狭长,胞质减少,细胞排列开始出现相对整齐;5-aza-dC干预组细胞大小不一,出现较多多倍体细胞(多个核分裂相)。结论 ERK-MAPK途径阻断剂及Dnmt抑制剂均能抑制结肠癌SW1116细胞分裂、增殖,并诱导细胞分化;两者有协同作,ERK-MAPK信号转导途径能调控DNA甲基化水平。
陈朝飞房静远孙丹凤翁玉蓉李恩灵朱红音顾伟齐
关键词:细胞周期
重组DNA甲基化酶1表达质粒对结肠癌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分析DNA甲基化酶 1(DNMT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对人结肠癌细胞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并转染含有人正义和反义DNMT1的真核表达质粒入结肠癌SW 1116细胞 ,PCR和限制性内切酶证实转染结果 ,以Western印迹法分析各组细胞DNMT1蛋白的表达情况。定量PCR检测hMLH1、hMSH2及c myc、p16 INK4A 基因的表达。结果 经G4 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DNMT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系 ,且分别在该转染有正义和反义质粒的细胞系中 ,DNMT1蛋白表达上调和下调。同时发现转染正义DNMT1的细胞中hMLH1、hMSH2及c myc的表达降低 ,而转染反义DNMT1的细胞中hMSH2的表达明显增强。各组细胞p16 INK4A基因的表达差异不明显。
陆嵘房静远朱红音陈萦晅程中华李恩灵
关键词:结肠癌细胞系肿瘤相关基因WESTERN印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法和ELISA 法同时检测18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83 例非SLE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78 例非自身免疫病对照和50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dsDNA 抗体,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RIA 法和ELISA 法对于SLE 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7.31%和62.90%、特异度分别为85.85%和81.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和67.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15%和78.14%。2 种方法检测值均随疾病的活动度升高而增高。结论· ELISA 法对SLE的诊断特异度与RIA 法接近,但其敏感度更高,可有效筛查SLE 患者。同时,2 种方法均有助于监测SLE 病情的活动状态。
王之青郑冰李恩灵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
RNAi阻断人结肠癌细胞ERK-MAP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细胞周期的研究
目的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细胞信号转导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控制细胞增殖分化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某个环节发生异常可引起细胞生长失控,最终导致肿瘤形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
陆嵘房静远王霞孙丹凤李恩灵朱红音
关键词:人结肠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周期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