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辉
- 作品数:83 被引量:320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阴阳学说的论域界定被引量:17
- 1998年
- 阴阳学说存在着特定的论域,那种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不存在什么论域的观点是错误的,它过分夸大了阴阳的普遍性。文章通过一系列的论证,首次对阴阳学说的论域进行了界定:即阴阳学说的论域为“属性而非实体”。
- 李如辉
- 关键词:阴阳学说论域
-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影响的特殊性
- 2020年
-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影响的特殊性"是一个真实命题,具体体现于哲学概念、理论原则成为中医学"理论之网"上显在的"绳线"与"纽结"以及数量可观的医哲"两栖"性质的研究群体等方面,指出确认"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影响的特殊性"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力图将有关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并为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离、合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性依据。
- 李佳嘉夏鳌安余谦汪紫虹李如辉
-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
- 关于《黄帝内经》学术地位的再认识被引量:6
- 2013年
- 作者从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步演进规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三个方面,论证了《黄帝内经》的学术地位是: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而非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 李如辉
-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学术地位
- 痰、瘀关系病机理论发微与相关治疗方案的优化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痰、瘀关系的深入探讨,促进相关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通过查阅痰、瘀关系病机理论的中医学文献,剖析痰、瘀病机的共性特征以及在致病先后、致病部位与相兼致病上的区别,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治疗方案。[结果]痰、瘀致病具有共性特征,"痰瘀交阻"乃痰、瘀病证之后的"久久之病"的病机,痰性胶固、瘀兼痰之性,痰未必兼瘀、瘀必兼痰,痰瘀病位不同、痰在瘀先。痰瘀交阻治以化痰祛瘀,治瘀必兼化痰,治痰则未必兼用化瘀,治痰在治瘀之先。[结论]痰、瘀、痰瘀交阻是中医临床疑难杂证的重要病机,痰瘀并治、化痰祛瘀兼用具有盲目性与笼统性,对其治疗方案的优化——精准化、精细化,必将有效地提高痰、瘀病证临床治疗的针对性与疗效。
- 刘慧倩陈红梅李如辉
- 关键词:病机疑难杂证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记忆)策略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为了配合中医基础理论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在中国古代"授人以渔"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尝试将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教学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并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 李如辉张俊杰李慧夏瑢余涛
-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研究
- 关于五行概念的探讨
- 2007年
- 从五行学说引入中医学的背景、五行学说的内容、五行学说对解剖方法的抑制效应、方法论和自然观的关系、五行互藏、五行与五材的关系等方面论证了五行的概念,认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 李如辉王静波
-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漫谈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反观《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体会,对若干问题做出思考。结果学生思维方式中中医学学科特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必须致力于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与寻求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的作用在学生为本的师生关系中应该得到强化而不是弱化。在克服《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组织逻辑程序和学生心理程序之间的矛盾上有待于作出更多的努力。既灵活地执行教学规范又不失自身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值得探索。教学改革并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观念、方法、价值层面的问题。课堂必须具备开放品格。学习方法、记忆方法、思维方法与知识传授应该作有机的融合。问题学生的问题并非全来自于学生自身。结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在培养目标的把握、经验与理论的处理、教学关系的调整、教学改革的开展、课堂开放品格的提升、授“渔”与授“鱼”的有机融合、爱的教育等方面尚需作出不懈的努力。
- 李如辉
-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教学理论教学实践
- “援物比类”方法在藏象学说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对近10年来,关于"援物比类"方法在藏象学说构建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归纳其成果:①明确了"援物比类"的概念及其应用类型--"比类"说理与"比类"推导;②肯定了"援物比类"与西方逻辑类比方法的同中有异;③积累了"援物比类"方法在藏象学说构建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的具体材料;④对"援物比类"方法的评价总体上是客观的,既肯定了其历史成就与方法论价值,又认识到其缺陷与不足。并指出此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①对"援物比类"方法哲学基础的研究薄弱;②对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整理;③"比类"说理与"比类"推理混同作述的趋势仍未得到扭转。
- 李如辉王荣平
- 关键词:取象比类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
- 应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被引量:34
- 2008年
- 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经典著作教学日趋弱化的趋势,以及视研习经典著作及古籍文献为守旧、复古等观点,从六个方面论证了中医经典著作研习的重要性: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学有根本"的需要;是避免过度诠释的需要;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需要;是专业思想培养的需要。
- 李如辉
-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经典著作教学
- 中医课程现代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 1999年
- 李如辉朱乔青
- 关键词:课程中医教育医学教育