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狂
- 作品数:59 被引量:379H指数:11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管癌腔内综合治疗与姑息性手术临床疗效比较
-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与姑息性手术治疗胆管癌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2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
- 黄伟刘会春王远鹏许文青李宗狂鲁贻民金浩周磊满忠然王勇
- 关键词:胆管癌姑息性手术临床疗效
- 胆管癌患者腔内综合治疗与姑息性手术疗效比较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与姑息性手术治疗胆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2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支架粒子组)80例;姑息性手术(手术组)62例,其中包括R1切除17例,R2切除26例,胆肠内引流1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疸水平、肝功能、生存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两组术后短时间内均可有效减轻黄疸,术后1月、3月和6月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5±5.0)d,手术组为(25.5±10.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39622.0±7666.4)元,手术组为(59562.0±24218.2)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2.2±5.1)个月,手术组为(12.7±7.5)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能行根治手术的胆管癌患者,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能够有效减黄、改善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与姑息性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易于操作、安全有效及可多次治疗等优点,尤其适合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的患者。
- 黄伟刘会春王远鹏许文青李宗狂鲁贻民金浩周磊满忠然王勇
- 关键词:胆管癌姑息性手术胆道支架梗阻性黄疸
- 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鲁宏艺李宗狂蔡桂海
- 关键词:胃上部癌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 不同内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力影响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 drainage PTCD)后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与姑息性开放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份到2012年7月份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名,分姑息性手术组和胆道支架组两组,各15名;健康志愿献血者15名作为对照组。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抽取手术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中脂多糖及sIL-2R浓度、CD8+CD28-T细胞含量,比较这三因子对细胞免疫力的抑制作用。结果术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较正常人三指标明显增高(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胆道支架组三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姑息性手术组(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力是下降的,胆道支架内引流组患者细胞免疫力恢复较开放性手术内引流组快。
- 王永森刘会春周磊李宗狂
- 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9例诊疗体会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出血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D术的临床资料。术后出血的诊断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的胰腺切除术后出血定义及分级标准。结果:9例中早期出血3例,迟发性出血6例;轻度出血2例,重度出血7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腔内出血2例;再次手术5例,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3例;病死2例。结论:早期出血应积极急诊手术探查;迟发性出血如保守治疗无效应急诊手术;精细熟练的解剖、严密吻合、术中彻底止血、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介入动脉栓塞可用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
- 金浩刘会春李宗狂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出血动脉栓塞
- 先天性十二指肠膜状闭锁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膜状闭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单纯隔膜切除 2 4例 ,隔膜切除加结肠后胃空肠吻合 2例 ,隔膜切除加Ladd手术 6例。结果 :痊愈 2 8例 ,死亡 4例。随访 2 0例 ,最长 3年、最短 5个月症状消失 ,营养发育良好。结论 :腹部立位片有“双泡征”和经胃肠道造影检查可帮助确诊 ;
- 李宗狂芮有臣宫莉
- 关键词:外科手术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
- 肝移植对肝硬变大鼠脾脏功能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对肝硬变大鼠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硬变大鼠模型,采用“二袖套”法进行肝移植。观察肝移植前、后大鼠脾指数及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移植前、后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肝移植前,肝硬变大鼠脾指数增高,从(2.42±0.11)mg/g增至(3.62±0.14)mg/g,P<0.01;脾脏白髓面积缩小,从(23.47±2.30)%缩至(7.70±2.01)%,P<0.01;脾小梁面积扩大,从(1.75±0.61)%增加至(4.46±0.71)%,P<0.01;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从2.67±0.15降至1.18±0.15,P<0.01。肝移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鼠脾脏白髓面积有所扩大,从(7.70±2.01)%增至(15.07±1.97)%,P<0.01;脾小梁面积有所缩小,从(4.46±0.71)%降至(3.11±0.51)%,P<0.05;脾指数逐渐降低,从(3.62±0.14)mg/g降至(2.62±0.11)mg/g,P<0.01;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比值也有所升高,从1.18±0.15升至2.32±0.11,P<0.01。结论肝硬变大鼠行肝移植后,因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导致的脾脏功能异常可得到改善。
- 谈燚黄陈李宗狂高涌崔培元刘会春刘金新
- 关键词:肝移植肝硬变脾脏
- 射频凝血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射频凝血器在肝切除术中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行肝切除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射频凝血器断肝(观察组),67例应用传统钳夹法断肝(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患者比例及肝门阻断比例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转氨酶和胆红素上升数值、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射频凝血器可有效减少出血,降低对肝脏损害,缩短住院时间,且不明显增加住院费用,在肝切除中有应用价值。
- 金浩刘会春李宗狂鲁贻民周磊
- 关键词:电凝术
- 慢性胰源性胆病术式探讨
- 1996年
- 慢性胰源性胆病是因慢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使胰实质破坏与纤维化或假性囊肿形成所致胆总管末端的狭窄或梗阻。国内文献报道较少。 1 临床资料本组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4岁和48岁。长期反复发作上腹痛病史分别为8年和5年。均伴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在本院内科多次住院治疗,诊断为胰源性糖尿病。近2年上腹痛发作频繁,并出现黄疸、发热症状。化验检查:血清淀粉酶、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KP均升高。B超: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胆总管直径分别为2.5cm、1.8cm。ERCP:胰管均匀扩张1例,呈串珠样扩张1例。胆总管均增粗,末端呈不规则性狭窄。我们设计的胰、胆总管、十二指肠间游离空肠间置术见图1。施术2例。
- 何长林李宗狂王显友
- 关键词:胆囊疾病胰源性术式
-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对胰头癌所致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8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不能手术切除且得到随访的7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35例患者采用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8 ~ 90岁,平均年龄(70.17±12.39)岁.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30±7.38)个月;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3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2.73±12.61)岁,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8.80±6.95)个月.支架组与手术组相比在患者年龄、ALT、TBil及ALB更差的情况下,可同样有效解除患者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且术后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可解除胆道梗阻、改善全身状况.其与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相比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可重复以及可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差、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胰头癌患者.
- 范恒伟刘会春崔培元李宗狂周磊金浩谈燚吴华
- 关键词:胰头癌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