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亮 作品数:6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神阙穴贴药对中风患者常规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神阙穴贴药对中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4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非穴贴对照组(对照组)、穴贴治疗组(穴贴组)。对照组122例患者接受病房中风病的常规治疗(针刺及常规西医治疗),穴贴组124例患者除接受病房中风病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外加用穴贴神阙穴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BREF)计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者进行血液半胱氨酸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S-QOL及WHOQOL-100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S-QOL中的思维项得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贴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异常半胱氨酸患者治疗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贴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提高中风后患者的思维能力,改善中风患者中高半胱氨酸患者的生存质量。 周炜 吕晖 索凤霜 王丽平 解越 刘淼 冯勇伟 李志亮 刘宇 刘海璇 张树源 郭珺 谷深 高森关键词:中风 穴位贴敷法 中药外敷 神阙 王居易调整经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被引量:3 2012年 王居易老师依据50余年临床经验,创立了经络诊察法,通过察经、辨经、选经、取穴,将经络诊察与调整经络应用于临床。对于周围性面瘫,尤其是难治性面瘫,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择其要者归纳、总结了王老调整经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包括经络诊察的要领、取穴的重点、不同时期异常经络的特征及经络变动的特点等,并附以经典病案一则。 李志亮 谭双 王居易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老中医经验 王居易四关穴临床应用经验辑要 被引量:14 2013年 介绍王居易应用四关穴的临床经验。通过归纳四关的源流,认识四关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上有关四关穴功用的论述,结合王居易老师多年临床实践,论述四关穴疏散外风、平息内风、搜一身百节之风、调整经络紊乱的四方面功能,对其功用的病机进行分析,并附病案详细介绍王居易老师诊察经络、调整经络、应用四关穴的过程。 李志亮 解越 周炜 王居易关键词:四关穴 名医经验 针灸干预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针灸诊疗模式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评价者盲的研究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治疗模式与普通针法组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经络异常分布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除了太阳经脉外,其余五经脉均有高比例的异常,以太阴、厥阴两条经脉为最著,2组之间构成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异常经脉逐渐减少,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统计学分析太阳、少阳、厥阴经脉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脉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太阳经脉与腰酸痛、乏力症状相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厥阴经脉与记忆力减退、抑郁头晕目眩症状相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模式对于异常经脉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 周炜 李向东 吕晖 权赫武 陈旭 谭双 李志亮 于秀琴 张程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 针刺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对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E2、FSH、LH水平。结果两组治疗2、4、6、8星期后及治疗后3、6个月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LH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H及E2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2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是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周炜 李向东 吕晖 权赫武 陈旭 谭双 李志亮 于秀琴关键词:针刺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 调整太阴经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013年 王居易老师总结50余年临床实践经验,创立了经络诊察法[1],依据经络诊察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病症特点,分析查找病变经脉,再根据经脉的寒热虚实,选择施治的经脉与腧穴,在我院得到广泛应用。王老在多年的经络诊察中发现,湿浊内蕴型疾病的经络异常多集中于太阴经,且临床通过针刺太阴经腧穴,调整太阴经,使湿浊之邪外行,气化归常,起到了引湿外达之效,为调整湿浊内蕴的首选经脉。 李志亮 王居易关键词:经络 太阴经 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